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湖桥启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980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湖桥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湖桥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湖桥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湖桥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湖桥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湖桥启示摘要:自古以来,农民就欠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单纯以人的联合为纽带携带资本进入市场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最典型的就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瓶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集团化就是其中一种方式。苏州市湖桥村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合作社集团化演变的探索由合作社出资,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民集团湖桥集团,走出了一条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升级之路。不管是其蜕变历程还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集团化;农民集团;转型升级;借鉴意义 一、契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向的“湖桥道

2、路” 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其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 2013 年 3 月底在江苏常熟古里镇考察时指出,通过多种形式的载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如何才能充分整合利用农村资源,开辟出一条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将是未来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 近年来,通过转型升级,苏州全市范围内涌现出了一批迅猛发展的农村。其中临湖镇湖桥村的面貌改变、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 2003 年起,通过 5 年时间,成功

3、由贫困村转变为“明星村”的湖桥村,组建了全国首家由农民合作社出资成立的农民集团“湖桥集团” 。集团成立后交出的答卷喜人,湖桥村发展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截至 2012 年,村集体收入突破 8000 万元,实现 7 年翻六番,村集体资产达到 8 亿元,7 年增长 80 倍。 二、湖桥村三大股份合作社集团化演变剖析 (一)股份合作社的成立 为了契合 2008 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理念,进一步发展村级经济,20082009 年,湖桥村先后组建了“苏州鱼米之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湖桥社区股份合作社”和“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祥湖物业管理股份合作社” 。

4、土地股份合作化时期,村民作为合作社的所有者同时也是合作社的主力,合作社对内实行民主管理,对外实行盈利性经营。村民自愿参与合作社,参与者凭借股份可享受年底分红。土地股份合作化特别适合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是农民与中间商之间关于生产者剩余的争夺,符合内部规模经济的要求,并推动湖桥村的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瓶颈 1.农村经营模式粗放,靠租金推动经济,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依靠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农业种植或建造厂房出租,农民获得了比原来高的收益。然而合作社经营简单,主要以房租、地租等为主要收入来源,很难有所突破,增长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2.紧跟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发

5、展潮流,急需建立招商引资和项目平台。仅仅依靠农村合作社是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服务业市场的,因此亟须建立一个高效的引资和项目平台。 3.股份合作社与村级行政管理共用“一套班子” ,两者难以兼顾。湖桥村的农村合作社由村级行政管理参与管理事务,存在一个人身兼数职、难以兼顾平衡的情况。 4.与其他市场主体相比,合作社的竞争力仍然有限。虽然,与小农分散独自进入市场相比,合作社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但是与其他市场主体例如大公司相比,农村合作社的竞争力量仍然有限。 (三)集团成立与其运行机制 集团的成立主要基于以下三点需要:(1)进一步做大做强村级经济总量的需要;(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3)搭建招商引

6、资和项目孵化“平台”的需要湖桥村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组建市场化的集团公司,是农村股份合作制度的发展,也是湖桥村村级经济和农村股份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进一步规模经营的必然选择。于是在 2010 年,三大农民合作社出资组建了全国首家农民集团“湖桥集团” 。集团总注册资本为 5600 万元,三大股份合作社按比例出资。集团下设一个母公司,即“湖桥集团有限公司” ,下辖五个子公司。 湖桥集团兼顾决策层、管理层以及基层三者的共同利益,实施了一套独特而又完备的运营机制: 1.经营管理机制 由三大股份合作社组成董事会,推荐董事长,集团公司指派子公司执行董事,行使董事长职权,各公司招聘职业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

7、营和管理工作。集团公司设立财务科,统一对子公司行使财务管理职能。集团下属子公司实行经济独立核算,完全按照经济实体的要求进行市场化运作。 2.收入分配机制 湖桥集团对各子公司实行“三定”原则,即“定经营范围,定年度创收,定净收益分配” 。根据按工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项目开拓市场,定经营范围;按照“2011-2013 年每年盈利不低于 3000 万元”的要求,定年度创收;遵循“四、六”分成,定净收益分配:60%净收益按出资方比例返回三个股份合作社,用于农民股金分红,40%留作公司积累用于发展再生产。 三、制约农民集团发展的矛盾与解决途径 “湖桥道路”在全国范围内的首次探索,必然会

8、遇到诸多问题。通过调研,列举部分制约其发展的典型性问题。 (一)村民的认知能力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矛盾 农民大多土生土长,无论是在文化水平还是法律认识方面都有所欠缺,对于现在企业集团的运作过程及经营模式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在分红时容易发生矛盾。 解决途径:对企业的董事长、执行董事长和职业经理人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加强管理者自身的法律意识,让管理者了解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合理规范地参与市场竞争;集团和政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集团公司设立财务科统筹子公司的财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司财务的审计工作,避免因为财务上的失误,导致农民的利益受损;在引导村民思想转变的基础上,做到财务公开、分

9、红公正。 (二)劳动力素质与企业竞争力的矛盾 集团的员工和管理者以村民为主,企业缺乏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解决途径:针对村民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的问题,集团应重视人才的引进,逐步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积极鼓励原湖桥籍的大学生回到家乡,参与集团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另外,集团要着重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鼓励集团内部人员到外面学习并参与专业技术职称考试。 (三)村级行政与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的矛盾 村级股份合作组织与村党委、村委会现行的管理模式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 。村级行政人员一人身兼数职,既耽误正常的村务管理,又不能全神贯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解决途径:采取

10、“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理念。随着集团做强做大,要逐渐学习现代公司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逐步减小行政的比重。因为政府介入只是一个过渡,农民集团的发展目标,就是打造具有较大经济规模、较强竞争能力、现代管理制度的市场化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应朝着“去行政化”的方向,着手实施一系列相关制度。 政企不分,导致了行政干预经济、代理人监管机制弱化等问题。股份制改革的核心是“确权” ,避免股权虚化。集团应该逐步实行“政企分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代理人的监管,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模式与政府政策的矛盾 政府及相关机构对于农民集团的相关扶

11、持政策还不完善,相关的政策不能及时出台,这些都将会耽误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模式的进程。例如:曾经的所得税交由地税局管理,在所得税方面农民享有减免权;而现在所得税是由国税局代管的,每年要向农民集团征收 20%的所得税。 解决途径: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与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各类政策的宣传。比如:税务部门应该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各职能部门也应该增强协作力度和加强信息交流,确保各类优惠政策与扶持制度的执行。四、乡镇视角下的政策建议 (一)提供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城乡一体化”是大的政策背景,而地方上也要有试点的政策和改革的勇气。在这一框架下,要进

12、一步出台有关配套政策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此外,还要加强对基层的考核制度。 (二)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规划具有引领性作用,对发展有着方向性与指导性意义。发展规划的制定应采取高标准、高要求的方式,执行时也应做到严肃、严格。当然,由于发展形势的变化,起初的规划可能无法满足当前的要求,所以也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灵活的变通和调整。 (三)采取先发展后规划的方法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无论其分类标准如何,从其发展实践来看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农民的理性选择,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应采取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 (四)实施惠及民生的举措 包括外围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

13、其他惠民举措外,但凡能够做到的,都应该身体力行地去做。这对于农民积累对政府的信任,积极跟从政府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五)走村镇联合发展的道路 湖桥村所在的临湖镇镇长顾强曾指出,未来湖桥村不能脱离临湖镇单独发展,要走村镇联合发展的道路。某个村的发展水平与其所处地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在某一时期可能是不匹配的,但最终会受到大环境影响,不可能长期游离于外。因此, “融入式”村镇联合发展道路是值得提倡的。五、结语 由于湖桥集团成立不久,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转型升级道路的成效尚不明显,依然有待于历史检验。 应该指出,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问题上,政府可以引导、可以奖励,唯独不能强迫。当前我们在许多问题上

14、有操之过快、过急之嫌,很多时候没有很好地尊重农民个人的意愿。在农民自我管理能力与经营意识不是很强的时候,代理人利益链的过长会加大监管的难度,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湖桥的发展有其独特性, “集团化”这一道路绝不能简单照搬,但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和成功的经验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其他许多农村可以参考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陈俊梁.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合作的组织创新及发展趋势J. 华东经济管理,2012 (4). 2 顾建列,赵静方,仉勇. 合作社如何走向市场J. 上海农村经济, 2011(3). 3孟焕民,陶若伦,张三林. 苏州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湖桥样本J.唯实?现代管理, 2012 (12). 4温铁军.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5周晓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研究M.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