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7419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储层 地质学及油藏描述主讲:杨少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学时: 32 研究生必修课程(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参考书:1.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方少仙、侯方浩编写,石油大学出版社2.油藏描述方法原理,徐守余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分两 大部分讲授:第一大部分:储层地质学第二大部分:油藏描述(含剩余油研究)讲授内容:基本理论、方法、原理、应 用实践(研究实例)储层地质学 绪论一、储层及储层地质学的概念(一)储集岩与储层的概念1、储集岩具有孔隙空间并能储渗流体的岩石。2、储层简单地,能够储存和产出流体的那一部分岩层组或层段。详细地,在地质历史的演化进程中,通过沉积物的沉积

2、和成岩作用,或是由岩浆侵入和喷出作用或变质作用及其后期次生变化,又 经历了构造地质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的一部分岩体,它不仅具有储集流体的空间,而且还具有可使流体渗滤的能力。( 二)储层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储层成因类型、特性、形成、演化、几何形态、分布规律,还涉及储层的研究方法和描述技术以及储层评价和预测的综合性地质学科。二、储层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及内容(一)储层地质学的研究意义1、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2、在区域勘探阶段,通过研究了解储层层位、成因类型、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构造作用及影响、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含油性、储集岩体几何形态、分布规律,以及有利储层分布区的预测等。3、在开发阶段

3、,通过研究进行开发井网布置和开发方案的制定、油层保护和改造、开发过程中残余油分布的分析和油田调整方案的制定、提高采收率优化方案的设计和实施。4、在分级储层评价中,通过研究探明地质储量和预测可采储量,建立储层模型以及进行油藏描述等。5、是一门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沉积岩石学、岩石学、古生物和古生态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油层物理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矿场地球物理学、岩石力学、流体力学、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等学科。需要多学科的协同配合,又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二)储层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储集岩的岩石类型( 1)主要岩石类型:碎屑岩类和碳酸盐岩类( 2)其他岩类:

4、火山碎屑岩、岩浆岩、变质岩、泥岩和硅质岩类等。2、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储集岩的基本性质,包括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3、储集岩的主要含油物性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含油)饱和度等,是岩石储集性能的重要控制因素。4、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研究很重要。成岩作用在孔隙演化过程中对孔隙的保存、发育或破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储集岩的微观特征研究储层的孔隙、喉道类型以及孔喉的配置关系。6、储集岩体的形态、分布及连续性研究不同成因储层岩石的体形态、分布、规模及连续性等。7、储层形成条件研究储层形成的区域地质及大地构造背景,构造作用,储层形成的沉积环境及沉积介质特征,岩性、物源、古气候的影响,其他岩石储层的

5、形成条件及岩相特征与分布等等。8、储集岩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宏观和微观内容,其中宏观又可分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研究。9、储层综合研究方法及储层描述技术立足地质研究,结合地震、测井、试井、实验室各种测试与分析等研究。技术:以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为基础,结合地震地层学和测井地质学,运用计算机技术,定性、定量地对储层特征进行描述和解释。10、储层伤害的地质因素探讨储层中普遍存在的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以及其他自生矿物的影响。11、储层评价与预测单井、区域、开发、敏感性、动态评价等。12、储层地质模型把储层重要的物理参数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建成三维定量分布的储层地质模型。三、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研

6、究现状1、国内研究简况长期以来,本着认识储层、寻找储层、开发储层、改造储层,充分发挥储层的能量开展研究。上个世纪 80年代进入全面发展新时期。( 1) “ 六五 ” 期间提出加强储层研究( 2) 1988年建立了五种储层评价研究技术方法及规范要求( 3)自 1990年以来,召开多次储层研究验收会议,出版多种专著。2、国外石油天然气储层研究近况( 1)特点:微观化、数值化与模型化( 2)上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储层地质模型研究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课题, 1985年的第一届储层表征技术讨论会;1989, 1991年的第二、第三届等。( 3)储层地球化学的研究自 1980年以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于储层,尤其是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及分布提出了新理论与新看法,对储层预测有重要参考价值,如美国在 1985年出版的“ 有机质在成岩过程中的作用 ” 影响较大。在国外,每年都有大量的储层地球化学方面的文章公开发表。( 4)由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迅速发展,储层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亦随之得到发展,由此逐渐形成 “ 储层沉积学 ” 和 “ 储层地质学 ” 新的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