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立学院海关法与报关实务课程教学研究摘要:海关法与报关实务课程是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报关是进出口业务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报关技能,满足企业报关业务人才的需要,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从“90 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独立学院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独立学院要想培养出应用型报关人才,必须进行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海关法与报关实务课程;“90 后”大学生;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46.02 1 独立学院海关法与报关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1.1 独立
2、学院“90 后”大学生的特点 2008 年 9 月首批“90 后”新生迈入大学校门,标志着“90 后”大学生时代的到来,因此,若要继续保持专业课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和研究“90 后”大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 从招生来源来看,独立学院学生按本科第三批录取,入学分数较低。虽然“90 后”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大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不扎实,缺乏主动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除了计划参加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基本上是老师教多少,就听多少,至于是否理解,理解多少,他们不太在意。 “90 后”大学生在面对自己的学业时,缺乏自信心和专注力,他们对
3、感兴趣的知识学得很快,而对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的兴趣及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报关实务的课程学习存在一定的功利性,部分学生学习该课程是为了考证找工作,部分学生是从众心理,还有些只是为了确定一个学期的奋斗目标,很少有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结合。 1.2 独立学院海关法与报关实务课程的师资队伍 在独立学院中多数担任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师都没有实际从事过报关业务,对报关行业的认知都是来源于书本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业务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环节的比重很小,这样难免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无法很好的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1.3 独立学院海关法与报关实务
4、课程所用的教材 无论在哪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中,教材的选用至关重要。通常独立学院报关课程教师都参考“一本”或“二本”的情况选择教材,这类教材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研究,但是独立院校要求的是培养出一批应用型人才,这类教材是不适合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的,既无法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不能满足报关或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 独立学院海关法与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学时不够 海关法与报关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总课时为 72 课时,其中理论课为 51 课时,实训课为 21 课时。但是,报关课程理论内容多且杂,导致在安排课时,需要进行一些合理化删减,但是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全面
5、化掌握。如剔除了报关员资格考试中的重要一块内容进出口商品归类,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内容,需要大量的课时讲解并做练习,同时它也是历年考试中失分比较多的题目。 2.2 理论与实际脱节 2.2.1 报关实务教材内容置后 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往往会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这就要求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因时而变。但事实是,许多在售的最新版本教材往往是旧的政策法规,其置后性势必影响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将来的发展。 2.2.2 轻实践环节 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源,大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不充足,比如购买一套口岸报关仿真系统就需要近十万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给
6、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往往被轻视,忽视了报关实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特点,重点应该在于实际操作能了的培养上,然而实际情况确是模拟实训在整个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低或者几乎没有。 2.2.3 重证书,轻能力培养 现行海关有关文件的规定,从事报关工作,必须通过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 。这规定使得许多教师,为了提高通过率,增加持证学生数量,在教学过程中把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按照应试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忽视学生通关能力的培养。大学的报关课程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考证培训班。出现了持证学生到工作单位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空有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很差,
7、往往需要单位进行二次培训的现象,这些都违背了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理念。 2.3 教学方法单一 多数教师仍采用纯理论灌输式地教学模式,不但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易产生依赖或者抵触情绪,同时也很难将课程中一些知识点讲好讲透。 3 独立学院海关法与报关实务课程教学的建议 3.1 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课时 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模式,通常一门专业课只会在一个学期开设。为了让学生全面充分理解海关法与报关实务的专业知识,考取“报关员资格证书” ,并熟练掌握报关技能。独立学院可以将“商品编码与归类”这个知识板块独立开设一门课程,和原有的报关实务内容同时开课或者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这样, 海关法与报关实务的实际总课时可以
8、大量提升。 3.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2.1 教材的选择 虽然任课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有局限性,但可以借助一些书籍作为授课的辅助资料。如中国海关出版社每年针对报关员资格考试出版的系列考试教材,其中的政策法规及习题都是最新最权威的,另外,可以借助高职类教材中的图表案例等内容和现有教材的理论做一个有机的结合。3.2.2 建立仿真实验室,模拟实际工作情况 不少独立学院都建有计算机房,我们可以购买一些供教学用的仿真系统软件,通过模拟实训可以解决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不会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赢得用人单位的欢迎。 3.2.3 加强校企合作 (1)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
9、面外请业界专家来学院举办专题讲座,介绍其实践工作经验,提高教师及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或者直接将企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请进来”作为专、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可以不定期派出任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学习,并经常举办实践教学研讨会,增强教师之间信息交流,提高全体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或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等,实现专业技能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2)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一些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除了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互惠互利,还能让学生与实际业务零距离接触。对照实际工作找差距,这样学生自然会主动弥补不足,这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3 灵活运用不
10、同的教学方法 3.3.1 案例讨论教学 教师选取案例并让学生讨论分析,以学生的思考为主,比如报关企业设立的程序,教师可结合案例,增强教学是趣味性,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具体。同时案例分析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 3.3.2 强化课堂练习教学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点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除了历年考题的训练,填制报关单是报关实务课程的重点,通过学生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3.3 图表教学 报关实务课程的很多知识点复杂难记,尤其一些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的内容,特别容易混淆,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图表分析帮助学生抓住要点,便于理解。此外,课程主要内容是各
11、种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流程,通过绘制流程图的方式进行讲解,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区分掌握。 3.3.4 分组模拟实训教学 报关业务的操作主要涉及海关工作人员和报关员两个角色。为了让学生掌握报关业务操作实务,教师可结合实训软件设计场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训练。遇到问题时,学生们互相协商、讨论,辅以教师的启发指导,提高学生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3.5 将专业课与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 报关工作是国贸专业学生其中一个就业选择,但是报关员职业本身要求他们不仅有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职业技能。与报关实务课程紧密相关的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每年举办一次,如果将专业课与职业化教育相结合,学生能够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则必将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吕振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报关实务课程改革J物流科技,2010, (08). 2童伟伟.报关实务模拟实训教学环节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0, (12). 3周惠娟.行动导向式的报关实务课程设计J.消费导刊,2008, (10). 4李洁,韩世万,翟树芹.报关实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1, (01). 5吴卓华,赵志萍,刘宁,张晓臣.“90 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