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商品混凝土裂缝易形成成因及处理措施摘要:建筑物混凝土裂缝是其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众多,包括收缩应力、温度变化、施工原因以及养护等。对于建筑物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必须及时处理,否则裂缝发展严重的将会引起建筑物沉降甚至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本文通过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成因以及相关预防、处理裂缝的措施作者简单阐述。 关键字:混凝土裂缝;成因;处理 Abstract: the concrete cracking is building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 cause of cracks in the concrete many factors,
2、including shrinking stress, temperature change, construction reasons and maintenance. For building the concrete cracks appear to keep up with, or fracture development serious will cause settlement building even affected the use safety of building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ncrete cracks classifica
3、tion, reasons and relat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the author briefly elaborated cracks. Key word: concrete crack; Cause;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建筑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混凝土裂缝作为常见的建筑质量问题之一,对于其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混凝土裂缝分类及成因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大部分在建
4、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大小可分成宏观与微观两类。0.05 毫米以上的属于宏观裂缝,0.05 毫米以下的则属于微观裂缝。通常来说,裂缝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而微观裂缝只要不继续扩展,其对建筑物也不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而宏观裂缝则应在发现时就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以防止因其扩展而对建筑物形成危害。 混凝土的组成是多样化的,它是由水、水泥、砂石骨料、添加剂等组成的脆性材料且组成材料含量呈不均匀状,正是这种组成特性,导致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各原料变形情况并不相同,使得它们在变形中各自约束与作用而发生应力效应。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则包括施工技术、结构设计以及混
5、凝土特性原因等几种: 施工技术。因施工技术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有:在施工时未合理设计正负受力钢筋间的有效高度,从而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受力钢筋抗拉的强度,使得集中受力的区域产生裂缝现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初凝并未达到设计强度而将支撑模板过早拆除或是支撑模板设置不合理,从而使顶板或底板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的标准而形成顶板或底板出现裂缝;对于混凝土的振捣不规范,使其密实度不够,尤其是管道位置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形成裂缝;早期养护混凝土时,未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如浇水等作业,使其水分流失造成裂缝。 结构设计。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因负荷承载而形成的裂缝控制能够通过精密严谨的结构计算加以实现,因变形而
6、引发的裂缝则能利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与预防。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书面的计算公式及力学模型却往往与工程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差异,导致在计算中出现偏差,未被计算在内的应力作用在实际施工中的出现,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除此之外,在计算过程中,遗漏使用负荷与装修负荷的内容,也会使钢筋与混凝土在设计中出现偏少或偏薄的现象,从而致使结构出现开裂现象。 混凝土特性。在混凝土特性形成的混凝土裂缝中,主要包括沉降、温度、塑性与干燥特性。其中沉降收缩产生裂缝主要是因建筑结构的地基土质问题,在建筑物施工中模板支撑松动、水分侵入或是回填土不密实都会造成沉降而形成混凝土裂缝;温度收缩产生裂缝主要表现为因温度的下
7、降,混凝土出现冷缩现象,从而产生裂缝,它一般出现在建筑工程所在地外部温差较大或是大体积的混凝土表面之上,因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聚焦了大量水化热,当其表面热量快速散发后,便出现了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同时于内外产生应力而造成裂缝现象,主要有环境温度、入模温度与水化热量三种因素造成;塑性收缩产生裂缝则出现在混凝土终凝前的阶段,是因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快速流失造成的,一般受外部环境气候因素影响而出现,水分的快速流失会让混凝土出现急剧收缩的现象,对其表面形成收缩应力,从而出现裂缝;干燥收缩产生裂缝则是水分蒸发引起的,其形成主因是混凝土配比中含泥量过大、振捣过度、露天存放混凝土等。 二、混凝土裂缝预防与处理措施 (一
8、)预防 首先就是对于施工技术与结构设计方面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预防,建筑物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与建设方加强沟通与图纸会审工作,尽量将设计中的关键部位设计到位,避免因重复修改而造成结构设计不合理与建筑负荷漏算的情况出现,同时严格做好结构承载力的计算工作,尽量选择与实际建筑工程相符合的力学模型对其进行结构计算。 其次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则要加强管理,对于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则应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施工,施工单位要设立专人对混凝土浇筑或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从而在施工技术上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尤其要注意钢筋的间距与直径、有效高度、锚固等各方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制备配比与捣实操
9、作时的规范性。 最后在对混凝土特性引起的裂缝预防上,则因其特性的不同包括有:沉降收缩预防,夯实与加固地基、模板的刚度与强度达标、防止地基被水侵蚀、拆除模板的时间适当;温度收缩预防,使用中低热水泥、减少水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养护;塑性收缩预防,使用早强型水泥、控制水灰比、及时做好覆盖保护、养护到位;干燥收缩预防,加强并延长混凝土早期养护的周期、在混凝土结构之中要设计一定的收缩缝。 (二)处理措施 1、自愈合。这种混凝土裂缝处理是较新被研究出来的方法,它是通过对生物组织在受创位置分泌物质使其加快愈合过程的模仿而实现的,具体就是指在混凝土的传统组成中添加诸如粘结剂液芯胶囊或是纤维等,从而使混凝土具
10、备仿生自愈合机能,如果混凝土裂缝出现,则混凝土中的胶囊或纤维则会受到应力影响,而分泌出具有粘结效果的剂液对裂缝进行封堵或修补。 2、电化学。这种方法是指在钢筋混凝土或是混凝土的工作环境中利用电场,对其环境进行改善,使得钢筋得到钝化,防止因钢筋受到腐蚀而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3、置换法。顾名思义,所谓置换法就是将受损的混凝土进行置换,这种方法适用于受损严重的混凝土部位,先把受损的混凝土实施去除,而后置换上聚合物、水泥砂浆或是普通混凝土,从而解决该部位混凝土裂缝的问题。 4、结构加固。如果建筑混凝土裂缝已经对整体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的情况下,应使用结构加固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与控制。而结构加固主要的实现手段
11、包括:混凝土喷射补强、支点加装、钢板粘贴、预应力方法、型钢包覆结构件角以及混凝土结构截面积增加等方法。 5、嵌缝、灌浆。这两种是使用最为普通的处理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前者常被用于封堵混凝土裂缝,先沿裂缝进行凿槽,而后嵌入刚性或塑性的防水材料,从而达到封堵裂缝的效果,其常见的材料则包括水泥砂浆、丁基橡胶、塑料油膏等;而后者则被用于修补具防渗要求或影响整体结构的混凝土裂缝,其借助压力设备朝混凝土裂缝中压入胶结材料,待胶结材料硬化以后就能与混凝土重新结合成整体,从而达到封堵并加固混凝土的效果,常见的材料包括聚氨酯、环氧树脂、水泥浆等等。 6、表面修补。这种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它所针对的是一些只是对外观有
12、轻微影响,但对结构承载力并不产生影响的混凝土裂缝。一般而言,通过涂抹油漆、环氧胶泥或水泥泥浆于混凝土表面裂缝位置即可完成相应修补。另外为防止其继续扩展,还可利用玻璃纤维布对其进行控制处理。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因素是多样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混凝土裂缝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从施工的各个阶段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从而尽量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率与数量。而当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后,则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对建筑的结构与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危害到建筑的使用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海英.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2) 2 王伟超,肖祯雁.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7) 3 刘鹏飞,张尹耀.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水利水电技术.201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