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使命.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549179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刻理解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使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深刻理解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使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深刻理解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使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深刻理解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使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深刻理解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使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一、深刻理解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使命去年,中办和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这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指出要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 农膜全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随后,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强调要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

2、替代化肥行动、 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五大行动充分贯彻了国务院中办国办文件精神,结合当前农业发展重点和焦点问题,着重围绕污染问题做出了具体全面的部署。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现实举措,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切实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深刻领会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重大意义。(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农业兴,才有乡村之振

3、兴。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有助于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和时空结构、产业结构,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多样性功能,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更好的防止产业萎缩,实现永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坚持人与自- 2 -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道路。实行农业绿色发展,在推动农业空间布局、资源利用方式、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的同时,有助于消纳农村各种有机物质,倒逼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的处理,减轻农村污染,美化农村环境,更好地创造农村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农村发展添绿增色,推动乡村走上一条空间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振兴之路。(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4、选择。土地、水体等自然资源,既是农业生产的物质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浙江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生态承载压力较大,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显得十分迫切。农业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生产过程离不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过度的利用甚至破坏必然导致农业发展空间的收缩和水平的下降。通过农业绿色发展,改进生产方式,控制化肥农药高强度投入,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防范养殖业污染,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形成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格局,这是农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的集中体现,也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缓解环境承载压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5、,是全面落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物质层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更突出的是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人们对吃的放心、吃的安全,玩的开心等方面的呼声和要求十分强烈。特别希望走出城市水泥地,走向乡村大自然,特别希望买到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可见,农业功能已- 3 -经从绿色农产品供给为主向开发生态环境、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多元化延伸。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开发休闲农业、养生农业等新产业,建立绿色环境、绿色生产和绿色产品标准技术体系,丰富文化教育、休闲

6、旅游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由重“量” 向重“质”的转变,从重农产品生产向重其他产品开发同步延伸。(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投入节约、 产出高效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特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有效依托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农业产出绿色化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模式,实现节本增效、节约 增收;通过有效开发优质农产品,并逐步建立健全优质优价机制,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从而赢得更高利润;通过有效实现产业间要素集聚和交叉重组,培育农业新业态,促进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化经营,实现产

7、业链延伸,不断拓展农业增收渠道。二、充分认识浙江农业绿色发展的优势条件近几年来,全省农业系统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开展农业两区建设,农业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农业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基本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良性机制。这几年来,我省围绕“一控两减四基本 ”目标任务,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并重、面上推进与示范创建并举、目标实现与制度创新并行,加大力度发展循环农业,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机制,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

8、方式转变。一- 4 -是构建了环境倒逼、约束有力的监管机制。重点落实了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养殖污染线下巡查与线上智能监控相结合的防控机制、病死畜禽的“统一收集+保险联动+集中处理”无害化 处理运行机制、 农药废弃包装物的 “市场主体回收+ 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回收处理机制,并在秸秆利用与禁烧、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适用的技术模式。二是构建了底数清楚、指标明确的评价机制。重点开展了畜禽养殖场、化肥农药用量、废弃农药包装物、废旧农膜等方面调研,基本摸清我省农业废弃物产出、利用情况底数。在此基础上,精准制定畜禽养殖生态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

9、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等系列方案意见,并研究制定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主体)和美丽牧场创建意见,将生态循环农业纳入 26 县发展、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浙江“三农” 转型 发展指标体系。三是 构建了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链接机制。按照“ 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 、县域大循环” 三级循环推进思路,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在不同区域、不同层面推广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干粪加工成有机肥,尿液和污水经沼气工程后推广“三沼” 利用, 实现农牧结合、就地消 纳或异地配送、资源与能源循环利用,打造了一批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典型。(二)扎实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改善了农业绿

10、色发展的生态环境。各地从禁限养区的调整划定到关停搬迁,从“一场一策” 的生态治理到巩固提升,从规模场的集中攻坚到散养户、水禽场的扩面整治,从畜禽污染物整治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使用,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整洁田园建设,工作不断深入,由点及面、从小区域向大空间拓展,扎实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农业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一是- 5 -全面构建了线上线下长效防控机制。现保留的 5000 多家养殖场全部如期完成了监控视频或水质监测仪、液位仪等设施建设,并纳入了当地环保部门或“五水共治 ”监管平台,理清了 农业部门负责设施与平台的正常运行,环保部门负责监管的责任边界。线下网格化巡查方面,进一步规范完

11、善巡查内容、巡查要求和整改措施等内容,2017 年,全省开展网格化巡查 33.7 万人次,平均每场每月 4 人次以上。二是化肥农药出现了持续减量的态势。各地从广度和深度不同层面挖掘肥药减量潜力。从广度上,扩大肥药减量覆盖面,不断从农业“两区” 向各类农业新型主体辐射;在深度上,分产业、分区域精准制定化肥农药减量集成技术与模式。2017 年,全省不合理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减少 2.2 万吨和 605 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 4445 吨,处置 4026 吨,基本摆脱了回收难、处置更难的窘境。三是运河水质再次刷新“五水共治” 以来最好水平。杭嘉湖运河沿岸的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全面深化“河长制” 和剿

12、灭劣 V 类水工作要求,统筹谋划、加大投入、联动治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运河水质持续改善,去年水质达到 2013 年以来最好水平。7 个省控断面和 8 个交接断面,与去年同比,8 个水质变好,9 个为III 类水,其中 2 个为类水,功能达标率 73.3%。(三)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各地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实用技术的创新及推广应用, 农业科技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2017 年全省招收定向培养本科生 71 人,累计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 522 人。持续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每年培训 5000 多人次,

13、不断提升了队伍素质。大力整合科研推广队伍,围绕粮油和十大主导产业,全省共组建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425 个,整合专- 6 -家近 5000 名,形成产学研协助、省市县联动的网络化服务体系。在湖州和富阳等 10 个市、县(市、区)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取得积极成效,激发了农技人员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在条件平台建设上,2011 年以来,全省建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1109 个,其中示范性中心 324 个, “3+X”的“一站式”职能配置和服 务模式全面推行。在 软件平台建设上,组织实施“三农六方 ”科技协作 项目,积极争取并实 施农业科技研

14、发专项,加快畜禽养殖污染生态防治、抗生素等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三是农业科技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实现国家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县(市、区)全覆盖,启动实施粮油、蔬菜、食用菌、水果等产业技术项目,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示范户,创新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团队、一个项目、一批示范基地”的服务模式。每年推介 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举办全省春耕备耕助农增收服务月活动,有效服务于农业生产。强化了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增强了实用性的农业科技,提高科技集成应用和发挥综合效用水平,通过产业团队的建设扭转了产学研脱节的状况,打破单打一,各顾各的局面,实现各路专家齐心协力,共同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实

15、际问题,推动了我省农业科技朝着实用性开放,组团式服务,集成式应用方向迈进。(四)扎实推进政策制度创设,夯实了农业绿色发展支撑条件。各地加大政策创设力度,改革创新发展机制,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大胆实践探索,形成农业绿色发展的机制和制度。在法律制度上,省人大、省政府先后颁布畜牧业转型升级决定、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动物防疫、耕地质量管理、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法规、规章、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相应法律制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逐渐步入- 7 -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轨道。在政策引导上,省政府出台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畜牧业转型升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秸秆综合利用

16、、创新农药管理机制、农村清洁能源、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等 30 多个政策意见和办法,形成绿色生态农业政策清单 53 条,基本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在考核激励上,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纳入省生态文明建设、 “五水共治”、 26 县发展等工作考核,全省还建立了耕地保 护补偿、水稻生态补偿等制度,初步探索生态保护负面清单制度,促进责任不断压实,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三、真抓实干确保农业绿色发展要求落到实处去年 12 月,浙江省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整省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车俊书记和袁家军省长做出重要批示,批示“要高度重视并规

17、划和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第一批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 ,袁家军省长也作出专门 批示。按照中 办国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意见和部委批复、省领导批示意见,省厅起草了关于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高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拟提请两办印发;起草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拟于近期下发。相关市县也积极踊跃开展先行示范工作,全省上下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全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我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整体谋划我省农业绿色发展基本框架。(一)在目标设定上,高起点定位“六个绿色”。一是绿色产业。按照产业绿色化、绿色经济化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水果、花卉、中

18、药材、畜禽等优势产业,推进农牧结合、一二三- 8 -产融合深度发展。到 2020 年,全省建成 10000 个绿色生态养殖场、10000 家绿色家庭农场、10000 个绿色科技示范主体。今年,全省要建成 2000 个绿色生态养殖场、2000 家绿色家庭农场、2000 个绿色科技示范主体。二是绿色资源。按照生态美化、资源绿化、环境净化要求,加强耕地保护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广种植业清洁化生产和养殖业绿色化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持续推进土壤、水体、耕地质量和生产条件改善,外源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内源性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到 202

19、0 年,农药化肥均减少 3%,秸 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98%以上、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 100%。三是绿色产品。 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发展“ 三品一标” ,大力 发展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到 2020 年,建成省级以上品牌农产品 300 个,主要农产品“三品率” 达55%以上,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 98%以上。四是绿色乡村。深化“美丽乡村 ”建设和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整 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到 2020 年,建成 3A 级景区村庄 1000 个、A 级景区村庄 1 万个,农村人居环境、城乡均衡发展水平全面提

20、升。五是绿色制度。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将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处置及规范使用化肥农药、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等绿色发展方式作为对农业主体项目扶持、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因素予以激励;将施用违禁高毒农药、露天焚烧秸秆、丢弃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等行为列为负面清单予以约束,进一步建立绿色发展引导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六是绿色增收。要进一步壮大发展农业绿色产业,实现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 9 -旅游等农旅融合发展新产业,到 2020 年,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基本实现,绿色生产、绿色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份额稳步提高。五年内农民人均

21、收入提高 1 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 2:1 以内。(二)在任务设计上,高标准构建“六大体系”。一是生产基础体系。要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升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稳定农业综合生产水平;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行“农业+ 互联网”,改善农业生产手段;推进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设施标准化改造,建立绿色低碳种植、养殖制度。二是质量管理体系。高质量、高标准的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行 动,加快完善 农业标准体系,到 2020 年,全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稳定在 65%以上。三是控源治污体系。坚持农业治水、治土、治气联动,深入实施农

22、业水环境整治,全面建立农药肥料废弃包装物和弃旧农膜回收处置系统,今年,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保持在 80%以上、处置率 90%以上;全面整治农业面源污染,今年在全省建设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200 个,存栏 50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要科学建设封闭式集粪棚,敏感区域大型规模养殖场逐步建设臭气治理系统。加快建设完善农业“ 云平台” ,建立涵盖全省的重要 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和农业资源生态智慧监测预警网络。四是循环利用体系。立足县域统筹,全面深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 三级循环利用体系,加强有机肥开发和替代施用,强化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

23、处理。五是技术装备体系。要大力推广粮食作物绿色优质品种、水稻基质育秧、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水稻病虫绿色综合防控等良种良法配套绿色增产技术。要推进“农业+机械化 ”,加快 农业“ 机器换人” 步伐,重点加快水稻全程机械化- 10 -生产。六是人文支撑体系。要推行“农业+实用人才”,加强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建立农民专业职称评选制度,打造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要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制度供给和政策保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三)在重点工作上,高要求推进“三调三整治”。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进 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加大农业品牌培育,淘汰、整治温室甲鱼等重污染产业,发展休闲观光、

24、养生健康等轻污染产业,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等零污染产业,到 2020 年,产值达到 1000 亿。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 100 个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二是生产方式调整。要深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大力推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推广农牧结合、粮经结合、林下生产、稻鱼共生等新型农作制度模式 400 万亩。建设一批数字化植物、养殖、育种工厂,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设施化和管理手段智慧化。三是经营制度调整。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地“ 三权分置” 办法,有序引 导整村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提升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培育以农创客、粮二代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各类主体合作,完善合作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对接,推进合作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市场化专业服务组织 10000 家。四是养殖污染整治。要在养殖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上再深化,省级将继续开展网格化巡查机制执行情况第三方抽查与考核,各市县也要加强农业、环 保等部门联动,建立健全村镇巡查,部门抽查的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及时掌握巡查机制执行情况,持续传导养殖污染防控的高压态势。要基本构建农牧对接沼液贮运、配送系统,并扩面推进死亡动物保险联动和跨区域集中处理。要积极推广巡查 APP 模式,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