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居住建筑空间的逻辑构成摘要/ 居住建筑设计,要求建筑师具备宏观的空间逻辑构成,同时,要求建筑师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为居住建筑的设计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石。 关键词/ 相对 空间构成 面积比值 模数理论 空间尺度 实效 中图分类号: TU-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居住建筑设计,是设计工作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设计了。但是,要做好居住建筑的设计,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要求建筑师不仅具有宏观的空间设计概念,还应具备细微的真实生活体验。 相对于现代社会的浮躁,和对公共建筑设计的虚荣,居住建筑的设计,向来是不太受到重视的。多数人认为,居住建筑设计,很简单,无非客厅、卧室、餐厅
2、、厨房、卫生间。然而,作为人类的我们,连自己的居住环境都做不好,又怎么去做好公共建筑,和理解公共建筑的需求呢?居住空间的构成,尚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又怎能希望理解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呢?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西方建筑学界,也有一个类似的著名的理论,就是:“空间才是建筑的主角” 。这一点,东西方,在对空间的理解是一致的。 时代的发展,居住建筑的使用空间和环境,早已不是 “凿户以为室”的年代,其使用功能,也不简简单单的,仅是满足遮风避雨,躲避危险而设。所以,要求今天的居住建
3、筑设计,应该以满足人居适用为根本,进而在不同时期,满足不同人群,提出的不同需求。而 “建筑的使用” 、和“建筑空间的适用性” ,是人类“建”和“筑”最终目的。 那么,居住建筑空的空间构成,是怎样的呢?“构成”一词,来源于“构成主义” 。从“构成”的哲学和科学含义来说:“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功能显现” 。其目的,是通过寻找事物规律和利用法则,使事物更为有序,更为合理。从建筑空间构成上来说,就是根据空间需要,进行逻辑构成,使空间“更为合理” 。 (几何色彩构成与空间立体构成) 居住建筑的“空间逻辑构成” ,正是本文要阐述的重点。首先,建筑的空间设计,要求设计者具备全局观,能够用辩证观点
4、,相对的观点,去分析项目案例。寿总(注释)认为,辩证法中的“相对”观点,是户型设计的前提。无论房地产营销策划,使用多少新鲜的名词,但对建筑师而言,除了思考其营销目的之外,能做到:在有限的建筑面积下,合理的组织空间关系,合理的分配空间面积,是我们建筑设计的任务。 当下社会,有媒体把具有这种观点的建筑师,称之为“实用派” 。对于这个称谓,我们欣然接受。理由很简单:居住建筑本身,是不分使用者的年龄结构,身份地位标识的。因为,建筑的使用年限,决定了使用者的年龄变化、身份变化,甚至是使用者的变化。非特殊订制的居住建筑,应该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居住需求,才是居住建筑设计的目的。而建筑师,通过空间构成手段,为
5、使用者创造“好使用”的居住空间,才是立身之本。 从总体来说,居住建筑的空间构成,分为“空间整体构成” ,和“空间单体构成”两个部分。居住建筑空间整体构成,是按照人们在居住环境中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对起居、会客、休息、饮食、清洁、行为路线综合考虑,在总的套型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对这些日常行为所需要的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和面积分配。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无数气泡的组合,也可以看作是蜂巢。 (气泡和蜂巢在形态上的空间构成) 在具体的案例设计中,我们可以从宏观的整体构成入手,也可以从微观的单一功能构成入手。寿总是一个非常具有宏观思维的业界前辈,在他给我们介绍过一些案例来看:从 1910 年以前上海的
6、弄堂房子、1920年以前上海的弄堂房子、1930 年以前上海的新式弄堂房子,到 1955 年苏联专家在北京,为新中国设计的住宅户型,再到 1990 年“小康”以前的居住建筑套型设计。 (文献参考轻松设计-建筑设计实用方法 ) 分析过去的存在,能获得现实中的思考方法,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鉴”字。在我阅读过的相关书籍,诸如我国出版的建筑设计资料集 ,还是国外此类资料集成的书籍,鲜有提及居住建筑整体空间构成的内容。似乎房子建多大,单体功能可以像调味品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调配。而事实上,从寿总提供的资料来看,通过某一个具体时期的案例分析,不难看出:在这短暂的百年中,居住建筑,在不同的总建筑面
7、积下,单体空间比例虽然有些变化,但还是有脉络可循的。虽然房地产市场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发出了很多类型的建筑产品,但一个正真成熟、畅销,具有良好口碑的建筑产品,在建筑空间的配比上,应该是具有相似性的。这些年,我也参与设计过一些居住建筑项目,有高层住宅,有别墅,有商品房,也有经济适用房。通过实践,略有心得,总结了一组数据:起居室(客厅) 、卧室、餐厅、厨房,在整体居住建筑空间中的面积比值,大致是 1:10.6:0.6:0.60.4。但这样的比值,是通过空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为基础,进行的比例划分。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比值和数据呢?我并非是以点盖面。著名的法国建筑师柯布西埃,曾把人体中体现出来的黄
8、金分割比例,与斐波纳契数列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创造出一种“模数”理论。柯布西埃认为:任何事物的大小、长短、轻重等关系,都可以用数,或比例来进行表示。实际上,在自然界中,这样的模数理论,也是构成动植物生命体征的一种基本形式。 (人体尺度和雕塑作品中的美学尺度,与黄金分割和斐波纳契数列的关系) 在上面的内容里,我对居住建筑“空间整体构成”进行了论述,接着,我希望通过以下数据,来对居住建筑的“空间单体构成”作一个具体分析。 (自然界中,植物和动物的构成模数) 在对历史居住建筑的分析中,寿总对各时期的居住建筑中的“客厅、卧室、厨房” ,甚至“餐厅” ,给出了一些参考数据,再结合我个人总结的数据(单位?)
9、 ,内容如下: 从普通居住建筑来看,起居室是作为一个家庭,会客和家庭成员公共活动空间,3.6m 净宽(0.9m+0.6mX4) ,和 3.3m 净长度(规范上,要求不小于 3m) ,是一个基本的需要。这个数据,也可以从家具设置,以及人机学的生理尺度上得出。那么,净面积应该大于等于 12?,是合理的(规范上规定的起居室最小面积是 10?) 。那么,大于这个面积,是不是就可以无限大呢?也不是。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产品,对空间整体构成的面积进行整体分配,并达到一个合理的比值。 事实上,居住建筑的空间关系,不仅是空间的长宽比例,还应该把建筑空间的高度,同时纳入到研究的范围。而且,这个内容,应该同时满
10、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需求。我国目前的普通居住建筑,多是 2.8m 层高,规范上,也说“宜为 2.8m”。我个人认为: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设计者可以根据单体空间需要,将居住建筑的单层层高放大至 2.8m3.6m 的范围。让空间高度,尽可能的贴近,和满足实际需要的空间尺度。正如柯布西埃的模数理论,空间的大小、长短,与空间高度有着紧密的联系。空间尺度的舒适性,直接与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紧密关联。 (黄金比例 1:0.618 和斐波纳契数列 0,1,2,3,5,8,13?的契合) 那么,卧室同样作为居住建筑中的主要使用空间,什么样的尺度、多大面积合适呢?从寿总提供的数据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
11、苏联专家为贫穷的新中国,设计的卧室,最小面积是 13?;小康之前,因为加了小客厅,卧室的最小面积,缩小至 8?。这个 8?,相当于四级旅馆的单床间客房最小净面积。我国新的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0-2011)对住宅卧室提出:双人卧室不小于 9?,单人卧室不小于 5?,起居室兼卧室不小于12?。个人认为,这是相对于小户型的居住建筑,所做的最低标准限制。不应该具有广泛性,更不具备居住建筑最起码的舒适性。试问:不小于 5?单人卧室,进深就算 2.5m,净宽 2m,放一架 1m 宽的单人床,剩下 1m 宽的空间,就只能满足过道使用,连小衣柜都没有办法摆放,更别说桌椅了。我认为:卧室的净宽不宜小于
12、3m,最小进深不宜小于 3m。净面积应大于等于 9?。 (3m 净宽,床的长度 2m+家具 0.6 +过道 0.4;3m 的进深,是这样得出来的:1.2m 的床宽+衣柜 0.6m+家具与床之间过道 0.6 净宽+床与外墙窗之间的过道 0.6m。 ) 卫生间的净宽度, “放得下 1.5m 的浴盆是应该的” (虽然说,不一定使用或设置浴盆) ,预留空间内建筑装修面层做法 0.05m,土建净宽应该满足 1.55m。至于进深,按照标准的马桶位置 0.9m+浴盆的 0.7m+装修0.05m,最少应该满足 1.65m 进深。1.55X1.65=2.56,所以,卫生间净面积不宜小于 2.5?。 厨房的设计,
13、在新的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0-2011)规定,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的净宽不应小于 1.5m。但我认为,这也就是勉强,至少还应该考虑和预留墙体的装修面层的最好厚度 0.05m,满足 1.55m(0.6家具+0.9 间距+0.05 装修)的净宽,还是应该的。进深方面,中国饮食习惯多采用煎炒烹炸,灶具少不了,单侧操作台面的话,洗菜盆,切菜操作面少不了。全国建筑技术措施上,也说的比较清楚:操作台总的净长度不应小于 3m。 关于厨房的生活阳台,建筑面积稍大一些的户型,设置生活阳台,是完全版没有问题的。然而,在对户型建筑面积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增加生活阳台的设计,就显得没有多少必要了。寿总有一句话,很经典:“在实物分配的时代,大家不知物价,多一点比少一点好,但现在是货币分配年代,用 3 平米的钱买一个阳台,放不值钱的东西,是否值得?” 。关于这个建筑空间的取舍,就留给市场策划人,和具体的使用者去权衡吧。 经过上述的分析,不难得到一个结论:居住建筑的设计,应该更多考虑建筑空间的“实效” 。居住建筑设计的工作务实,应该把空间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合理的功能空间构成;以满足人居生活为前提,进行合理的面积分配、空间尺度把握,才是居住建筑的设计之本。 参考文献资料住宅户型分析 (寿总: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建筑师寿震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