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运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7467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运用【摘要】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懂,以直观形象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教师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

2、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程以后,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识。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2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

3、好奇感、独特感与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这一动态环节,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不仅弥补了学生感官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了公式的推导,领会了数学中“转化”的思想;还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像、难以理解之苦。使学生感受到了图形的内在联系,加强了学生进行公式推导的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知识形成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材是依据数学知

4、识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制而成的, 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每一单元的深度和难度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具体教学环境中由于教育对象存在心理和个性上的差异,教师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 ,在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声并茂、多角度地展现学习内容,降低知识难度,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梯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并通过演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3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然后学生根据课件演示进一步观察得出结论: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样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的显示,使学生在头脑中深刻理解了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降低了教学难度,突破了教学难点,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深刻印象,实现了由感知到抽象的转化过程,使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减负增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百利而无一害。 三、利用信息技术,降低教学难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生数学知识积累有限,缺少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做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

6、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信息技术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模拟仿真,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平移和旋转”的学习中,信息技术利用三角板量各种角的方法,小房子平移的过程等动画。这样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展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带来的教学局限,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 4四、利用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形式活泼新颖,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亲自去体验、去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可能,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通过网络去寻找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去获取知识。运用网络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

8、”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个动态的钟面,学生可以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从而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整时的特征,“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整时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9、创设虚拟化场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5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用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圆柱,让学生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说是正方形,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这时我并不急于表态,首先表扬了他们爱动脑筋,敢说、敢争辩的精神,然后提出“到底是什么图形呢?再通过课件演示三种圆柱的展开图,学生发现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再让学生观察圆柱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圆柱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圆柱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高等于长方形的宽,然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让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