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探摘要:生态城市是一个复合系统, 需要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自然、生活环境与治安环境统筹兼顾,对能量、物质、信息高效利用,体现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保证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发展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的涵义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对生态城市规划原则进行详细阐述,进而提出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对于城市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生态城市;内涵;规划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在的城市规划学科知识对于“生态城市”功能概念的发展是不够的,因为它是建立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技术进步基础上的,是人们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
2、种种城市问题的被动式的反应,体现的是一种“扩张”或“掠夺”型的规划思想。因而必须转变城市规划观念、摒弃传统规划方法,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创立着眼于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必要的,用新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理、方法、技术、手段、程序等问题。生态城市是在未来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全新的人类生存空间结构的重组。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可预见的未来人类住区形态,使生态城市规划具有了未来学的意义,它是对整个人类住区发展与进步的主动预测性地把握。 2一、生态城市的特点 1、高效益运行的转换系统。在投入产出的整个转换过程中,达到自然物质投入量少,经济物质产出量多
3、,废弃物排泄量少的目标。在产业结构方面表现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倒金字塔结构。 2、高效率运转的流转系统。以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为人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与能源流的运作创造合适的条件, 进而通过加速各种流动的有序运动活动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城市生态的污染。 3、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规划。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会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持目前的发展1 。 4、国际化的环境质量指标。城市的绿化率、人均绿地面积、管理水平、各种污染等环境质量等指标与国际环境指标接轨
4、。对城市人口控制、劳动就业、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等方面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以保证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5、和谐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生态城市的和谐性,突出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 系上体现和谐。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文文化气息,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 1、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化的程度并不高。随着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如果不控制住城市人口的数量,就会造成城市超负荷的运行。在进行城市人口容量确定的时候,不但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还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
5、能性。只有在合理性和可能性的交叉点才是最佳人口规模。 2、 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内容,它具备了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的双重属性。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平均的 30%,远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平均值,因此,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科学制定城市土地的利用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块的最佳利用功能,并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3、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要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通过中心城市的
6、繁荣发展,带动周边城乡的发展,以点代面,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 4、实施生态产业与循 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生态城市要求城市主导产业能够代表现代文明的潮流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 5、将自然融入城市 4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绿色城市” 、 “山水城市”的口号,这并不等同于生态城市,但生态城市一定是具有“绿色城市” 、 “山水城市”的特点。自然山水和绿色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最富有生机活力的要素,因此,要加大对自然山水和绿色的引入。 三、生态城市建设措施 1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
7、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
8、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在水文方面也有
9、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 3、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
10、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总之,人们利用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既不能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更不能将充满生命的生物圈简单地看作人类的资6源库和蓄污池。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持续利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生态城市建设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2012 2王玉梅,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素J中国地理,2011 3吴海涛,浅析生态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研究,2012 4李敏,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地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