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欧会议的形成及其动因初探摘要: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亚欧会议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了联系亚洲与欧洲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与纽带。因此在论述亚欧会议产生的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形成的动因是很必要的。 亚欧会议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政府间论坛,是一种非机构化的对话协商机制,是亚欧国家以平等身份就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而开展的国际会议形式,被誉为“联系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 一、亚欧会议产生的背景 欧亚两洲作为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一度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文化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在近代历史上,亚欧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却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2、。欧洲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对亚洲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与剥削掠夺,给亚欧关系烙下了难以磨灭的灾难印记。直至 20 世纪 50 年代,亚洲国家的许多地区才纷纷走向独立,开始建立新的国家。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80 年代,由于殖民时代的结束和后冷战时代的开始,亚欧关系变得十分微妙。欧洲国家致力于统一市场的建设,而亚洲国家则致力于民族的独立和经济建设。冷战结束后,亚洲经济特别是东亚经济发展迅速,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北美、西欧和东亚这三大中心。此时,亚欧关系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远不及环太平洋地区、亚洲与北美、欧洲与北美的关系紧密。 为了促进亚欧之间的合作对话与经贸发展,1994
3、年 7 月,欧盟制定了走向亚洲新战略 ,主张与亚洲进行更广泛的对话,建立一种建设性、稳定和平等的伙伴关系。1996 年 3 月 1 日至 2 日,首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标志亚欧会议正式成立。 二、亚欧会议形成的动因 1.欧盟的角度 随着整体实力的增强、成员国的增多和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欧盟逐渐想要摆脱冷战时期对美国的依赖,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希望能够在国际事务中谋求更多的发言权。 首先是战略利益。中东欧位于欧盟与苏联之间的敏感地带并与西欧各国有着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欧盟把支持中东欧各国“政治民主化” 、 “经济自由化”作为建立安全新屏障和开辟未来市场的不可多
4、得的历史机会。直到 1994 年,欧盟为向东扩展空间、防范俄罗斯的扩张势力抬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欧盟提升其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是政治利益。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力量对比关系已经由美苏主宰国际事务的局面转变成“一超多强”的局面。90 年代以来,亚太地区俨然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实力中心。这促使了欧洲国家在加快统一大市场建立的同时,提出着眼于亚洲市场的“亚洲新战略” ,重视加强其在亚洲事务中的存在感。而亚欧会议的召开,可以看做是欧洲国家为谋求 21 世纪重建欧洲中心,与亚太中心并立竞争而做出的一种努力。 最后是经济利益。历经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进程
5、最快的组织。但 2008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欧洲国家的经济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战后亚洲经济的腾飞,则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美国利用亚太经合组织己在亚洲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欧洲却经济发展缓慢,因此急需向外拓展市场,以改善内部的社会经济环境,于是欧盟把目光放在了备受瞩目的东亚地区,期望能够在亚太地区能够找到自己的利益增长点,来促进欧盟内部的经济发展。 2.亚洲的角度 近年来,东盟的经济呈现迅猛之势的同时也把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外经济联系当做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此亚洲其他成员如中、日、韩表示支持的态度。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积极的参与国际体系,逐渐的在政治经济上融入这个体系。
6、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体系也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平行的推进。中国将会依据国家利益的深浅,有选择性的参与并进行改造;中国的国家实力决定了中国享有发言权的权限。中国在以后参与国际博弈的过程中,应对涉及中国切身利益和人类未来的决定和规则加以影响,维护国际利益。 面对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集团化的趋势,日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脱美返亚”才能与欧美的区域经济集团相抗衡,兼而寻求自己政治大国的目的。因此在经济上日本加快了与亚洲各国的联系;在政治上则是积极的推进“亚洲政治外交” ;在文化上大力宣扬泛亚主义和日本文化的输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韩国开始积极地推进自己的“世界化”战略。主要有:一、对外要成为别国的榜样,成为受别国的尊重、被别国羡慕和憧憬的国家;二、对内要成为国民生活富足和安居乐业的国家,要成为富国民安的国家而不是富国强兵的国家; 对东南亚国家来说,单个国家势单力薄,便组成了一个集体。在东盟看来,迅速的增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地位,最重要就是要扩大东盟,推行大东盟战略,构建以东盟为核心的亚太安全机制;实行大国平衡战略,与亚太地区展开广泛的对话。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