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物质利益思想在中国的现实启示摘 要: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理论形成的起点,而物质利益范畴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都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研究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想,有助于科学认识中国现阶段的物质利益结构、物质利益关系的新情况、新特点,为中国在新时期研究和探索正确解决社会人民内部的矛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倡导科学发展理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在国际舞台
2、上的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物质利益;世界观;利益矛盾;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12-02 虽然对物质利益的关注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切入点,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给利益下过定义,这在为后人研究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思想留下广阔探索空间的同时,也容易使人们形成对物质利益问题的多样化理解。在当前,如何解读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思想,并运用科学的态度研究物质利益问题,这在国际环境多极化、国内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的时2代是一个新的历史性课题。而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思想,必须从其历史发展的源头入手,通过研究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
3、想,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的科学内涵,以解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一、根据新时期中国利益关系的新特点,探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维 马克思在世界观转变时期就已经洞察到物质利益关系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并指出个别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对立和冲突是一种客观存在。就是在今天看来这个思想仍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成分、生活方式、就业形式等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发展态势,使中国现阶段的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原因在于:一是由于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4、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新的社会阶层的不断涌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会造成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二是由于中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旧矛盾相交织。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物质利益思想已经不断深入人心,利益矛盾也逐渐成为人民内部主要矛盾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已形成了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扩大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如何在改革和发展中协调和解决好各方面利益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根据新时期中国利益诉求的新特点,探索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3态的新机制 关于利益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是随着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完成逐渐清晰起来
5、的。在他看来,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1即社会形态的更替,甚至是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改革和调整,总是伴随着意识形态的某些发展变化的,这是利益的要求所驱使的。说明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形态与利益变迁的关系是较为明显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以贯之的基本观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极大地调整了利益格局,另一方面也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突出地表现为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体系和非核心价值体系并存的
6、局面,使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建设更加艰巨、复杂。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是:利益追求的泛化渗透到社会政治领域;追求不当利益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过大;文化领域过分追求利益的倾向。既然利益意识形态产生并服务于利益关系,因而我们从利益关系入手,探索正确表达及实现人们利益诉求的新途径、新方法,从中因势利导地表达出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注意着眼于维护好社会各种利益,做到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统一。当然,我们强调意识形态与利益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是说要将与利益相关的东西都上升为意识形态,那样最终只会导致意识形态的泛化。 4三、根据新时期中国利益矛盾的新特点,倡导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虽然在世
7、界观转变时期的若干著作中,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术语或者概念,但依据文本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手稿 、 形态中已经隐约有了相关思想的印记。在马克思的视野里,利益是个历史范畴,涉及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双重利益。马克思当时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不仅包括同代之间、而且还包括代际之间的关系)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既反映出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已基本完成,也为人们在新时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研究和解决物质利益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前, “全球问题”如全球性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已日益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意味着人类到了应该重新审视物质利益关系、物质利益矛盾,并在反思中寻求新的解决
8、方法的时候了。具体到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的警戒线,作为中国如何在新的国际利益格局中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这是当前中国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之一。首先,倡导科学发展的理念,摈弃人类中心主义,防止盲目开采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 ”2其次,倡导代际伦理,克服那种只注重人类眼前利益以及人类当下发展的传统消费方式,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谋利益。再次,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为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而努力,而且还要
9、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四、根据新时期中国利益实现的新特点,谋求科学执政的新维度 5早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借助于对哲学和无产阶级关系的阐述,公开申明了自己的阶级立场或政治立场。后来在手稿和形态中更深化了这一思想,并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研究,指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可见,马克思是站在人类解放的历史高度来谈物质利益问题,他的理论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理论,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 但是,马克思关于物质利益问题的探讨,只解决了为什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而没有回答如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这个历史课题留给了随后的马克思
10、主义者们。在中国现阶段,虽然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都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中利益格局、利益矛盾都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当前,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四个:一是保证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二是妥善协调好各个层面的利益关系;三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四是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解决好这四个问题,要求我们党必须审时度势,转变执政理念、执政形式,由过去单纯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逐渐向协调、沟通和服务手段转变,争取有效地协调好当代各种社会群体力量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注意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即提高妥善协调、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能力,把中国现阶段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利益矛盾控制在合理的限度或范围内;做好反腐倡廉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遏制腐败现象,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6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2 1992 年 6 月 3 日至 1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Z.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