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社团建设.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6985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大学生社团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生社团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生社团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生社团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生社团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论大学生社团建设摘要:高校的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其建设问题。它的发展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及校园文化的形成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当深刻认识当前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 所谓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基于共同的志趣爱好而自发组织起来的,按其章程相对独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大学生社团凭借自身组织的自主性和活动的开放性的优势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欢迎,并日益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它在大学生素质拓展、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

2、社团蓬勃发展,各大高校都兴起了种类繁多、主题各异的学生社团,社团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校园,而是延伸到了社会的某些领域。同时,目前的大学生社团也存在着社团活动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社团活动经费不足、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高等问题,这也使得高校学生社团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挑战。在社团管理方面尤其如此。 一、大学生社团的管理现状 虽然大学生社团是一个自发的非正式的群众性组织,但是其管理模式和正式组织没有区别。随着新的主题社团的产生发展和社团活动范围的扩张,社团管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大学生社团管理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团组织宣传力度不大,活动能力较差 学校里的社团种类繁多,但

3、是真正广为熟知的只有少数活动比较频繁的社团。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言社的活动力度就比较大,经常举办各种辩论赛之类的活动,可以说是所有社团的龙头老大。相对而言,其他社团的活动就比较小,只有在每学期固定的社团活动周才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如惠心社。目前,社团的存在感不强,缺乏活力,活动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二)会员流动性过大,缺乏长效机制 参加大学生社团的学生大多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来的,进入社团也不会接受严格的资格审查,对于社团的活动责任心不重,只要自己感觉不如意便随心所欲地单方面放弃会员身份。 “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

4、秀的社团文化了。 ”确实如此,社团进出过于自如,对于社团资料管理工作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加剧了他们的工作负担。而且,从社团活动中新会员与老会员的沟通来讲,会员的频繁更换不利于二者的交流,也不利于社团文化的传承和社团整体素质的提高。一年一次的社团选举也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够成熟便需要退位。没有一个好的出入机制,管理比较乱,这些弊病让会员无法进行上下流动,失去了社团本身的活力。 (三)社团活动经费短缺,活动场地、设施建设不到位 无论一个社团组织什么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活动经费是决定活动成功举行的重要保证。现阶段,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学校拨款、社会赞助和会员缴费三种。无论是学校拨款、

5、会员缴费还是社会赞助,往往都非常有限。而且这个还主要取决于社团中会员活动能力的强弱及社团活动的热门程度。另外,社团活动的场地对于社团来说也是一种限制。由于没有固定的开会或活动场所,一般的社团都是向学校有关部门租借场地,一旦有了冲突就需要更改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这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社团的影响力和社团活动的综合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社团成员对社团活动失去信心和积极性。社团成员对社团开展活动失去兴趣,对社团未来的发展是致命的。 (四)缺乏专业的指导 这归根到底决定于学校对社团的不重视, “一些精心设计、苦心经营的活动上报到学校管理部门常常被否决” 。学校有关方面不能对社团活动提供足够有力的指导,任其自由

6、发展,导致一些社团很难得到提高,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素质也未能充分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师的事务比较繁忙,另一方面也是活动经费不足造成的,社团无法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除此之外,大学生社团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如校际之间的联系较少、缺乏交流,社团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社团活动效率低下及社团管理官僚化等。 二、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社团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大学生提前体验如何融入社会的必修课,对于社团的管理,可以看出来大学生自身对于社会的认识,提前进行社会实践的预演。所以,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这些社团活动,发现社团管理及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真正

7、地学习到对未来融入社会生活有用的技能。针对大学生社团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加强社团的建设和促进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和完善,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社团建设要有具体的目标和主题 之所以强调目标的重要性,是因为明确的目标可以作为考核的标准,使对社团成员的评价和奖励更客观、更合理,从而大大激发会员的积极性。大学生社团要发挥它的独特性,同时又要具有群众性的特征。例如,关于关注同性恋群体的社团之前在中青院并没有成立过,而新成立的爱知社则既有创意又顺应时代的要求。现在同性恋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甚至是关爱,而且由于爱知社的活动主题鲜明、目标明确,使得它在校园内获得很好的口碑,同时也创立了自己的社团

8、品牌,与其他社团相比更具特色。 (二)创新社团管理模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社团的管理可以有新的模式和渠道。 “很多学生社团为了便于成员间的相互交流,选择通过 QQ 等聊天工具相互沟通,甚至一些社团把例会也安排在网上举行。这样不但节约时间,又能达到预期目的,即使有些会员不能及时参加,也可以翻看聊天记录了解例会内容。 ”把社团的活动搬到网上进行也避免了传统社团活动场地和时间的限制。社团在网站上开通社团博客,鼓励社团成员发表日志,记录社团活动的点点滴滴,通过成员自己的参与把社团活动持续下去,一方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社团升级为“网络社团联盟,不但能方便地吸取兄弟社团的经验,甚至可以

9、通过网络跟世界各地的社团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样更加有利于社团活动的开展和社团规模的扩大及社团生命的延续。 (三)成立专门机构,完善社团管理 现在的社团申请门槛较低,这使得很多没有实力的社团成为校园社团发展的瓶颈。因此,学校应当更加关注社团的事业,提高社团的准入门槛,对各类社团的成立进行严格审批, “成立社团管理中心,由专人负责,全校的学生社团均纳入社团管理中心统一管理” 。 “对学生社团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如负责学生社团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和备案、对学生社团实施年度检查、对学生社团违反本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等;对各学生社团进行综合评估,评选明星社团和优秀社团 ;组织大型活动,如

10、社团巡礼、社团之夜等。 ”另外,由于学校的一些社团学术性较强,确实有很好的发展潜能,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因此应当给予某些表现出色的社团及带领这些社团的学生干部奖励,以激励其他同学的广泛参与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而且,学校也可以将社团活动算作一门选修课程,参加者或成绩突出者可获得相应学分,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某些社团成员稀少、人员不足以致活动无法顺利开展的尴尬局面,同时也避免了会员参加活动有头无尾的问题。 (四)扬长避短,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社团活动的经验 美国的 40 多个州都有由基督教青年会(YCMA)赞助的“青年政府”(Youth In Government,简称 YIG) ,

11、 “让中学生来模拟政府运作,学习行使民主权利,锻炼领导才干,激发他们的公民责任感” 。 “青年政府成立以后,YCMA 将邀请学生领袖和真正的州众议长共进晚餐,目的是让学生们游说政府官员为其组织拨款。 ”“每年暑期,YCMA 还组织全国性的国家事务青年会议 (The YCMA Youth Conference on National Affairs) ,各州青年政府成员要提交一份有关国内或国际问题的建议书,即可报名参加。 ”“这种实实在的民主实践,对年轻人的成长乃至国家的未来无疑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政治生涯就是从模拟选举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好的社团对个人乃至国家的发展都起

12、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也应当多成立一些这样的实质性的社团。 总之,高校的学生社团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一复杂过程当中,吸取一些优秀社团管理的模式,发现自身社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这样社团才能得以长存,才可以更好地发展。进入一个好的社团进行锻炼,对于大学生未来工作和融入社会实践具有很大的帮助,这能让大学生的思路得到开阔,并且在社交、人际关系、丰富娱乐生活等各方面得到充实。社团管理的改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期间将牵涉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有耐心,在不断的改进中成长。应当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社团能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闪光点。 参考文献: 1沈洪豪,吴海平.围绕大学生社团活动谈团的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9(06). 2孟美蓉.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认识J.文教资料,2007(22). 3周忠建,陈七三.论高校大学生社团现状、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9(02). 4朱坤倩.论大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建设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3). 5胡雪清.高校社团的管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01). 6杨?.对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