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蟠龙地区沙则沟长 4+5、长 6 油藏形成与分布规律探讨摘要: 通过蟠龙油田沙则沟长 4+5、长 6 油藏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蟠龙油田沙则沟延长组长 4+5、长 6 油藏的形成因素和分布规律。对蟠龙地区勘探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蟠龙沙则沟; 长 4+5、长 6 油藏; 形成与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 TE1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34-01 1 区域地质概况 沙则沟区地处蟠龙油田南部,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区域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 1(千米坡降为 710m) ,内部构造简单,局部
2、具有差异压实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起。钻井揭示的地层表明,本区与陕北斜坡发育一致的地层沉积体系,钻遇的地层自上而下分别是第四系、侏罗系直罗组、延安组和富县组,三叠系延长组地层。三叠系延长组一般按沉积旋回划分为 10 个油层组,即长 1长 10 油层组。其中长 4+5 油层组细分为长 4+51 和长 4+52 两个油层亚组,长 6 油层组一般划分为长 61、长 62、长 63、长 64 四个亚组。 本区油层主要分布在长 4+52、长 61 两个亚组中,并按照沉积旋回将其进一步细分成长 4+52-1、长 4+52-2、长 4+52-3、长 61-1、长 61-2、长 61-3 等 6 个小层。 2 沉
3、积特征与砂体展布 2.1 区域沉积背景。陕北斜坡在长 6 期为湖盆稳定阶段,基底开始抬升以反旋回沉积层序为显著标志,表明湖泊开始收缩,为“湖退砂进”的三角洲沉积的主要建设时期,由东南至西北,依次发育有富县、延安、安塞、志丹-靖边、乌审旗、定边等几个规模较大的湖泊三角洲。 2.2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本区延长组长 4+52 与长 61 亚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等,由于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等在测井相上不易区别,在此统称为分流河道间微相。 自长 61-3 到长 4+52-1 本区至少经历了两期的河道发育过程。 从长 61-3 期到长 61-2 期、长 61
4、-1 期,该区分流河道规模不断扩大,长 61-2 期砂体基本连片,仅局部地区发育河漫滩。砂厚大于 10m 的主砂带沿蟠 3256蟠 3254-2冯 158-6蟠 3327 井一线展布。长 61-2 砂体发育,砂体厚度 3.514.4m,平均厚度 9.0m。长 61-1 期的分流河道规模较长 61-2 减小,在研究区的东南部多处出现河漫滩沉积微相。 从长 4+52-3 期到长 4+52-2 期、长 4+52-1 期,随着湖盆的又一次水侵,长 4+52-2 时期分流河道规模再次急剧增大,全区仅局部地区发育河漫滩。长 4+52-2 砂体发育,砂体厚度 7.119.8m,平均厚度 12.3m。砂厚大于
5、 10m 的砂带沿蟠 3399-6蟠 3398-6蟠 3396 井一线展布。长4+52-1 时期河漫滩范围扩大,砂体区域连片性变差,平面上砂体厚度大部分小于 5m,发育的砂体呈北东南西分布。 3 储层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本区三叠系延长组长 4+5 储层段岩性主要为一套浅灰色细粒、细-中粒和中粒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主要含油层段是长 4+52,受控于沉积条件的制约。长 6 储集层段岩性主要为细粒和细-中粒长石砂岩,其中长 61 为主要的含油层段。长 4+5 储层砂岩的填隙物主要为方解石、绿泥石膜为主,其次为硅质胶结物和水云母。长 6 储集层砂岩其填隙物主要由浊沸石、绿泥石和方解石(包括铁
6、方解石)组成,其次为硅质、长石质、水云母等。 无论是长 4+5 或是长 6 储层,其填隙物主要由胶结物组成,杂基含量很少,其结构成熟度较高。 3.2 储层物性。储层物性主要用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来表征。蟠龙油田沙则沟区主要含油储集层为长 4+52 和长 61 亚组。长 4+52 油层储层孔隙度最小值为 5.6%, 最大值为 12.1%,平均值为 8.85%;长 61 油层段储层孔隙度最小值为 2.54%, 最大值为 13.3%,平均值为 8.7%。长4+52 油层储层渗透率分布在(0.533.47)10-3m2 之间,平均1.2710-3m2;长 61 段储层渗透率分布在(0.063.27)1
7、0-3m2 之间,平均 0.5410-3m2。 本区长 4+52、长 61 储层物性较差,主要为一套低孔、特低渗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 3.3 孔喉类型。根据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沙则沟地区长 4+5和长 6 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次为溶蚀孔,含有少量微裂隙。其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型和溶孔-粒间孔型。储层以中孔细喉和小孔微细喉为主要孔喉组合类型,其次为中孔微细喉组合类型。 4 成藏条件与油藏分布规律 4.1 成藏条件。整个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中下部生油潜力巨大。本研究区发现的长 4+5、长 6 含油层系,纵向上接受了来自下部的原油供给,在空间上形成
8、了下生上储的成藏组合,原油的运移途径主要为裂缝-连通砂体组合成的复合系统。 4.2 油藏分布规律。本区长 4+5 和长 6 油层为岩性油藏。虽然局部发育一些缓鼻状构造,并且对油气的富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控制作用非常有限,油藏主要受沉积相带及岩性变化所控制。 (1)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沉积相带的变化,导致砂体变化较大,造成平面上及垂向上高低渗透区(段)相间,油水饱和度交替变化。砂体主发育带,砂体厚,规模大,岩性均匀,物性好,含油亦较好,横向上向其两侧则砂体变薄分叉或尖灭,岩性细且多韵律,物性变差,非均质性增强,泥岩遮挡程度提高,含油随即变差。 (2)油气分布受优质储盖组合控制。本区长
9、4+5 和长 6 油气之所以主要富集于长 4+52、其次为长 61,除了沉积相带和物性因素外,良好的储盖组合条件也是其油气富集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长 61 储层和长4+52 储层,不仅砂层厚度大、物性好,而且上覆层为本区最好的区域盖层。长 4+51 的泥岩和粉砂岩构成了最佳的储盖组合。长 61 顶部局部地区也为一套河道间沉积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互层沉积。长 62,长 63 和长 64 储层顶部盖层则主要由一层分布稳定的斑脱岩与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组成,厚度较小,斑脱岩厚度一般 12m左右,难以起到垂向遮挡作用,加之其本身储层物性较差,因而含油性较差,仅见局部含油。 (3)
10、区域构造背景对油气运移控制作用有限。区域构造背景对区内长 4+5 和长 6 油层组的油气运移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运移聚集,局部微幅度构造对油气聚集有一定的作用,但程度有限。 5 结论 (1)本区长 4+5、长 6 油藏具有较好的储层、盖层条件。石油通过裂缝-连通砂体组合,以垂直运移或近距离侧向运移为主要运移形式。 (2)储层沉积相带和砂体发育带是本区油气分布和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分布受优质储盖组合控制。 参考文献: 1 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2 王变阳,武富礼.子长地区长 2 油藏形成与分布规律探讨J.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