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生态市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内容摘要 生态市是高度和谐的有机体,是整体协调的复合生态系统,是高效低耗的知识经济体系,是多样化的个性化地域空间,是人类居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生态市建设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原理为指导,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工作为手段,把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进,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高度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生态市的科学内涵 1、生态市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城乡互动系统。从地域范围来看,生态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文
2、景观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与乡村功能互补的相对开放系统。 2、生态市是一个社会、经济与自然的有机复合体。从涉及领域来看,生态市不仅涉及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也涉及城市的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 经济 自然”的复合系统。3、生态市是一个生态环境系统平衡演进的统一体。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生态市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演进;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足的环境容量能够消纳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和废弃物。 4、生态市是一个生态化产业高度发达的产业域。从城市经济方面来看,生态市具有
3、合理的生态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生产力布局体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高效而统一运行。太阳能、水力、风能、地热资源等成为生态市的主要绿色能源,智力成为环境资源开发的指导方向,不可再生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循环利用。 5、生态市是一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活空间。从社会方面来看,生态市的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生活环境方便舒适、社会秩序安定、社会政治开放民主、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市建设虽然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统一,但就其核心和动力而言,仍然是经济发展。当然,我们所说的是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基
4、础上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任何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做法都将偏离生态市的主题。所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是在生态市建设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1、思想认识要到位 21 世纪将是生态经济的时代。在当今时代,想使经济快速、高效、健康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生态经济。因此,要牢固树立生态市建设是历史必然、现实选择的信念,破除生态市建设可有可无、赶时髦等错误观念,是生态市建设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协调好一、二、三产业关系和短、中、长期发展关系,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高度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5、。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生态市建设。 2、加速产业生态化和环保产业化进程 由“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环保,到“边污染边治理”的次优环保,再到把清洁生产贯穿于整个产业链的循环经济,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消除了环境与发展的冲突。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经济发展的根本思路就是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对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造。 一是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产业结构调整,当然要全力承接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转移浪潮,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但另一方面,必须按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使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经济。在橡胶、化工、造纸、食品等污染较重的传统产业中,应当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6、,将现有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放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严格按照生态园的要求建设各类工业园区。无论是产业规划,还是项目引进,都要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形成由若干相互消费“废物”和共用基础设施的产业共生体系,提高园区内部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变废物为资源,向园区外部排放废物最小化,达到园区经济和环境的同步优化。 二是环保行业的产业化。被称之为“朝阳产业”的环保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之一。预计到 2010 年,中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 8800 亿元,约占同期年 GDP 的 3.4%。胶南的环保产业技术含量低、资金严重缺乏、产
7、业结构松散、运行机制不畅,其根本原因在于尚未真正实现产业化。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按照市场导向,建立多元投融资体制,完善服务体系,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保产业化运作机制。目前,环保产业化视情况不同可采用官建民营、民办官督、合股建设几种模式。 3、建立健全与生态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 一是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体制是生态市建设的保证。首先,政府要建立合作、协商、包容、透明、信息共享的开放机制,在政府与民众、企业之间形成合作互动、平等交流的新型关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生态市。其次,要强化生态市建设的管理职能。提升和强化城建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赋予他们参与生态市建设规划、决策、实
8、施、资源调配的权力。加强环境监护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成立专家智囊团,建立环境首席专家制度。 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政绩考核是领导干部的行为导向器。生态市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基本方面。在政绩考核中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三个方面的权重比例、绿色 GDP 和包括资源、人才、环境、社会的总资本等指标,体现政绩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使政绩考核真正成为生态市建设的助推器。 三是建立一整套严密、可操作的执法监督机制。除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发挥督查职能,还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生态市建设的有效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
9、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使生态市建设真正纳入法律化、制度化轨道。 4、积极营造全民知晓、从我做起的浓厚生态文化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增强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对应生态经济。要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保道德水平,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应负的环保责任,改变消费方式,维持生态市系统的高质量运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等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文化传统,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二是从细微之处做起,培养科学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生态市建设离不开民众的参与,为此,要从细微之处做起,倡导多使用公交车,限
10、制摩托车;倡导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或以步行代车,少用私家车;倡导使用布袋子、菜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 ;倡导“绿色旅馆” 、 “绿色饭店” ,禁止一次性用品;倡导“绿色食品” 、 “有机食品” ,拒绝污染食品;倡导“绿色生活” 、 “绿色家庭” ,拒绝非科学生活;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拒绝高耗、污染能源;倡导垃圾分类固定放置,禁止垃圾混放随手乱丢。 三是从儿童抓起,搞好生态文化教育。儿童决定着未来生态市建设的好坏与成败。应当从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向儿童传播生态环保知识,灌输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生态环保行为方式,使生态文化、观念、意识渗入每个少年儿童的骨髓,科学的生态行为方式内化为其下意识的自觉行为,为胶南的生态市建设培养造就成千上万的生态公民。 总之,生态市建设事关一个城市的未来,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