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灌浆技术在震损水库中的应用【摘要】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 7.8 级特大地震发生后,重庆市 352 座水库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震损现象。地震导致部分大坝整体性降低,引起大量裂缝、坝体及坝基不同程度的渗漏,震灾不仅危及水利工程本身,而且给工程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介绍地震对水库工程的危害,提出常见的震损水库修复措施,并着重介绍灌浆法在土石坝修复中的应用。 【关键词】 震损水库;灌浆法;土石坝;除险加固 1 概述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跨东经 1051111011、北纬 28103213之间,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上看,重庆地区地震烈度为度或小于度,建筑物设计按
2、度设防。2008 年 5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7.8 级地震,距离震中 300km 的重庆有强烈的震感,此次地震造成重庆市 352 座水库工程出现不同程度损害。其中 15座水库震损特别严重,不能安全度汛。 2 地震对水库工程的危害 不同的地震烈度、成因和建筑物距震中的距离、建筑物结构形态及建筑物本身质量不同,水利工程受到地震的影响及危害也不同。总结国2内外地震对水利工程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坝体裂缝。地震作为外力荷载将会导致大坝尤其是土石坝整体性降低,防渗结构破坏,引起大量裂缝。 (2)坝体失稳。地震可能引起坝基液化,从而导致大坝失稳。 (3)岸坡坍塌。若水库两岸有高边坡
3、和危岩、松散的风化物质存在,地震发生后,造成的岩体松动,可诱发产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甚至形成堰塞湖等现象。 3 震损水库除险加固措施 根据地震对水库工程造成的不同形式的损害,分析其破坏机理,确定震损水库的除险加固措施。地震后受损水库工程除险加固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裂缝修复。裂缝的修补应从实际出发,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技术和施工条件的可行性,力求施工及时、简单易行、经济合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灌浆法,结构加固法。 (2)滑坡处理。土坝滑坡可采用“上部减载”与“下部压重”法来处理。 “当滑坡稳定后,应当及时进行滑坡处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放缓坝坡
4、,压重固脚,库岸岩体加固。 (3)渗漏修复。应根据具体情况降低库水位或放空水库,彻底修复防渗体。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劈裂灌浆,开挖置换,排水设施。 各种加固措施的具体做法及适用范围详相关文摘,本文主要介绍裂3缝修复和渗漏修复中常用且效果较好的灌浆法。 4 灌浆技术在震损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灌浆技术是指把浆液压送到水工建筑物地基的裂隙、断层破碎带或建筑物本身的接缝、裂缝中以达到防止渗水和固结作用。按灌浆所起的作用划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接缝灌浆,接触灌浆,补强灌浆。下面主要介绍坝体及坝基灌浆常用的补强灌浆和帷幕灌浆。 补强灌浆依其理论依据的不同可分为充填式灌浆和劈裂式灌浆。
5、充填式灌浆是利用浆液的自重压力,将泥浆注入坝体内充填已有的裂缝、洞穴等坝体隐患,充填灌浆适用于处理性质和范围都已确定的局部隐患。劈裂式灌浆是根据坝体内小主应力的分布规律布孔,利用水力劈裂原理,有控制地劈裂坝体,并灌入黏土泥浆,形成防渗泥墙。同时也使与泥墙连通的其他裂缝、洞穴、软弱夹层等坝体隐患,得到浆液的充填和挤压密实,使坝体达到防渗和加固目的的一种施工方法,劈裂灌浆适用于处理范围大、问题性质和部位不能完全确定的隐患。 帷幕灌浆是利用高速射流切割掺搅土层,改变原土层的结构和组成,同时灌入水泥浆或复合浆形成凝结体,以降低坝底渗透压力,防止坝基内产生机械或化学管涌,减少坝基渗漏量。灌浆材料最常用的
6、是水泥浆,有时也采用化学灌浆。 5 工程实例分析 (1)黛湖震损水库 黛湖水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风景区,属嘉陵江水系财神洞河支流,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集雨面积 0.38km2。水库正常蓄水位 540.14m,4相应库容 10.3 万 m3;校核洪水位 541.14m,相应总库容 12.3 万 m3,水库设计有效灌面 471 亩。黛湖水库于 1942 年动工兴建,1943 年底完工,枢纽工程由浆砌石重力坝、放水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灌溉、城镇供水为主,兼顾旅游和综合开发利用为一体的小(二)型水利工程。 受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影响,黛湖水库主坝及副坝下游面出现大面积散渗。地震后黛湖水库已成为
7、次高危险情水库,不能安全度汛。根据黛湖水库的渗漏情况,本次除险加固设计拟采用坝基单排灌浆帷幕,坝体充填灌浆的措施防渗。灌浆孔沿主、副坝坝轴线布置。主坝左岸灌至左坝肩,副坝在桩号轴 0+088.00 处转向右侧公路布孔,灌浆帷幕与两侧相对不透水层相交,形成一道连续的防渗帷幕。整个帷幕灌浆轴线长 104m(轴 0004.00轴 0+100.00 段) ,主坝共布孔 28 个,孔距为2m,副坝共布孔 25 个,孔距为 2m,要求灌至基岩相对不透水层以下3.0m。充填灌浆轴线长 44m(轴 0+006.00轴 0+050.00 段) ,共布孔 23个,孔距为 2m。要求充填灌浆下部与基础帷幕灌浆上部连
8、接,形成封闭的防渗帷幕。 因未布置地质勘探实物工作,无钻孔压水试验资料,无法确定相对不透水层的准确位置(q5Lu) ,施工过程中根据 5 个先导孔的钻孔试验和灌浆情况调整帷幕灌浆设计,调整后帷幕灌浆轴线长 120m,共布帷幕灌浆孔 61 个,其中主坝布孔 36 个,副坝布孔 25 个。 黛湖水库灌浆施工于 2008 年年底结束,帷幕灌浆总进尺 1341.9m,充填灌浆总进尺 165.9m。目前看来,灌浆效果良好,彻底的解决了水库5的渗漏问题。 (2)南彭震损水库 南彭水库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彭乡的长江一级支流花溪河上,该工程始建于 1959 年,1974 年改扩建,1979 年竣工。水库集雨面积
9、39.5Km2,设计总库容 1374.7 万 m3,正常库容 880 万 m3,死库容 25 万m3,控制灌溉面积 4.6 万亩,保证灌溉面积 3.525 万亩。水库校核洪水位 401.70m,设计洪水位 400.90m,正常蓄水位 398.91m,最低工作水位385.84m。南彭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及左、右岸取水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场镇供水、旅游和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 受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影响,南彭水库大坝下游马道(右侧,见大范围散浸现象,其中有三处渗水呈股状流出,坝体渗透系数偏大,坝体浸润渗漏较严重。此外,地震造成左右坝肩坝体与坝基接触带散渗。 根
10、据坝体渗漏较严重的情况,除险加固设计拟对坝体进行充填灌浆。充填灌浆范围为沿着坝轴线全坝段,灌浆轴线长 167.75m。在坝顶布置 2排灌浆孔,排距 1.5m,孔距 2.0m,呈梅花形交错布置;灌浆孔分二序孔施工,灌浆孔伸入坝基基岩以下 1.0m。灌浆材料为水泥粘土浆,水泥占干料总重的 15%左右,水与干料重量比为 2:1。每孔灌完后拔出注浆管,向孔内注满容重大于 1.5g/cm 的粘土稠浆,直至浆面升至坝顶不再下降为止。灌浆厚度不小于 1.0 米(即相邻两孔灌浆搭接厚度不小于 1.0 米) ,灌浆时应先灌河床段,后灌左右坝肩段。充填灌浆钻孔总进尺为 2978m,灌浆总长度为 3160m。 6针
11、对坝基和左右坝端渗漏的情况,拟采取帷幕灌浆防渗。帷幕灌浆沿坝轴线两端(桩号坝横 0+025.000 和坝横 0+127.750)布置一排,两端向岸坡延伸,灌浆轴线全长 135.01m。帷幕灌浆以相对隔水层(q5Lu)作为防渗标准,大坝灌浆深度进入相对隔水层 5m。帷幕灌浆采用单排进行灌浆,孔距 2.0m,帷幕灌浆施工顺序:先施工一序孔,再施工二序孔,最后施工三序孔。帷幕灌浆厚度不小于 1.0m(即相邻两孔灌浆搭接厚度不小于 1.0 米) 。灌浆采用硅酸盐大坝水泥,灌浆后要求坝基透水率q5Lu。帷幕灌浆钻孔总进尺为 668m,灌浆总长度为 3521m。 目前,南彭水库灌浆已经结束,通过灌浆于坝轴
12、线形成连续的浆脉,同时封堵了左右坝肩坝体与坝基接触带的渗漏通道,对提高坝体及坝基的防渗性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达到了水库震后修复的目的。 6 小结 灌浆法在土坝坝体除险加固中具有投资小、见效快、设备和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大量实践证实,灌浆法是目前最有效的裂缝修补处理方法。但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施工工艺,保证灌浆的质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梅,李俊.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 2孙又欣.汶川地震造成我省水利工程新隐患 3高建国.中国因地震造成的水库险情及其防治对策 4张景修.坝基防渗与灌浆技术 75麦家煊.水工建筑物 6马吉明,郑双凌.震灾受损水利工程案例及修复技术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