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奶奶有个四点半课堂.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9104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尹奶奶有个四点半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尹奶奶有个四点半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尹奶奶有个四点半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尹奶奶有个四点半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尹奶奶有个四点半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尹奶奶有个四点半课堂“尹奶奶再见!” “尹奶奶,明天学校发的间食我一个都不吃,全都拿回来给您吃,好不好?” “尹奶奶,这里真好,下次我还来!” 冬季晚上六点,夜幕已经彻底降临,工作了一天的家长们终于有时间接孩子了。孩子们满脸依恋的道别,69 岁的尹凤娟亲昵地牵着孩子们的手,把他们送到门口,交给家长。 这是补课班?不,这是一个面向农民工子女设立的免费托管班,地点就在沈阳市大东区浅草绿阁社区的活动室,名叫“精灵爱心托管班” ,这个班的“班主任”就是这个社区的居民尹凤娟。 “办这托管班说起来已经到了第 10 个年头了。一开始也说不上什么班不班的,就是帮那些农民工家长照顾一下孩子。 ”尹凤娟说。 10

2、 年前,尹凤娟的孙女上小学一年级,读的是上园路第二小学,尹凤娟负责每天早晚接送小孙女。 “学校去的多了,我总能接触到其他学生的家长,大家一交流我才发现,我孙女好几个同学的父母都是农民工,他们有的收旧家电,有的收旧衣服,有的装修,有的卖菜,还有刮大白的,天天忙着干活,学生四点半放学,他们还没下班,根本没空接孩子,就算能接回去,孩子也没人管,家长们都很苦恼。 ” “上园二小”是大东区定点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接收的农民工子女数量是全区最多的。这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大都在农村老家,父母常常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他们既没有经济能力为孩子报课后“小饭桌” 、 “托管班” ,也很少有精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孩子放学后没

3、人接、没人管也就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怎么办?尹奶奶自有妙计。 “反正我也每天接送、辅导孙女,不如把这几个农民工的孩子一起接回去,让他们在我家写作业,我顺带着也就一起照顾了,不是能替他们父母解决点后顾之忧吗?” 几个家长早听说尹奶奶是做过教育工作的老党员,这个主意一出,家长们求之不得。打那起,个子不高、头发花白的尹奶奶就每天把几个父母是农民工的孩子和孙女一起接回自己家,一边辅导孩子们写作业,一边做饭。这个后来被称为“四点半课堂”的农民工子女课后班就算是开班了。 “开始只有两三个孩子,后来是八九个,特意请人做了新桌椅,他们围坐在小桌边,先写当天的作业,再预习新课,有不会的问题我就给他们讲解。 ”就这

4、么着,年近花甲的尹凤娟成了这群农民工子女的孩子王。是“王”就得管理,尹奶奶开始琢磨怎么能带好这些孩子。 小孩子常爱丢三落四,总是因为找一些学习用品而分心、耽误时间。尹奶奶有办法, “我提前准备好各种文具,不管哪个孩子少带了东西,随时就可以使用。这样孩子们一到家就可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 来尹凤娟家的孩子大多家境不好,买不起练习册,尹凤娟就从高年级学生手里借来做过的练习册,又自制黑板,把重点题目一遍一遍抄到黑板上,既可以节省孩子们的时间,又能让他们多做一些练习题。 从外省来的农村孩子有的没上过学前班,拼音基础差,加上家长说话南腔北调,他们在拼音和生字发音等方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困难,常常请尹奶奶辅

5、导。尹凤娟怕自己记得不准确,天天字典不离手,查准了才教孩子。有一次,一个孩子问尹奶奶“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句,尹凤娟一时想不起来,特意查阅后,打电话把“莫愁前路无知己”教给那个孩子。 “别看不收一分钱,不能误人子弟!”尹凤娟说。 孩子们玩具少,她就把家里的旧衣服和旧床单撕成条,搓成花花绿绿的小绳和大绳,带着孩子们一起跳绳;她用碎花布缝了各种大小口袋,让孩子们扔沙包,既练习眼力又锻炼了协调性,大家都爱玩。 尹奶奶还做了一些表盘的教具,孩子们在玩中学,乐在其中。 没多久,在尹奶奶这里学得开心、玩得痛快的事在学生中流传,更多的孩子央求爸妈把自己送进尹奶奶家做作业,最多时 15 个孩子挤在尹奶奶家的客

6、厅里。尹奶奶不得不把家里一个房间的床撤掉,改放课桌,儿子、儿媳妇和孙女只好打地铺。 好在“四点半课堂”得到了社区的支持。2012 年 1 月,浅草绿阁社区经研究决定,参与到农民工子女的托管服务中来,社区专门腾出一间115 平米的大办公室作为托管班的活动室,并将托管班正式命名为“精灵关爱团爱心托管班” 。这下孩子们终于有个宽敞的空间了! 每天放学后,社区干部把孩子们接回来,尹凤娟辅导他们功课。做完作业,尹凤娟再带孩子们绘画、唱歌、做手工,陪他们玩游戏。孩子们又玩又学,既有兴趣,效率又高,很多孩子的成绩有了不小的提高。 有家长来取经,问尹凤娟怎么这么会辅导。其实大伙不知道,尹凤娟以前曾经专门学习过

7、教学方法。 尹凤娟出生于 1945 年,几乎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总有种不可动摇的爱国心。尹凤娟的情结就是“不管国家对我怎么样,我都要为国家负责” 。 “我这辈子最累的时候就是 1965 年。我是老牌省重点沈阳四中的学生,那时高三,每天就是拼了命的学习,就想考大学,将来建设祖国。可后来我才知道,我的档案上早就因为出身不好,被标上了可考不可取的标签,考得再好也没用。 ” 看着平时成绩很差的同学居然拿到了入学通知书,自己却连成绩都不能知道,尹凤娟遗憾,但她自称毫无怨恨。 虽然没考上大学,但尹凤娟成绩好,高中一毕业,就有人介绍她当中小学教师,可她有自己的想法, “我坚决响应国家号召,到条

8、件艰苦的农村去!”于是,1965 年,尹凤娟自愿下乡,成了新民县张家屯公社的一名知青。 “我先当社里的民办老师,后来又当了 12 年的赤脚医生。那时真是有干劲,就觉得时间不够用,打定了主意要扎根农村一辈子。 ” 尹凤娟回忆, “当时我还在房间里贴了一副对联:脚踏污泥,心忧天下;身居茅屋,放眼世界真是要立志解放那 2/3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世界人民。 ” 十几年埋头苦干,尹凤娟早成为省、市、县的知青典型,这时, “文革”结束了。 “其他知青都陆续返城了,我不想返城,我下决心要把青春献给农村,改变农村面貌。 ”但根据政策,尹凤娟和爱人都是知青,必须返城。于是,她和爱人回到了沈阳,尹凤娟被分配到当

9、时的沈阳玻璃制瓶厂,大集体。 虽然离开了农村,但尹凤娟干事的劲头没丢,很快成了厂里国营各部门抢着借调的香饽饽。 “我在企管办做过企业管理,在人事科管过劳资人事,被推荐去法院做过两年人民陪审员,还在教育科参与过厂办学校的事务。 ”虽然如此,尹凤娟最后还是以大集体工人的身份退了休,每月退休金 1400 元。 不过,尹凤娟继续学习的梦想有了圆的机会, “那时,教育科想培养我当厂办高中班的老师,送我到沈阳教育学院中文系学习。 ”尹凤娟觉得党和国家没有亏欠她, “(上学的机会)不是给我补回来了?” 当时尹凤娟还不知道,那时的学习居然给她退休后的“托管班班主任”生涯打下了基础, “我没正经当过老师,但教法

10、、心理学都懂些,现在有用武之地了。 ” 托管班办了近 10 年,有的孩子长大离开了,新入学的孩子进来了,前前后后 20 几个孩子,说起他们的事,尹凤娟如数家珍, “李木子爱学习,成绩好;秦润鑫淘气,但特别有集体观念;姜雪乐于助人”这些常常被城里人歧视的农村孩子,在尹奶奶这里个个都是宝。 孩子难免顽皮,尹凤娟会批评,但只惩罚过一次。 家长来接的晚,尹凤娟怕孩子们饿肚子,每天都预备些零食。那天,记者来采访,两个男孩趁大人聊天打闹不休。这回尹奶奶真生气了,罚他们不许吃零食。后来孩子们认了错,尹奶奶心里却难受了好些日子,“想想就心疼、后悔,怎么就没给呢?孩子肯定饿着了。 ” 尹凤娟一辈子见事就管,下雪她必定扫院子,马葫芦堵了她第一个给市政打电话,路灯坏了她去找社区,邻居拿重物她一定去帮忙这个观念她也要传递给孩子们。 “我给他们讲小故事大道理 ,告诉他们要学会关心别人,把温暖传递给周围人,还要教他们爱国。 ” 义务办托管班当然是好事,不过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也有好多人劝过我,这么大岁数了,何必担这个风险?万一哪个孩子出点安全事故怎么办?但我总觉得什么事都有风险,我尽心尽力,多说多做,孩子们在我这总比被大人锁在家里安全。 ” 尹凤娟最担心的是后继无人, “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不知还能干多久,以后孩子们该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