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深基坑地下室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以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等问题,已经广泛采用了科学合理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本文结合某高层商用建筑后浇带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外加剂;混凝土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rein
2、forced concrete contraction deformation, concrete temperature stress and high-rise building and the podium low-rise different subsidence, has been widely used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a top commercial building of the pouring belt method of con
3、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pplication practic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oncrete in the setting of the pouring belt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detail the discussion. Keywords: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Admixtures; concrete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
4、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克服因沉降、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经一定时效后再进行后浇封闭,使建筑形成整体结构。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后浇带按作用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称为后浇沉降带;第二类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称为后浇伸缩带;第三类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称为后浇温度带。后浇带一般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
5、,但终究是临时性的措施,一旦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作为临时变形缝的后浇带即不复存在。施工后浇带处的钢筋一般连续不断,即后浇带的配筋连续不断。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满足在补齐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差异沉降产生内力的要求。 2、工程概况 某工程由 A、B 两栋办公塔楼及裙房和一座整体地下室组成,地下室为地下 2 层,基坑开挖面标高约为-11m,裙房为 3 层框架结构,A、B 塔3楼为 23 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室面积约为 40000m2,地上结构面积为90000m2,A、B 塔楼建筑总高度为 99m。A、B 塔楼顶层由钢结构连接组成,形成一个空中大厅,本建筑外墙由玻璃幕墙、波纹铝板饰面及干挂花
6、岗岩组合装饰而成。整个建筑物立面为弧形结构,造型新颖、独特,气势宏伟,是地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汽车库和自行车库,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汽车库,整个地下室平面呈扇形形式,北端宽约 120m 左右,南端 200m 宽,南北长为约 120m。底板防水层采用湿铺法自粘复合防水卷材,在卷材上面浇注 1.8m 厚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3、后浇带的留设 根据设计交底和工程实际特点,本工程的后浇带主要解决高层和裙楼之间差异沉降量,兼作解决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应力。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
7、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厂,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 本工程地下室留设了多条后浇带将地下室划分为十三个施工区段,后浇带之间距离约为 4560m 左右。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体量较大,地下车库在纵横方向均设置了后浇带,此因不需再留设其他施工缝。在后浇带处结构全部断开,钢筋相连,从基础至结构顶。根据设计意见,后浇带在地下室结构完成 2 个月后方可进行封闭。因为底板较厚,在后浇带处必须用模板支撑体系,顶板后浇带可采用钢丝网收头,钢丝网上用4钢筋作背肋支撑,作为浇混凝土时施工缝临时支撑,钢丝网不作拆除直接浇于混凝土中。对于后浇带处的模板做成独
8、立的模板支架,可拆除后浇带两侧其他模板。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见下图: 4、施工顺序 卷材防水层安放固定底层沥青软木绑扎底板底层钢筋(注意必须两边同时绑好)固定安放橡胶止水带、上层沥青软木验收合格后继续绑扎底板上层钢筋浇筑一侧的底板混凝土浇另一侧的混凝土清理后浇带二次补浇混凝土。 5、后浇带的浇筑封闭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当后浇带的功能为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时,后浇带应在两侧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 60天后再浇筑;当后浇带的功能为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调节沉降兼有时,后浇带应在两侧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 后浇带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
9、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 500 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后浇带暴露时间越长,将来的清理杂物、钢筋除锈工作就越困难,支撑的费用就越高,有时还涉及到管井降水的停止问题。因此施工方尽量想早一点封闭,有的认为主体封顶为时机,有的认为沉降值渐趋稳定5为时机。本工程后浇带留设的根本目的是消除两边不同沉降引起的内部应力,也就是说,只有当两边沉降都基本达到极限时才是后浇带封闭的最佳时机。虽然主体封顶但沉降值继续增加;虽然沉降暂时稳定但不久又急剧增加都不是最佳时机。高层建筑后浇带封闭时间较长。按照现行规范,对于收缩后浇带,一
10、般要求砼浇注的间隔时间不少于 60 天;沉降后浇带要求高层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浇注砼,间隔时间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如果再考虑后浇带砼浇筑完成至达到拆模要求强度,按照目前高层施工进度,则上部结构施工预计 10 层以上,即后浇带支撑至少需保证满足 10 层结构施工。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是补浇的最佳时机呢?应该是待建筑物的荷载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认为沉降应该接近极限时才是最佳时机,这个形象进度的断定或者沉降值的设置应由设计单位在图纸中明确,这才是真正的理论依据。 6、施工要点 6.1 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 14 天的保
11、温、保湿养护。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浇筑前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清理缝内垃圾,凿除表面松动的砂、石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保持 24h。清除缝内积水。水平后浇带浇筑前宜先铺 15mm 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6.2 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6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6.3 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
12、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 6.4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6.5 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6.6 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 6.7 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
13、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6.8 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 6.9 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6.10 关于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暴露期间的井点降水问题,本工程基坑内设置有近百口降水管井。由于底板标高一般都处于地下水位以下,而7后浇带又相对比较薄弱,为确保底板抗浮要求,在后浇带封闭之前不能拆除井点降水,但所有井点不拆除又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建议可以沿后浇带长度方向在其底部预先单独埋设一套井点,这套井点直到后浇带封闭后再停止降水,这样可以节约工程成本。 7、结束语 本工程地下室大底板通过设置后浇带,以后浇带为界合理划分施工段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合土方开挖做好垫层及抓紧基础底板施工、使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