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9122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摘 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黑龙江省新经济发展模式下煤电化联合发展的全面实施,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为主导,相关产业配套协调,煤电资源综合利用,区域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良好发展的战略措施。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东部煤电化建设发展的特点,才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提出两种新的培育人才模式,一是让学校与企业结合培育人才,二是让学校与社会接轨联合培育新型人才。 关键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2、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18-02 一、黑龙江省新经济发展战略简析 煤电作为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自然就成为了自黑龙江省政府成立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黑龙江省的煤矿资源丰富,品味优良,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一直是地方乃至中央都密切关注的问题。煤作为黑金,是中国重型机械生成的重要基础。2007 年国家正式发布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此后一年,黑龙江省政府就提出了建设“黑龙江省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 。并以此为纲领,认真规划了煤电化工厂的销售业绩与生产能力。预计在 2014 年,黑龙江省东部六市能

3、够达到年煤产量 9 000 万吨,到 2020 年能达到 1 亿吨。如此高的煤炭产量,不能仅靠计划与规划就实现,一方面要提高开采与生产技术,另一方面更是要培养相关人才,以此为契机,将人才发展与经济建设连接起来。做到“严以治学,学以致用” 。 黑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过太多次改革,从最初国企改革、到后来 21 世纪初的老工业基地振兴、非公经济发展到现在的新经济改革等重大改革。从发展与 GDP 增长方面来说,这些改革都是起到了相应的作用的,但由于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人才资源的流失等多种原因,导致很多次都与改革良机失之交臂,并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些政策机遇,从而拉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所以,从现实角度出发

4、,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想要认真落实每一项新政策,除了对于新技术的引进,人才的培育和不流失也应该成为探讨的重点。 二、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革后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 首先,黑龙江省属于东北地区,从地理环境上来说,比不上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宜人,但是由于煤炭资源丰富,还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我国的工业基地蓬勃发展。但是,由于老工艺的生产流程已经不符合当今新产业的发展,GDP 的提升大量破坏了环境,导致了人才外流较为严重,也使得东北很多城市与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受到限制,更进一步僵化了思想而导致人才创新上的滞后。其次,从人才市场上来看,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高等级教育学府资源比较稀少。从数据上来看,拥有本

5、科院校 14 所,本科学院 13 所,高职院校 45 所,一个省的高等级教育机构加起来还不到北京市一个市的高等学府的一半。当然从发展上来说,这个数据已经好于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如果说从数量上不能赶超发达地区,那么至少要从质量上做到保障。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制约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目前,一些企业中的一部分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还有一部分人员并没有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专业的理论基础。 其次,黑龙江省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的培育存在差异,有很多岗位需要却都招收不到高学历、有技术的人才,主要可以划分为 4 个类型:办公室文秘管理人员、财会专

6、业、会外语的商务营销专业、技工学校毕业生。 再次,用人单位与就业大学生“两头凉”的状况。黑龙江省煤电化基地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虽有用人愿望,但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取排斥态度,不愿招收刚毕业的大学生。而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就业困难,却也不愿意到非公企业去工作,双方形成了隔岸互望“两头凉”的尴尬状况。 三、黑龙江省新经济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展望 构建何种教育教学模式,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所以,良好的教育模式不仅仅对培养人才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于如何将人才留在当地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此,提出两种培养教育人才的模式。第一种是将教育与市场相结合,特别是煤电化工业,做到能够一对一教学

7、,教出来的学生能够直接顶岗上位。第二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将人才和当前市场需求相结合,形成教学市场一条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这两种模式。 (一)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模式 想要在黑龙江省大型推广煤电化产业的政策下改变目前人才培育的现状,就需要走科技振兴之路,这样才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推动黑龙江省工业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地方院校历来是为黑龙江省本地工业发展培养人才的摇篮,其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与黑龙江省地方企业对科技的需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的工业振兴进行服务。特别是当前的煤电化联合发展战略,更需要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层做好链接,而人才就是这个产业上下链接的关键所在。所以,提

8、出以下 3 种学校与企业融合方式。1.以企业为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培养管理类以及实用技能型人才 黑龙江省此次进行煤电化联合合作,目的就在于想将落后的煤炭工业与蓬勃发展的发电工艺相融合,避免只是对外输出简单的原材料。为此,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煤电结合的课程,让学生不仅仅知道煤的采集与品位鉴定等问题,更应该注重煤产电的转化过程,让学生自主进行煤电转化课题研讨,到各大改革厂房进行考察,从实际出发,懂得整套工艺技术。只有懂得所有生产流程,才能培育出优秀而又实用的管理人才。这一点单靠在教学时实用教材讲解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和企业进行沟通。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管理人才。 2.校企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培养专业技术类人才 学校具有人才和科研优势,企业具有设备和技术优势,校企合作进行科研开发,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学校专业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具有双旅的效果。学校和企业在科研开发时,一方面,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解决了做科研没饭吃的难题;另一方面,一步帮助企业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避免被国外企业与技术人员垄断该行业的不良后果。至此,学生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使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尽快成长为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类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