1、被误解的孔子摘要:论语是我国的文化经典。 论语中有大量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值得我们学习。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文学素养不够而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一些误解,本文立足于现实谈谈孔子思想的启发意义。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古代的文化。 关键词:论语 ;孔子思想;“仁” ;消除误解 0 前言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论语正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论语虽然篇幅短小(共 20 篇) ,但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而且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学一点论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
2、养,而且对学生将来的立身处世也大有裨益。 高二下学期我们开设了论语选修课。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学生的文学积累太少,文化底蕴相对薄弱,对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的思想和经历知之甚少。课本也只是选取了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句,学生读到的是一些只言片语,难免会断章取义。加上论语中中的某些内容离我们的时代较为久远,致使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有些学生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一些误解和消极情绪。因此,要想让学生理解经典,并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首先就应该消除学生对孔子思想的误解。1 对孔子之“仁”的理解 孔子十分推崇仁德。 “仁”是他理想人格的核心。那什么是“仁”呢?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值得我们终身践行
3、呢?”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出了仁的根本。它是一种由己及人的精神,而有的同学却说:“人和人的需求和爱好怎么会是相同的呢?自己喜欢的,对方不一定喜欢,而自己不喜欢的,对方却不一定讨厌。以自己的欲或不欲去推及别人,这就不是爱护别人了,反而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如果好恶的标准不同,那岂不是给别人造成了伤害?”这其实就是对孔子思想的一种误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一种博爱的精神,而不是具体的方法论。 “恕”就是用自己的心去体察别人的心,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它的标准不是一人一事,而是普遍的大家都认可的标准,那就是爱。当
4、你看到一个顽皮的孩童,想到自己的弟弟妹妹而目光中多一些宽容和疼爱;当你与父母因琐事而起了争执,想到自己也终有为人父母时而能心存理解和感恩;当你发现别人错误的行为,想到自己也不是无缺的,因此不是粗暴地指责而是委婉的提醒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就会温柔而幸福,因为仁正在你的心里。 2 孔子并不否定私欲 颜渊也曾问过仁。孔子说:“克己复礼就是仁。 ”(论语?颜渊 )这句话的意思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到仁” 。 (先秦诸子选读 人教版 26 页)而课后相关链接中却将“克”解释为“克服”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一字之差就让许多同学对孔子思想产生了误解。他们认为孔子否定私欲。人不能爱自己,一切只
5、能遵循礼的规定,孔子就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而孔子称赞他最喜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所以有人认为孔子是一个只愿过苦日子的清教徒。其实孔子没有否定过私欲。他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前提正是爱自己。面对富贵,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他只是在提醒我们,不能任由自己的私欲无限膨胀,而做出有损仁德的事。不能只想到自己而伤害他人。君子也爱财,只是君子取之有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 孔子说,君子应安贫乐道。并不是
6、说孔子生来就喜欢过贫苦的生活。他曾经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在奴隶社会,出身决定富贵,命运不是自己能主宰的。孔子的安贫乐道就为这些生而贫苦的人们寻找到了一条心灵解脱之道。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 )贫困不是最可怕的,如果你有一颗从容淡定的心,在任何境遇中你都能活的快乐。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小人因为整日纠结于自己的私利,唯恐失去,最怕吃亏,因此整日患得患失,忐忑不安。人活一世,追求富贵也罢,名利也好,最终都是为了内心的幸福。若不择手段,蝇营狗苟。失去的正是一颗可以
7、幸福的心,人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而君子因为内心善良,宽容而活得坦坦荡荡。仁就是我们的幸福之道。 3 如何认识孔子推崇的“礼” 颜渊曾经问仁的具体做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有的学生就对孔子产生了这样的误解:孔子以“礼”来束缚人们的自由,压抑人们的个性,就是为了以森严的等级制度维护君主专制。 孔子的确十分推崇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但我不认为他仅仅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正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在那样的社会里人们的生命由地位高的人主宰。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这句话道出了“礼”的根本。孔子向地位低的
8、人传道,希望他们能谨言慎行,不招致怨怒,从而保全自己。孔子同时向地位高的人传道,希望他们能施行仁政,爱惜民力,不滥杀无辜。我觉得孔子始终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看待这个世界,来关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的思想对现代人们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样的时代,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生活。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的随心所欲,你总要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要顾全大局。礼就是以和谐为目标的行事规范。时代变了,礼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也应随之发生变化,但为他人着想,严于律己的精神应该得到传承。若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忌他人的感受,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任意损害他人的利益,那就会引发各种矛盾,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那么,生活在这样社会中的人就不会生活的幸福。 4 结语 仅由这几点看来,孔子就不愧圣人之名。他能看透人的内心。而道出人性的本质。因此,他的智慧能跨越两千多年而依旧璀璨。我们应该以拿来主义的态度来学习古代文化,吸取其精华而摒弃其糟粕,在我们伟大的先哲的引领之下去追寻我们的幸福。 参考资料 1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2006 年版。 2先秦诸子选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3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