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计电算化 知识结构内容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四章 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 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 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 五、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六、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狭义:指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包括:使用计算机技术替代手工完成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期末结账
2、、会计报表编制、会计信息分析等基本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比较完整、细致、及时的账、证、表资料。 广义: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宏观层面的会计电算化的规划、管理体制的建立、工作规范及商品化会计软件标准的制定;微观层面的电算化工作的组织、规划、实施、使用与维护、安全与内部控制等;以及软件企业的会计软件开发等。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 会计工作的发展过程: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的发展过程 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始于 1978年,终于 1989年。 1、 1978年,我国财政部向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拨款,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由此拉开了我国会
3、计电算化工作的序幕,也标志着我国会计电算化开始了探索起步、实验试点阶段。 2、 1981年 8月,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及原第一机械工程部联合在试点单位召开了 “ 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研讨会 ” ,正式提出 “ 会计电算化 ” 一词。 3、 1983年以后,微型计算机在国内市场大量出现,这为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4、 1989年 12月财政部颁布了 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 ,标志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结束。(二)模拟手工记账探索起步阶段的基本特征 模拟手工记账阶段的 基本特征 ,是采用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开发企业自身的 “
4、 账务处理系统 ” 。 1、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让会计人员摆脱手工账务处理过程中繁杂易错的重复劳动,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信息输出速度。 2、会计软件开发方式各自为战,自行组织开发自身的 “ 会计软件 ” (实质为 “ 账务处理系统 ” 等单项简单功能),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3、会计软件开发技术主要采用文件管理系统或开始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 4、会计软件的功能完全模拟手工记账,包括模拟手工环境的数据处理过程及信息输出形式,而且局限于单项会计核算业务范围。(三)模拟手工记账阶段的应用结果 模拟手工记账探索起步阶段,会计核算软件受技术和认识等方面局限,实质上是将电
5、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数据处理工具模拟会计领域的单项核算业务,应用结果是: 1、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重复、不一致。 2、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业务信息等不能有效融合,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个“ 信息孤岛 ” ,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因成为 “ 信息孤岛 ” 之一而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为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财政部于1989年 12月和 1990年 7月先后颁布了 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 和 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 两个文件,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标准和评审制度。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 (一)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取得的成绩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电算化理解的深入和提高。会计核算电算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1、从企业方面看,企业积极的研究,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本身及其他业务信息的集成,充分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从会计主管部门看,为了指引软件开发公司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电算化软件和正确引导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财政部颁发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例如: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等。使我国电算化发展逐渐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