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物的隔震设计.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5039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建筑物的隔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建筑物的隔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建筑物的隔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建筑物的隔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建筑物的隔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建筑物的隔震设计【摘要】地震是一种随机的震动,有难于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要想准确的掌握及预测建筑物所遭受的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科学界尚无法做到。在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设计方面,由于未能考虑到结构空间的空间作用、材料实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因此亦存在着不准确性。综上所述,结构的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而是应该立足于工程抗震的基本理论以及长期的抗震经验的总结,在这里我们仅提出隔震设计。 关键词:结构设计隔震设计 Abstract earthquake is a random vibr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grasp the complexity an

2、d uncertain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curately grasp and prediction by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s unable to do so. In the building of the aseismic structure design, due to the failure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structure space function, material, damping effe

3、ct changes and other factors, therefore also exist the accuracy. To sum up, the structure seismic problems can not be completely dependent on the calculation, bu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long-term seismic experience, here we only present the isolation design

4、. Key words: structural design, seism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建筑,不仅追求功能性与合理性,而且更加追求着以“力学” 、“美学” 、 “技术” 、 “艺术”的严格的、完美的统一。进一步把社会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作为目标的安全性、适用性,结构的重要程度是根据其用途决定的,结构的功能体现在其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者有机的结合,唯美出现代建筑的建设标准。 抗震新技术、新理念 传统的结构抗震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如强度、刚度、延性)来抵抗地震的作用,也就是说传统的抗震设计是通过结构本身来储存和

5、消耗地震能量,这是被动的、消极的抗震。隔震是建筑设计为减轻地震灾害而采用的新技术,有条件的利用抗震技术以减轻建筑结构的地震灾害是完全可能的。 隔震设计 我们都知道,当结构体系的总水平力超出结构基底的滑动摩擦力时,结构体系就会发生滑动,反之,结构体系就不会发生滑动。结构体系的地震作用衡量结构受力的定量指标,而对于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地震作用是可以通过结构的基底剪力来衡量。也就是说当 V1/V21 时表示结构虽然采用了隔震设计,但是未发生滑动,也就是说隔振措施未产生效果,等价于传统的抗震设计。因此隔振措施起作用的条件是 V1/V21.(在这里 V1 表示采用滑动减震措施后的最大基底剪力,V2 表示

6、表示该结构不产生滑动的条件下地震时可以出现的最大基底剪力,) 隔震设计是在房屋底部设置由橡胶隔震支座等构件组成的建筑物隔震层,从而减轻输入到隔震层上部的地震能量,以达到预期防震的效果。隔震设计的原理是通过隔振装置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适当的增加结构的阻尼,使得整个结构的加速度的反应大大减少,同时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上部结构就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结构上基本处于工作状态,建筑物也就不会产生破坏和倒塌。隔振系统一般由隔振器、阻尼器等所构成,它具有竖向刚度大、水平刚度小,能提供较大阻尼的特点。但是该项技术有一个特殊条件就是: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水平力

7、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 其中,隔震层的设置适宜选在结构第一层以下的位置,橡胶隔震层的支座应设置在受力较大的位置,间距最好不要过大,其规格、数量和分布应该根据竖向承载力、侧向的刚度以及阻尼的要求来通过计算确定,在罕见地震后,隔震层不应该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不宜出现拉应力。 通过公式 Kh=Kj 以及公式=Kj(tj)/Kh 其中: 表示隔震层等效的阻尼比;Kh 表示隔震层水平动刚度;tj 表示第j 层的隔震支座由实验确定的等效粘滞阻尼比,若单独设置阻尼器时,以上公式应该包括相应阻尼器的相应阻尼比;Kj 表示第 j 层支座(包括阻尼器)由实验确定的水平动刚度,若试验中发现动刚度与加载频率有关

8、时,宜采取相应的隔振体系基本自振周期的动刚度值。当隔震支座由实验确定设计参数时,竖向荷载应保持表一的平均压力限值,对多地震验算,宜采用水平加载频率为 0.3hz 且隔震支座的剪切变形为 50%的水平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对于罕见地震,当直径小于 600mm 时的隔震支座宜采用水平加载频率为 0.1hz 而且隔震支座剪切变形为不小于 250%的水平动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当隔震支座直径大于或等于 600mm 时可采用水平加载频率为 0.2hz 而且隔震支座剪切变形为 100%时的水平动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 表一:橡胶隔振支座平均压力限值 隔震层以上的隔振措施应当符合以下隔振措施规定,首先隔震层

9、以上结构应当采用不阻尼阻碍隔震层在罕见地震下的隔振措施:上部结构的周围应该设置防震缝,缝的宽度不宜小于隔震支座在最大的见地震下的最大位移的 1.2 倍;上部结构与地面之间,最好设置明确的水平隔振缝,若这时不能确定水平隔缝时,应设置水滑移垫层;在走廊、电梯等处无障碍物;其次,丙类建筑物在隔震层以上的抗震措施,当水平向减震系数为 0.75 时不应当降低非隔振时的有关抗震措施,当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 0.5 时可适当降低相应要求,但是,这时候抵抗竖向力的抗震设施标准不应当降低。比如,根据设计验算隔震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该如下: 隔震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隔震层部构造连接要求 隔振层顶部

10、应当设置梁板式楼盖,且应符合以下要求:当采用现浇或者装配式混凝土板,现浇板厚度应当不宜小于 140mm,配筋现浇面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隔振支座的纵向、横向梁应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隔震层顶部梁板的刚度和承载力,宜大于一般楼面梁板的刚度和承载力;隔震支座附近的梁、柱应当计算冲切和局部承压。 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的连接构造要求。 隔震支座和阻尼器应当安装在便于检修人员施工的部位,隔震支座上部、基础结构之间的连接件,应能传递罕见地震下支座的水平剪切力,抗震墙下的隔震支座的间距不应大于 2.0m,外露的预埋件应有可靠地防腐措施,其中预埋件的锚固钢筋应当与钢板焊牢固,锚固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大于 20 倍的

11、钢筋直径且不应当小于 250mm。 隔振结构的优点。 隔振结构提高了地震时的安全性,上部结构设计更加灵活,减少了次生灾害,防止了非结构构建的损害;抑制了震动使得的不舒服感觉,提高了安全感和居住感,地震过后无需再修复,降低了工程造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隔振结构的使用范围。 1.医院、银行、保险、通讯、消防、电力等重要建筑物;2.首脑机关、指挥中心以及放置贵重设备、物品的书房等;3.纪念性的建筑物;4.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6)特殊要求 最后抗震层以下的结构(含地下室)的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应采用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另行计算;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旧按本地区

12、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设计计算。 结语 抗震设计的原则为频繁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基本上不产生损坏;在罕见地震的作用下,建筑物允许产生破坏但是不倒塌。经过抗震设计的建筑物,不能避免地震时的强烈晃动,当遭遇强大地震时,虽然可以保证人身安全,但不能保证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及设施的安全,而且建筑物由于受到严重破坏时常常会遇到不可修护的境遇,若采用隔振就可以避免这些的发生。建筑结构设计是合理运用可行性方案,合理的选择构建的组成材料,做到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美学、技术、适用的有机集合。运用新思想、新策略打造建筑结构设计第一品牌。真正做到建筑物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赵新铭.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科学出版社.2007.3. 2熊丹安.建筑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3董晓峰.房屋建筑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 4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