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9 课 兰亭集序课前预习区自主梳理1实词(1)通假字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_虽趣舍万殊:_(2)古今异义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_俯察品类之盛古义:_今义:_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古义:_今义: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古义:_今义:_(3)一词多义集Error!临Error!所以Error!(4)词类活用群贤毕至:_少长咸集:_映带左右:_一觞一咏:_足以极视听之娱:_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齐彭殇为妄作:_2虚词之Error!3文言句式(1)死生亦大矣:_(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_(3)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_(4)当其欣于所遇:_(5)不能喻之于怀:_4文句翻译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_ 课堂活动区文本探究1文章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系?_2文中“信可乐也”句中“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_3如何看待作者阐明的生死观?_。4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如宋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 ”对此如何理解?_写法探究对称句式文本回顾 文章采用整齐的对称句式,一方面列举内容全面,一方面读来朗朗上口。技法点拨 通常所说的对称句,指的是整句,包括排比句、对偶句、连用四字短语及大体整齐的一组语句。这里所说的对称句相当于宽式对偶句,是指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和结构相同或大体相同
3、的两个句子。因其两两对举,十分对称,故称对称句。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来举例。因为它要求用大致整齐的句式、对称的结构来证明论点,所以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对称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对事例的高度概括能力。如果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那么,对称句的运用,也会使文章因之生辉。例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
4、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就段的构成而言,首句为起始部分,提出了论证中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尾句为终结部分,以反问句,对小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中间几段是段的展开部分,它们或写兼听,或写偏信,两两相对,泾渭分明,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差参错落,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称得上融声美、形美、意美于一炉,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思索。技法运用 请写一个议论文片断,注意运用对称句式。答案自主梳理1(1) 通 “犹” ,好像,如同 通“趋” ,趋向、前往(2)它的旁边。 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
5、地位。 万物。 物品的种类。 内心的想法,情怀。 抱在怀里;胸前。 借此来。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3)聚集,动词 停留,动词 许多文章或诗歌编辑在一起,形成一本书,名词 面对,动词 至、到,动词 将要、快要,副词 借此来,带有名词性 的原因(4)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 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名词用作状语,像带子一样环绕 名词用作动词,喝杯酒 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尽享 数词用作动词,以为一 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齐2往,到达 代词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的3(1) 判断句(2)判断句(3)省略句, “晤言”后省略介词“于”(4)“于所遇” ,介宾后置(5)“于怀 ”,介宾后置4抬头
6、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察视地上繁多的万物,借此来游目骋怀,穷尽视听的愉悦,实在快乐啊。文本探究1文章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惟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 “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只言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些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但“目遇” ,而且“神游” 。他们到自然中去,认真观察并思考,这样不仅能怡情养性,而且能明理悟道。2从字面上来看, “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
7、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 “观宇宙之大” , “察品类之盛” ,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3作者以“死生亦大矣”来概括本书序之意,从最后作者宕开一笔,谈及与古人体验“若合一契”的论说中可得出以下三点。(1)他不为玄谈家们的论调所蔽,针对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思想的倾向,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力斥其作,说明阐述生死观的必要。(2)“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后者览诗集“亦将有感于斯文” ,因此强调生死之大的重大意义自不待言。(3)生死观的阐释,是作
8、者旷达性格所为,但文中“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低沉调子,不能不说是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的环境所致。4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 16 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其中,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所以宋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 ”写法探究(示例
9、) 那么,何时容易“坠马”?恐怕就在那“飘飘然”的一瞬。不信你看,骑者在马踏着细碎小步,步上坎坷不平的山冈,或扬起四蹄飞越险滩急流之时,总是瞪着警惕的眼睛,勒紧缰绳,夹紧马肚,可谓“驰马”而“思坠”矣!而当马儿缓步于青山绿水之间,流连于鲜芳艳蝶之阵,飘飘然忘于“思坠”之时,可悲的“坠马”却常由此发生。历史上闯王李自成“坠马”悲剧便是一例。这位曾破千关,斩百将,驰骋疆场使明王朝走向覆灭的赫赫英雄,最终溺于牛金星的谗言之中,败于吴三桂的刀剑之下。我想,这无不与金銮殿上的琉璃金瓦、三足鼎上萦绕的紫烟有关。训练反馈(分值:50 分)一、基础知识(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
10、的一项是( )A癸丑(ku) 会稽(kui)修禊(x) 巳日(s)B峻岭(ln) 激湍(tun)流觞(shn) 骋怀(chn)C娱乐(y) 会晤(w)形骸(hi) 国殇(shn)D虚诞(xin) 酣畅(hn)玄理(xin) 清冽(li)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这样C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曾经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陈:陈旧3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引以为流觞曲水C乐琴书以消忧D云无心以出岫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夫
11、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E何不委心任去留F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二、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79 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
12、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7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 有的把情怀寄托在所喜好的事物上,不拘行迹,放纵逍遥。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 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
13、) 原先喜欢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看做一样是荒诞不经的。8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9下列各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但这并不显得突然。 “人之相与” ,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 “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的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C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D “死生亦大矣” ,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