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城市生态学概论及基本原理2.1 城市生态学概念2.2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及概况2.3 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研究层次及研究内容2.4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2.1 城市生态学概念2.1.1 城市生态学的起源2.1.2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2.1.3 城市生态学的分支2.1.1 城市生态学的起源城市生态学由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 帕克 (Robert Ezra Park.1864 1944)于 1920年代提出。芝加哥学派是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代表的人类生态学及其城市生态学术思想的统称。兴盛于 1920一 1930年代,开创了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先河,其代表人物有帕克、伯吉斯 (E W Buurg
2、ess)麦肯齐 (R.D Mckenzie)等。他们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社会调查及文献分析为主要方法,以社区即自然生态学中的群落、邻里为研究单元,研究城市的集聚、分散、入侵、分隔及演替过程,城市的竞争、共生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社会结构和调控机理;运用系统的观点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体,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认为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最终产物表现为它所培养出的各种新型人格。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作是 1925年由帕克等人合著的 城市 (The City)。2.1.2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至于城市生态学的定义, Peter M. Blau(1977)认为 麦肯齐(1925)最先从狭义上对它作出
3、定义, “ 城市生态学是对人们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如何受其环境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 ” 。这一定义比较侧重于社会生态学的内容。许多学者对城市生态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城市生态学概念的理解及其定义也日益深化。现代城市生态学的定义一般为: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城市生态学将城市视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特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理;在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系统关系和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发展。2.1.3 城市生态学的分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
4、城市生态学可分为 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和城市社会生态学 三个分支。城市自然生态学 着重研究城市密集的人类活动对所在地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枳极和消极影响(包括城市植被、动物,微生物及城市气候、水文土壤景观等)以及城市生物和地理环境对城市居民的作用。城市经济生态学 的研究重点是城市代谢过程和物流能流的转化,利用效率等。城市社会生态学 着重研究城市人工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效用及人在建设城市改造自然过程中所遇到的城市问题如人口、交通问题等。2.2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及概况2.2.1 萌芽阶段2.2.2 初级阶段2.2.3 蓬勃发展阶段2.2.1 萌芽阶段尽管城市生态学在生态学领域的各个
5、分支中比较年轻,但生态学的思想却是伴随着城市的产生及城市问题的出现就已有了。由于当时尚未形成大的影响,故 将 20世纪以前称为城市生态学的萌芽阶段 。2.2.1 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首先,我国古代生态思想反映在人口思想、人与土地(食物)关系上。公元前 390年商鞅提出了具有生态学思想的认识即: 人口与土地必须平衡,并提出具体比例:方圆百里土地可养活 5万人;生态系统的组成为山、丘陵 10%,湖沼 10%,溪谷、河流 10%,城镇道路 10%,劣田20%,良田 40%。 主张增加农业人口,首次提出农业与非农业比例为100: 1,最多不小于 10: 1。公元前 238年,苟子提出了减少
6、工商业人口国家才能强盛的主张即工商业入口的多少取决于农业生产者所能提供的剩余粮食。公元前 289年后的重要著作 管子 进一步主张商鞅的思想,土地与人口的比例改为方圆 50里养 1万人。到了近代 1885年,包世臣提出了农业和非农业劳力比例关系,设每 20个人按 6个劳动力计则士、工商占 1 6,农占 5/6。显然非农业人口的限制影响了城市的规模。2.2.1 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古代也有一定的生态学思想萌芽。如 孟子 一书中载 ” 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 “ ,意思是说鱼池中不用细网打鱼,则水产吃不完。 淮南子 : “ 草木未落刀斧不得入山林 ” ,
7、意即森林正在生长发育季节,不要上山砍伐林木。贾思勰所著的 齐民要术 一书中,生态学的观点非常突出,如 “ 顺天时,量地理,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 , “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 , “ 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 ” , “ 良地非独宜晚,早宜无割,薄地宜早,晚必不成实也 ” ,说明种植农作物符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生态条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第三,在城市选址、城市布局、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等方面,中国古代城市也有一定的生态学思想。如在选址方面古代中国城市注重生态与自然环境条件,讲究城市位置选在依山傍水(不受淹,且取水方便),肥田沃野(粮食高产),森林资源丰富,宜农宜牧,气候宜人之处。春秋战国时代的 管子 度地篇 中就记载了关于居民点的选址要 “ 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2.2.1 萌芽阶段2、国外古代的生态学思想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就已有生态思想的萌芽。公元前 600年,希腊地理学家美勒 (Thalesole Milet)提出了生态区划酌设想,按阳光照射引起地区温度和供水的不同将地球分为北极带、夏热带、赤道带、冬热带和南极带等五大区。公元前 300年古希腊的哲学家提奥夫拉斯特 ( Theophrastus)注意到了各地植物分布与气候和土壤等的关系,指出热带海边红树林等植物分布与气候,土壤之间的关系特征与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