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组织创新研究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城镇化的推进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是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金融组织创新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总结了当前西部金融组织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金融组织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西部地区 城镇化 金融组织 创新 城镇化亦称城市化,是指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社会化大生产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何静等,2011) 。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西部经济基础薄弱,仅靠政府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业的
2、作用,加快西部地区金融组织的改革与创新,这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与金融组织的互动发展 张廷洋(2011)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让其较好地满足西部城镇化进程的资金需求,使其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关乎西部地区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王曙光(2006)根据城市金融改革的启示,指出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在于组建新一批增量金融机构,引入有效的新型竞争主体,构建多元化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对于城镇化与金融组织创新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国内尚不成熟。通过总结2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本文认为城镇化和金融组织发展存在着一种互动机制(如图 1 所示) ,城镇化的水平提
3、高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不断集聚,扩大市场规模,进而通过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主导型”资本形成机制,从而促进金融组织的发展。而金融组织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储蓄比例,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在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一)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对资金的需求 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城镇化进程中,往往该地区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已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和民众的生活需求,需要在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提升设施功能,使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与城镇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显然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大量资金的配套。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地貌环境复杂,在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生
4、态环境恶化短期难以扭转的情况下,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实现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这必然需要相应的资金配套;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资金的支持。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城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需要加大社会保障的覆盖、医疗卫生服务和文化设施等公共物品和资源的投入。然而,这些领域的投资具有投资量巨大,外部经济性效应显著,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农民收入的增加需要资金的扶持。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从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事非农生产与工作,以此提高生活水平。这就需要西部地区在城镇化道路上,大力发展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并增加对农民的智力投入,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其收入水
5、平。 3(二)金融组织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较高的储蓄率可以为持续的城镇化水平提供支持。在城镇化进程的初期和中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较高的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及时转化,成为城镇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根据金融深化理论,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极为落后,间接金融的机能较弱,投资只有依靠内源融资即自身积累货币的办法解决。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在数量上的增长,以提高储蓄率来支持城镇化建设。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例和渠道对城镇集约化效率影响至关重要。高储蓄率有助于增加城镇化投资的总量和规模,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例和渠道对城镇集约化发展有效率性影响。一个地区能否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储蓄率能否高
6、效、稳定地转化为投资密不可分。而资金紧缺已经成为西部城镇化进程的“瓶颈”问题,不能仅靠国家财政投入,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挖掘城镇化资金潜力,以满足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金融集聚对城镇经济带来的推动作用。金融市场结构效率的提高促进了金融产业集聚,通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带来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外溢与资本积累效应,资本、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成为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 金融的辐射作用促进整个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西部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必然涉及到城市和区域间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金融资源要素的流动和转移,金融组织的活力促使金融发展极通过经济、文化等各种渠道,将
7、资金和观念辐射到区域内的其他地方,从而实现由点发展带动面发展,促进整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4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一)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银行机构可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三类,具体包括中央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等。截止至 2010 年底,西部地区共有国有商业银行 16172 个,政策性银行 727 个,股份制商业银行 823 个,城市商业银行 1699 个,邮政储蓄 8744 个,外资银行 47 个,城市信用社为 38 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 22810 个,农村新型机构
8、644 个,总计 51704 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这三类金融机构是西部地区金融服务的主要供应者,基本是依照行政区划在各地区进行分布,在机构数量上,东西部差异不大,然而像其他商业银行或外资银行等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还没有广泛深入到西部地区设机构网点。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具体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等。西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明显落后东部地区。我国两家证券交易所和三家期货交易所全处于东部和中部,在西部地区没有一家完善的金融投资服务的交易场所。从 2004 年的数据来看
9、,全国共有 43 家基金公司,西部地区仅在经济基础金融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重庆有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家。此外,依照 2002 年的数据,西部地区共有证券公司 14 个,兼营证券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 38 个,证券营业部 339 个,证券投资咨询5机构 11 个,分别只占全国的 15.56%、21.18%、14.69%和 12.09%,而西部地区人口约占全国的 30%,这表明这四类机构在分布十分不均,进一步说明西部地区的企业和居民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和投资的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现有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发展失衡 美国经济学家 Goldsmith 指出,金融结构中金
10、融深化的具体体现是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如果某一类重要的金融机构缺乏或发展失衡,可能造成该地金融抑制的形成。从规模差异视角考察西部地区金融结构,不难发现:首先,大型金融机构高度垄断西部金融市场。四大国有银行的机构建立了庞大的组织网络体系,利用网点和中央银行再贷款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垄断着西部地区的金融业务。而西部其他金融机构因规模小、种类单一,很难像大型国有银行那样延伸至地级市和县城。其次,与东中部相比,如招商、交通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西部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较少,外资金融机构更是少之又少。最后,西部地区金融交易仍以基本金融工具为主,商业票据、债券、股票、期货、期权合约等中高级金融工具份额较少。 (
11、二)金融工具效率低,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 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工具主要为贷款、储蓄和债券、股票,这三者占我国金融资产的绝大多数。目前西部地区金融工具处于迟缓发展状态,无法有效地发挥提高储蓄水平,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功能最大化。西部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多,导致贷款主要流向国有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融资机会有限。西部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没能6有效地发挥提高储蓄水平,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功能最大化。另一方面,我国绝大部分风险基金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渠道严重不畅。 (三)缺乏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 加快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金融支持,大量研究表明资金尤其是贷款供
12、给不足是农村城镇化的瓶颈。西部金融机构对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越来越注重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贷款。农村信用社成为解决“三农”资金的主要渠道,然而因其资产少、包袱重、受政策限制等因素,难以满足农民和农业贷款需求(朱建华,2009) 。在西部地区传统金融制度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非常突出,这些企业依靠内部积累融资的能力十分有限,依靠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贷款间接融资十分困难,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四)金融生态环境较差,金融生态系统失衡 一般而言,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司法环境、法律政策、社会诚信文化、中介服务发
13、展等。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一刀切”的金融政策,全国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赋予东部比西部更多的“优惠” ,对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政策歧视。由于经济落后,企业诚信度不高,增加了西部金融机构良性发展的难度。个别落后地区仍保留着“等、靠、要”的思想,金融意识淡漠,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极低。 加快西部地区金融组织创新的对策 7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面对西部单一的金融组织结构,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并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尤为关键。一方面要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在西部的发展,提供金融政策上的倾斜,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要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发展,加快城市商业银行的建立
14、和发展;组建西部发展银行,全力配合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和即将成立的中小金融机构,支持西部城镇化进程;在西部中小商业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引入竞争和合作机制,打破垄断,各取所长,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使金融市场多样化。 扩大并创新金融工具品种,提高金融工具效率。要提高金融工具的效率和创新的活跃度,主要有三条途径。首先,在保障充分的资金来源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加强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其次,完善并拓展金融工具的品种与数量,如发展表外和保函业务,向企业提供信用证、福廷费、保理费等服务。最后,给予西部各分支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根据各地特点,开发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15、增强金融支持的公平性,支持农村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西部企业更偏好于银行贷款,资金难题仍是农村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困扰。对于农村向城镇转型的过程中,要加大对西部农业基本建设信贷投入,突出支持西部农村重点产业。完善西部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体制,创新服务方式,要适应非公有制经济贷款需求特点,积极改善贷款方式。引导城市商业银行按市场或自愿的原则进行联合,鼓励其到县市设立分支机构,定位中小企业。 8改善西部地区金融生态,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改善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要充分挖掘现有政策的潜质,弱化所面临的歧视性政策,并积极创新适合西部的金融制度。西部地区必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诚信负责的社会氛围,积极支持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经营各类征信机构,支持信誉度高、规模化的担保机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静,戎爱萍.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1(1) 2.张廷洋.如何加快推进西部城镇化进程基于资金需求的视角J.时代金融,2011(5) 3.王曙光.农村金融和新农村建设M.华夏出版社,2006 4.朱建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J .财务金融,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