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杂鲟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省级地方标准编制说明1 、任务由来及说明 根据赣标办20121 号关于印发 2012 年度江西省地方标准立项指南的函文件精神,结合我省西杂鲟成鱼生产现状和技术规范的需要,西杂鲟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由赣州市水产研究所承担。承担单位高度重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课题组。 课题组认真填写了西杂鲟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标准项目申报书,同时阐述了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技术内容、工作进度、 计划等,该标准预计于 2018 年 9 月份开始进入具体实施运行阶段。 2 、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西杂鲟成鱼的无公害养殖生产,使我省西杂鲟养殖生产技术更好地与国内相
2、关研究接轨,更好地适应我省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制定西杂鲟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很有必要。 (1)制定西杂鲟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是切实提高西杂鲟产品质量安全的迫切需要。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百姓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各级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在我国现阶段水产品养殖生产中,仍然存在使用禁用渔药以及药残超标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出口水产品中,往往引起严重的国际贸易事件,造成很不好的国际影响,制定西杂鲟成鱼养殖技术规范,对于确保西杂鲟成鱼的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制定西杂鲟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是规范西杂鲟养殖技术,促 进西杂鲟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3、。近年来,江西省充分利用山区冷水资源丰富、水质无污染、水量充沛以及区位、交通等优势,大力发展鲟鱼养殖业,产量逐年攀升,2016年达到 3000 余吨,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特色养殖品种,产业支柱作用逐渐显现。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西杂鲟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已较成熟,但一些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如养殖企业和专业户在引进鱼种、养殖池准备、种苗质量和成鱼饲养管理上还不规范,一些外购鱼苗不仅成活率低,还存在品质退化,生长慢,抗病力差,效益不高等弊端,迫切需要在培育池准备,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规范,以引导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3 、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 20
4、17 年 2 月份开始,由赣州市水产研究所承担。在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进度后,进行课题调研,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先后查询了国内北京、湖南、黑龙江等省的相关标准,收集了我省其它地市近几年有西杂鲟养殖生产的技术资料,并结合了合作企业近八年来的养殖技术经验。在上述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分析整理,于 2017 年 4 月起草完成了西杂鲟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建议书。 2017 年 12 月征求了南昌大学、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抚州市水产研究所、吉安市渔业局等单位的 10位专家的意见,2018 年 3 月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正式的标准(送
5、审稿)。4 、编制原则和依据 编制遵循“先进性、 实用性、统一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内外标准接轨,注重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 GB/1.1-2009 的最新版本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主要参照以下标准进行起草: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 质NY 5070 无公害农产 品 水产品中渔药 残留限量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 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同时,结合我省近几年西杂鲟养殖生产的实际,编制了西杂鲟成鱼养
6、殖技术操作规程标准。 5 、各项指标的确定和依据说明 5.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杂鲟成鱼养殖的环境条件和养殖管理。本标准适用于西杂鲟成鱼养殖的环境条件、鱼种放养、饲料投喂、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和档案管理。5.2 引用标准 无公害食品在我国属于起步较晚的学科,但国内已制定相关的无公害食品标准。因此,在操作上,我们严格按国内相关标准进行养殖生产。 5.3 术语和定义 成鱼养殖:指将全长 12 cm15 cm 鱼种饲养至体重 1kg 以上商品鱼阶段的生产过程。 6 、关于其它养殖方式标准 本标准中未涉及成鱼网箱养殖方式的技术规范,可参照网箱养殖技术,结合各地实际条件进行操作。 7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 8 、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意见分歧情况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没有重大分歧。 9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通过本标准的实施,有效规范西杂鲟成鱼养殖的操作过程,在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控制相关危害,极大地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同时提升科技人员和农(渔)民的养殖技术水平,促进渔民增收致富。西杂鲟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