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创新方法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提升的需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落实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科学性与合理性,必须从确立全面创一流的施工管理新思路与新观念,必须建立精练高效的管理体制。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施工管理创新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要做到科学合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管理创新,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
2、化迈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它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实现施工工程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1 坚持理念创新,确立全面创一流的新思路新观念 要实现工程创一流的目标,必须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全面创一流。 1.1 确立与时俱进和全面创流的新思路 要破除安于现状、盲目自满的思想。施工项目负责人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创一流” 、 “精品管理”和“不优则退,不精则败”的管理理念。 1.2 要“依法实施” ,确立制度在管理中的“法律”地位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的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也必须遵守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工程实际,修订和完善质量、安全、成本
3、、文明施工管理等一系列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将“按制度办事”的理念不断融人和渗透到施工与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及每个环节中。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严而有据,严而有信。 1.3 要“以人为本”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度要靠检查考核来落实,更要靠大家自觉地维护和执行。在管理过程中,实施责任追究制。做到坚持制度的严肃性,反对主观随意性;坚持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反对主观片面性;坚持精神和物质激励相统一。 1.4 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一流队伍的重要途径。制订全员培训计划,为职工提供尽可能多的充电机会,引导职工积极学
4、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使职工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2 坚持体制创新。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管理创新的实践中,按照“精干管理层,强化作业层,分流富余人员”的指导思想,积极稳妥地开展结构调整和队伍分流,以体制创新推动管理创新。 2.1 调整管理机构,为体制创新奠定基础 按照“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精干高效”的原则实施机构调整和人员分流。一是职能部门重组,使职责划分更加明确,而且使管理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是整合直管项目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 2.2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严格定员定编 通过制订安置歇岗待岗人员指导性文件,严格按用工计划定员定编,实施减员分
5、流。留下来的干部职工要身兼多职,专多能,对项目部推行“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的调控机制,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2.3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严谨务实的一整套管理制度 体制是骨骼,制度是灵魂。在施工管理中,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和施工组织没计,在质量管理上,我们不断强化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对施工质量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控制。在安全生产方面,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到各施工项目和每个工作岗位,要求每个项目、每个管理部门以及作业班组结合实际进行危险源辩识和风险控制策划,建立重、特大安全事故预警和紧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在成本管理上,
6、以材料管理和定额消耗为重点,成本核算直接到班组,材料领用落实到仓位,材料消耗和考核细化到人头。物资材料要做到零库存。同时不断强化文明施工,制定了文明创建管理办法 、 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 ,使文明施工和文明小区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整个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标识齐全醒目,施工道路平整通畅,仓号错落有致,施工井然有序,为工程创一流、安全无事故提供可靠保障。 3 坚持方式创新,不断提高现代化施工管理水平 工程全面创一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工程实践中,必须破除保守思想,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学习、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工程建设管理的先进方法和最新成果,不断创新管理方式。 3.1 努力使管理由
7、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精细化管理既是工程创一流的需要,也是项目管理进入决算阶段的必然要求。检验一个项目是否成功,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就是看这个项目最终是否赢利,是否实现了企业预期的效益最大化目标。为此,我们明确了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五要”管理要求,即:向质量安全要效益,向进度控制要效益,向成本要效益,向文明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为了贯彻上述要求,我们以施工管理为突破口,重新制定和补充完善了质量、安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合同变更以及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重点在于细化一系列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和实施细则,使精细化管理从点到面、从粗到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安全防范方面,我们明确了安全责任人
8、和管理人员必须履行的预知危险源、危险点的责任,要求上述人员每天对本单位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自问、自查、自责,做到警钟常鸣,防范在先,努力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确保质量一流。 通过细化和明确每个职工的管理职责,使每个职工明白“就我的岗位而言,我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 ,自觉养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使各项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落到实处。 3.2 努力使管理由“事后”向“事前”转变 总结工程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结论,凡成功之仗,皆因准备充分、管理超前;而失败失误,皆与仓促应战、管理滞后有关。因此,工程必须彻底改变事后管理、事后补救的落后管理方式。必须变
9、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事中控制,始终掌握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严格民技工准入制度,并将民工队伍纳入职工队伍统一管理。同时,进一步严格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为民技工开辟设施完备的生活区,改善民技工的住宿条件和生活环境,使原来“散兵游勇”真正有了“家”的感觉和对所属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宿感,民工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明显提高。 3.3 物资材料管理是施工成本管理的重点 一方面从源头上规范大宗材料、设备采购(租赁)程序,实行公开招标采购或租赁,杜绝“暗箱操作” ,防止“假冒伪劣”和“跑冒滴漏” ;一方面通过强化内控机制,革除物资材料管理与施工生产脱节的弊端,使物资材料管理日趋规范化。项目部以现场材料消耗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从材料计划、领用到消耗,严格实行计划、预算和统计核算,形成了一条从管理层到作业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责任链。做到了材料有计划,使用有定额,奖罚有指标。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提升,实现管理方式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施工管理上的创新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许安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模式研究J.建筑知识,2011.12. 2施建武.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建材,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