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探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339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 B1 探讨【摘要】本文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花生油中的 B1进行探究分析,总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方法与其他常用测定发进行比较探讨,并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 B1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 黄曲霉毒素 B1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两者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最主要的是黄曲霉毒素 B1,其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谷物、大米、果仁和花生等食物中,在食用油等制品中也常常能够发现黄曲霉毒素 B1。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薄层层析法(TLC) 、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1。用 HPLC虽

2、然有着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和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这些优点,但是其技术要求高,仪器昂贵,不易于普遍使用。而 TLC方法的样品处理过程比较繁锁,而且分析时间长,操作人员要直接接触毒素和大量有机溶剂,不适宜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主要是用来做半定量。因此,本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 B1,并对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分析技术在黄曲霉毒素分析过程中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因为它们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而且具有快速和大批量检测的能力。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从 1995年起已成为 AOAC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官方方法。ELIAS 根据具体操作的不同还可分为直接法

3、和间接法。 (一)直接方法 操作程序如下:(1)包被:每孔加 100L 适当稀释度的包被抗原B1-BSA(黄曲霉毒素一牛血清白蛋白) ,于 37放置 3h。 (2)洗涤:用0.0lmol/L的 PBST(磷酸盐/柠檬酸盐缓冲液,PH 为 7.4)洗涤 3次,所制备的微孔 ELISA板放置于 4下备用,保存期 6个月。 (3)加样:每孔先加 AFB1标准或样品提取液 50L,再加适当稀释度的 B1抗体-HRP 复合物(B1 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50L,于适当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再按上述方法洗涤。 (4)显色:每孔加反应底物溶液 100L,于适当温度反应一定时间。 (5)终止反应:每孔加一定浓度的

4、硫酸溶液。最后放入酶标仪中检测。Joanna Leszczynska等人采用此法检测了奶酪和酸奶酪中黄曲霉毒素 B1和 M1以及黄曲霉毒素总量。 (二)间接方法 原理:将固相 B1复合抗原预先包被在酶标板上,使用时加入抗 B1抗体和样品提取液,使固相抗原与样品提取液中的 B1竞争性地与 B1抗体结合,然后加入酶标 II抗,经充分反应后加入显色液,所显颜色的深浅与样品提取液中 B1含量成反比。 操作程序:包被:每孔加 100 L 适当稀释度的包被抗原 B1-BSA,于 37放置 3h或 4放置过夜;洗涤:用 0.0lmol/PBST(PH 为 7.4)洗涤 3次, (致敏的微孔 ELISA板可于

5、 4千燥保存 6个月备用) ;加样:每孔先加 50L 系列稀释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提取液,再加 50L 适当稀释度的抗体,于 37反应 1h。洗涤方法如上;二抗:每孔加 100L 羊抗兔-HRP 结合物(1:4000) ,37反应 1h。洗涤方法同上;显色:每孔加100L 底物溶液,37反应 10min;终止反应:每孔加一定量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终止反应。立即放入酶标仪中测定吸收值。 二、几种测定方法差异 酶联免疫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pH 值、脂肪、重金属等,金属离子的存在严重破坏了酶的活性,致使酶底物加入后显色偏浅,易出现假阳性;脂肪吸附在包被抗体孔中,阻碍了样品液(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同

6、样容易造成假阳性。 赵晓联等就提取溶剂的组成、酸碱性、含盐量以及金属离子的含量对 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提取溶剂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大,样品提取液偏向假阳性的趋势就越大,当甲醇含量 1040%时,其对测定的影响可以忽略;当甲醇含量超过 50%时,表现为假阴性增强。而待测样品的 pH值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当 pH值小于 4时,结果显示为假阳性;当 pH值高于 8时,结果偏为假阴性,因此应将待测样品液的 pH值调至67 再进行测定。盐浓度与 ELISA测定结果的关系是:随着盐浓度的增大,测得结果有偏向假阳性的趋势,但变化比较平稳,用三氯甲烷对盐溶液进行提取后,可基本消除盐对 ELISA测

7、定结果的影响。当 Fe3+浓度超过 0.lmg/mL时,对酶的影响显著增强,Fe3+浓度在.02mg/mL 时,测定结果呈假阳性,因此,最终待测样品提取液中的 Fe3+含量不应超过0.lmg/mL。Cu2+浓度小于 1.0mg/mL时,它对 ELISA测定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用三氯甲烷提取以后,Fe3+和 Cu2+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宓晓黎对食品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检测做了 ELISA方法学论证实验,其实验最低检出限为 2.5pg;板内重复性实验不同水平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 7.8%;三个不同水平的回收率实验为 8995%。他们利用自己人工合成的 B1抗原和酶标 B1抗

8、原,又制备了人工抗体,其活性和效价高,整个检测只需 1.5h,降低成本将近 30倍。 ELISA 实验一般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假阳性,所以在做方法学论证时一般需 HPLC方法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佐证。Ramon Asis对杏仁等食品检测结果表明,ELISA 和 HPLC的检测结果相关性相当好,其相关系数为0.9777,两种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001) 。 目前,黄曲霉毒素也常常通过反相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来进行检测,但黄曲霉毒素 B1在水相溶剂中容易发生荧光淬灭,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在分析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时运用得比较多,例如花生、花生酱以及玉米3。ELI

9、SA 方法能达到筛选的目的(阳性或阴性) ,由于其灵敏度比较高,可在实验室中做最低检测限量研究用,但相对来说,ELISA 的可靠性相对较差。 三、讨论 总体来说,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黄曲霉毒素 B1,不但样品处理简单,检测也较为快速方便,重复性良好,而且特异性高,十分适合基层检测机构大批量样品的初筛检测。 参考文献: 1江湖,熊勇华,许杨.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5, (2). 2贾玉珠,骆和东,林健,等.HPLC 法同时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 和 G2 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 (3). 3王海花,汪德刚,张晓峰.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