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离 骚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高贵的个人品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含有丰富感情的句子。【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
2、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在毛泽东看来,古代帝王缺少“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也有必要补充一些“风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二、关于作者及离骚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作品有离骚 天问 九歌 九章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 ,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
3、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 。 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 ,遭遇;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 373 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三、整体感知 1.
4、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语气。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划分朗读节奏。明确:(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2) “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请学生找出以下语言知识点,教师疏通重要词语(1)通假字偭规矩而改错 通“措” ,措施。何方圜之能周兮 通“圆” ,圆凿。忳郁邑余侘傺兮 通“郁悒” ,忧愁苦闷。进不入以离尤兮 通“罹” ,遭受。芳菲菲其弥章 通“彰” ,明显。延伫乎吾将反 通“
5、返” ,返回。(2)同类活用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动用法,使步行高余冠之岌岌兮 形动,加高。长余佩之陆离 形动,加长。固前圣之所厚 形动,推重。哀民生之多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鸷鸟之不群兮 名动,合群。谣诼谓余以善淫 动名,淫荡,纵欲之事。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3)特殊句式 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无标志词。步余马于兰皋兮 状语后置。介词“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谣诼谓余以善淫 状语后置。介词“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介词“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助词“之” ,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
6、一词多义虽: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 虽然虽九死其犹未悔 即使修:余独好修以为常 美退将复修吾初服 整理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高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修改(5)古今异义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无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出境困窘 今义:经济困难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3.主旨把握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明确: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 、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
7、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4.诗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外在形象?明确:(略) 5.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四、理解文章研读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明确: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明确:用
8、“绳墨”比喻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喻的运用使这种表达更形象生动。(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明确:全句诗均在暗喻诗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这种用“服饰”与“佩饰”的描写,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展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五、能力提升把自己想象成屈原,再读课文。文章如此动人,除了真情实感,还得益于语言,你认为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比喻手法的运用。如:蕙纕、兰茝、峨眉高尚德行,灵修怀王,众女小人,绳墨准则,等。对偶句式
9、的运用。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时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六、拓展探究你赞成屈原投江自杀这一举动吗?(在班内辩论,言之成理即可。)七、小结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疾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震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象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八、作业课下熟读离骚全文以及译文,背诵诗中的名句。九、板书离骚 屈原诗经国风现实主义楚辞离骚浪漫主义遭贬的原因:不愿同流合污追求美政,九死未悔,忧国忧民。十、原文及
10、翻译离骚 (节选)高中语文必修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
11、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参考译文: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 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
12、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 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 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 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 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 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 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 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 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 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肢解我的身体我也不会变心啊,又有谁能改变我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