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路径探析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杨方方(海口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摘 要 :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地方本科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海口经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际,对该专业的本科转型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学改革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两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对同类院校有一定的启示。关键词:海口经济学院;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海口经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基本情况介绍海口经济学院院物流管理(专科)于 2006 年招生,至 2013 年已有毕业生 800
2、 人,毕业学生工作在祖国的各类企业、政府机关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物流管理(专科)专业的建设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开办,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2013 年秋季,物流管理专业获准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本科生为 226 人。2016 年海口经济学院获得海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试点整体转型试点之一,培养符合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亟需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其中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便是现代物流业。(一)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学校利用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机遇及海南省作为重要中转站优势,对海南省区域内大中型物流企业调研,将区域物流发展需求与本校的专业优势资源相结合,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
3、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学基础理论,熟悉物流企业运作管理的业务流程,国际物流的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运作流程,掌握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港口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知识以及具备在政府、外贸物流营销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港口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部门从事物流行业客户服务主管、业务员、货运代理操作员、单证员、报关、运输主管、仓储主管等工作的具有本科底蕴、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二)办学特色定位明确立足海口,服务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培养具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跨境特色的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物流人才。二、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简介:杨方方(1988) ,女
4、,河南南阳人,海口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本专业自成立以来时间尚短,专业带头人、优秀“双师型”师资比较稀缺。虽然师资队伍教师的理论功底普遍较强,但是具有丰富物流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工作量的要求以及专业人数限制,专业课教师每学期都需要承担比较繁重的教学工作,还需兼顾科研等任务,导致授课内容主要以教材理论知识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脱钩,重课堂教学,轻实训基地培育,受资金和硬件设施不齐备的制约,实训企业和校内实训课堂跟不上理论教学需要,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讲授的时间过多,课堂互动
5、和课堂实践教学时间少,难以适应 90 后学生群体 1。(二)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1、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内容经常变动,开放性实践项目较少。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实践教学大纲变动频繁,目标不明确,实践课时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散乱,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点不深,偏离人才培养目标。加上多数专业老师实践经验较少,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实践教学内容停留在验证、认识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仅是简单的认识、参观,过多强调简单重复的实践操作,难以体现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和复合性,不能够持久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实践一次便没有再次实践欲望。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半年毕业实习,只是让学生自己
6、联系单位实习,有的学生联系的并非本专业相关岗位,或者在一些仓管、分拣岗位上重复练习半年,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2、校内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及软件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校内实训室只有两个,一个是与企业合作的物流综合实训室,涉及单据输入、核对、包裹取寄等简单操作,没有自动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自动传输等系统,学生实践一次最多一天时间便可掌握全部流程,以后便再没有实践热情,往往出现期望值高、失望大的现象。另外一个是国际物流实训室,以软件操作为主,缺乏物流仿真模拟,难以利用企业真实数据或案例实现物流流程设计与优化、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等高级技能训练。三、教学改革内容(一)授课方式改革改变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
7、方式,通过项目引导型、任务驱动型、探究式学习讨论、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方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多种形式并存的授课方式 2。结合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活跃的学习气氛中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适当增加物流企业现场教学,工学结合,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物流企业运营的深度融合。(二)教学内容改革行业需求多变,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时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要求选择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以随时可能过时的教材内容确定教学大纲。将最新的理论案例、新思想、新观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更新教材内容,将物流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也引入课堂
8、教学,根据教学大纲来编写课程讲义和校本教材,避免课程之间出现过多重复交叉内容。同时鼓励用人单位以及校外实习基地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到教材编写过程中,共同商定教学内容,甚至参与到某些课程讲授过程中,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针对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比如,仓储配送操作与管理课程可以围绕培养仓管员岗位进行课程设置,物流运输课程可以围绕调度员岗位进行课程内容设置。这样教学内容不会脱离物流企业实际,又符合物流企业所需人才技能,真正与企业共同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迎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三)考核方式改革目前专业课程考核无论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成绩评定均是平时成绩占 30%、期末卷面成
9、绩占 70%。以闭卷考试为主,对基本概念、理论等记忆性内容的考核为主,能够体现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性题目所占比例较少,单一的试卷形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必须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目的出发,把学习过程作为考核重点,取消试卷考试,替代之以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将小组讨论、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操作实践等考核,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果使用试卷考试,以综合应用题、案例分析题等应用型题目为主,比例至少达到 50%,卷面成绩破除传统的 3:7 之比,让授课老师根据所授内容酌情而定,以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理论掌握情况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充分展现,也避免学生平时不学习
10、仅仅为了考试而临时突击的不良现象。(四)实践教学改革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应是并行并重的,要用一种制度保证这种定位的执行 3。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同时适当规范,给出指导意见,对教师、学生都给出明确的考核标准,以引起重视,落实执行。适当引进物流企业技术骨干以弥补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保证实践教学质量。2、设立开放、创新型实验项目。目前实验教学以演示实验和基础实验为主,学生在初始阶段对实验教学有较强的新鲜感,随着实践推移,对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就会下降。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激励,为学生提供自主设计和综合能力的机会。例如,采购流程实训,可以充分
11、利用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竞赛好胜心,通过小组竞赛打分来达到教学目的,既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校把基于岗位、项目的软件操作向专业学生开放。比如国际物流、国际货运代理、报关报检等软件与传统多任务简单组合的软件不同,是基于流程的多角色训练,内容更加复杂,相对也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愿意在课余时间来深入掌握能够训练自身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不仅仅是上课的时间才能使用这些软件。引进物流仿真系统,这些仿真系统利用物流企业实物和案例,使学生通过可视化三维动画仿真模拟仓储、运输和配送等流程,对这些物流流程进行再设计及进一步优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4。四、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
12、养的保障措施(一)经费投入保障实施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一方面,实践教学条件直接影响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应设置专项经费用于完善实训室软硬件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另一方面,设置专项经费用于核心课程开发。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结合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最后,设置专项经费用于专业教师能力提升,支持专业教师进修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大型专题会议、参加短期专业培训等。(二)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转型。一是提升学校对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机制。良好的人才吸引政策是良好的师资队
13、伍重要保障,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福利待遇、奖励激励力度,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转型积极性和自愿挖掘自身教学科研能力。二是切实重视和完善一线教师的再教育体系。好的人才吸引到职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人尽其才,充分挖掘和发挥其教学科研创造能力,培育优秀学生,创造优秀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科研能力。目前一线教师大部分受学校软硬件条件和历史、环境因素影响,重理论而缺乏科研和实践平台,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结合和互为验证,因此学校只有把强化教师的理论培养、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轮岗挂职相结合,形成理论实践平台化、模块化机制,让一线教师实实在在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和规范,与企业人员一道解决企业运
14、营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产生效益。三是重视建立一线教师的平台交流和学术研讨机制。真理是在不断突破中更新,要提升学校的综合水平,就要让一线教师与科研前沿进行实时理论实践对接,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成功的院校学习进修,将其他院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引入到本校物流本科专业改革实践中,或者参加专项职业能力拓展培训班,通过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物流企业人员的讲解快速了解前沿知识,通过平台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教学科研实践能力、水平。(三)实训室建设保障进一步完善叉车、自动分拣系统、堆垛机、立体库等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建设,满足学生基本操作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图片演示或设备
15、演示的操作。关键使学生通过设备组合完成物流流程设计、集成等综合实验。为了满足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学校除了完善基础的设施设备还必须加强物流管理专业软件方面的建设,建立基于岗位能力的 3D 虚拟仿真系统,通过情景模拟、角色实践的方法让学员通过游戏体验现实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经营,以提升学生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能力。(四)校企深度合作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实训对接机制。现行校外实践实践大部分安排在大四,恰逢毕业季,实际情况证明大部分学生此时一方面忙于毕业论文,一方面忙于联系工作,无心参加企业短期实训,实训政策实行效果不佳。因此,需加强平时的实践教学、打造丰富、科学的实践教学平台、体制机制,
16、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课程设置组织学生分年度开展企业见习、调研、实习等较为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内容需要洽谈良好的实训平台企业、人才优先推送合作基地。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14 级开始已设置小学期实践,学生自行联系实践企业。但由于实践时间较短,多数企业不愿意接收短期实践生,又加上学生前期联系企业需要耗费时间,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学期实践形式、内容及考核方式。二是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而不是安排学生简单的参观企业。将部分专业课程或者课程的部分内容上课地点由学校转移至企业,实施企业现场教学,结合
17、企业实际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由企业选派专业骨干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担任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论文写作,保障学生论文内容、数据的真实性,真真正正的解决来自企业实际的经营问题 5。五、结束语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受国家政策、物流产业需求等影响,又受学校办学理念、师资水平、实训条件等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针对 90 后学生群体的特质,适时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创新物流课程建设,做到“有用、管用、可用”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高素质物流
18、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 孔苏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5( 6) : 332 刘峥.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41-44.3 关高峰,李诗珍. 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J.物流技术,2014,33(4):378-380.4 陈伟,杨柏.国际化导向下外语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9):230-232.5 况红.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6):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