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老有所居.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60770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老有所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老有所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老有所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老有所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老有所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以人为本,老有所居摘要: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适应老年人的需求,迫切需要建筑师在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理念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本文分析了老年人居住生活特点规律,总结了国内外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并就此对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老年人 居住建筑 以人为本 设计探索 中图分类号: G26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进步,现代人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长寿,21 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国在1999 年进入老龄社会。作为建筑设计师,深入研究老年人居住生活特点和规律是做好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追求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质量和品质有着十分特

2、殊而重要的意义,应以人为本,抓住细节设计,为老年人创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1 老年人居住生活的特点和规律 老年人居住建筑就是要满足老年人居住生活需要,他们特有的活动和行为方式,决定其对居住环境必然有着特殊要求。建筑是为满足人的行为活动需要而进行的空间创造,人是建筑中的主体。因此,建筑师设计老年人居住建筑时,必须先对老年人居住生活特点和规律有深入详细的了解,只有先明确了基本出发点问题后,才能够进行文化和艺术上的2深层次设计。老年人居住生活特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老年人生活时间结构变化 生活时间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余暇时间显著延长,随着余遐时间的增长,要求对其进行合

3、理消费,以满足老年人充实生活意义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提供必要的空间环境。例如:在居室或社区中有可以进行此类活动的场所,在住宅附近有进行锻炼的场所,在住区附近有文娱设施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因生活时间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对居住环境的特殊需求。 1老年人生活空间结构变化 生活空间结构变化表现为以办公和社交活动为主的开放性活动空间,转变为以家庭和社区为主的小范围活动空间,随着生活空间逐步缩小,要求对其生活空间进行合理分配,以提供多样的活动空间,丰富老年人生活体验和社会交往,而不至于由于空间范围缩小感觉生活单调和有落差。 13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相应变化。生

4、理上,老年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逐步降低,要求给予更多更好的体贴关怀和照顾帮助,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台阶、栏杆、楼梯、蹲便器等设施感到不便,住在高层也会紧张慌乱,畏惧外出活动。心理上,有因为子女相继成家分居后而产生的失落感和被遗弃感,有怕成为社会负担而形成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还有自身肌体衰老产生的抑郁感和焦虑感。适应这种生理和心理变化,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便利条件、卫3生清洁、光照条件、噪音干扰等方面要求都比一般成年人高;并且,在心理上迫切需要持续得到社会认可,需要亲人、朋友、同事和邻里的联系、交往、慰藉和帮助。 根据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及其对居住环境的特殊需求,老年人居住建筑在总体上应该

5、创造一种“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居住环境,并从决策、规划设计和建设上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2 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 各国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与该国对老年问题的政策、制度有关,同时也与其文化背景和国家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1 美国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上世纪 60 年代未,美国就进入了老年社会,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发展至今其居住建筑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211 独立式老年人住宅,以满足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为主,一般为普通住宅和老年人专用住宅,后者多数是带厨卫的一室户,平面紧凑,采用标准构件,总体布局上注意将老人住宅群布置在社区中心附近,与社区服务

6、设施、社交场所、医疗中心及交通设施结合较为密切。 212 集合式老年人住宅,以满足失去部分生活能力的老年人为主,按照身体健康程度不同,集中设置医疗和生活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具有针对性服务。同时,在老年人住宅附近设有方便、安全的社交娱乐场所和公共食堂等各类设施。 4213 护理型老年人住宅,以满足需要特殊医疗照顾和护理的老年人为主,这种住宅不同于普通住宅,它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护理和医疗服务。建筑按照无障碍设计,卧室、卫生间独立,起居室和厨房共用,住宅空间较一般住宅宽敞。 22 挪威的“终生住宅” 北欧的挪威是典型的“福利国家” ,国家银行是国家居住政策的重要制定者和实行者,在挪威住宅建设中具有

7、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国家银行也进行住宅科技研究,考虑到挪威社会老龄化的趋势,鼓励在宅养老,1986 年推出了“终生住宅” 。终生住宅是在住宅内外进行无障碍设计,规定在住宅地面层必须具备基本居住功能,如起居、睡眠、餐饮、交友等,所有这些空间之间不应有高差、门槛,以便轮椅通过。 23 新加坡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新加坡实行以强制储蓄模式为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称为公积金制度。这种制度对老年人有较好的社会保障职能,国家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多代同居或父母与已婚子女近邻居住。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多代同堂组屋” ,其空间关系基本相同,分为主体房和单房公寓,以起居室连通,两户既分又合,适应两代和谐共处。这种模式延续了

8、亚洲人两代以至多代同堂的文化传统。 24 日本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日本作为世界最著名的长寿国家,1970 年进入老年社会。其养老模式在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同时,注重本国孝敬老人传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体5系。日本人提倡老年人和家人住在一起,其居住建筑模式主要有两代居和养老院,两代居是在公共住宅里设计的适合于老少多代共居的大型居住单元,对厨、厕、门厅和居室分隔功能都做了相应考虑,对多代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上的差异在室内空间上做了相应处理。养老院又称为老人之家,分公立、低费和完全自费三种,老年人可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条件和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25 我国

9、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近十年来是我国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人居住建设研究和实践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和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概括起目前我国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有以下四种。 251 普通住宅,包括原住所改造或在家人临近处购买住房,这种住宅没有按照老年人需求进行设计,与一般人的居住建筑并无太大区别。252 适老住宅,是专门针对老年人建设的住宅,以北京太阳城和东方太阳城、上海亲和源为代表,住宅在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生活习惯,整体采用无障碍设计,在项目配套和社区服务方面都比较完善,健身、医疗、购物、文娱、交流、家政等各项服务都

10、能得到十分便利的保障。 253 可塑性住宅,即适应家庭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再改造的住宅,以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建设的“明日之家”为代表,这种住宅采用装配式 PC 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用模数协调的工业化预制装配6构件和模板建设,采用支撑体和填充体分离的大空间体系,使管线分离设置,提高住宅可改造和可维护性能。但是与新加坡的“终生住宅”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老年人居住需求进行设计的不同, “明日之家”提供的住宅生活空间根据家庭发展的成型期、成熟期、鼎盛期、老年期四个不同阶段进行更新改造,四个阶段居住人数分别为 2、3、4(或 5) 、2。但是,从我国的居住观念,以及住用习惯、配套设施保障、社区管理等

11、实际情况来看,购买一套住房后,进行多次根本性改造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建设初期是否考虑到老年期的生活需求十分关键,否则到老年期很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254 老年公寓,分公办和私办老年公寓,与国外的养老院差别不大,包括休养的老年公寓、养老福利机构等。 3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探索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无论是社会养老,还是居家养老,老年人居住建筑都是其晚年最主要的生活场所,设计老年人居住建筑时,要以人为本,就是在建筑的实用性、适用性、功能设置、空间布局、设施设备和服务保障等方面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需求、生活规律和习惯、社会交

12、流及文体活动等内容,以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还要考虑到建筑的每个细节,尽可能创造便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居住环境。 31 在室内环境设计上,应从空间、装置、设备、管理员或护理人员等方面应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做到紧急时刻可以立即采取7措施,如:消防室内高差,设置医用电梯,室内居室空间适当放大,门的宽度适当增加,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等设施位置适当降低,设置扶手、地面防滑、紧急报警系统、安全电热源等,厨卫面积适当加大,便于坐凳或轮椅使用。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从建筑人类工程学观点出发,在家具、卫生器具的尺寸、质感、安全等方面符

13、合老年人身体特征和使用习惯。老年人住宅如设在多层住宅中,应分布在较低楼层,若位于较高楼层,应有便于轮椅通行的坡道或电梯解决垂直交通问题。 32 在总平面规划与设计上,应满足无障碍性、易识别性、 、易控制性、易选择性、易达性、易交往性的要求。老年人居室应朝向日照良好的位置,设置坡道联系室内外空间,方便使用轮椅。以合理的空间序列营造不同的空间层次和个性,做好各种细部处理,用材料、质感、色彩和形式的变化,突出空间特征和个性。设置人车分流交通,紧急车辆缓行驶进,使老年人有安全感。处理好与合设或邻设的其他设施或住宅之间的关系,既提供公共交往空间又方便生活。提供散步道、公园等各种室外健身场所,促进老年人开

14、展体育活动,同时增进社区内人际交流。做好居住单元的组合形式和居住院落的规划设计,创造更多、更好的邻里交往空间,密切邻里关系。注重室外环境的卫生性,社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 33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针对老年人开发建设的老年社区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从老年学、社会学、生理学、美学和医学等新角度来研究和设计老年人的住区环境,在规划设计上应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恰8当的生活条件,实现及时、有效为老年人服务的目的。例如社区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火灾、意外事故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设立生活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医疗保健中心、老年婚介所、老年学校、老年人才市场、老年法

15、律援助所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此外,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否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4 结语 总之,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面对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居住建筑政策,切实落实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加大政策研究扶持力度,使老年居住建筑“事业化”转变为“产业化” ,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并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做好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S.GB/T50340-2003. 2(西)Arian Mosteadi.老年人居住建筑.杨小东钟声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美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4高龄者住宅财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译.老年住宅设计手册.中9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1. 5全心.美国养老社区及老年公寓设计新趋势.建筑学报201303NO.535.北京.建筑学报杂志社.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