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7743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摘 要 建设具有校园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高职院校不懈追求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扮演着塑造人的角色。要建设既体现学院特色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就必须意识到目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意识到大学精神的缺失,学风、教风等方面的问题后,就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去解决问题。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学风建设 作者简介:焦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223-02 胡锦涛总书记在

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大学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2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

3、可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使高校得以持续、快速的发展,而且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校园传统、价值理念和校园作风的综合体现,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以独具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为依托,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主导,以全校上下全体师生为参与主体的校园精神、制度准则以及围绕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文化娱乐展开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高校校园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可分为如下四个层级。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第一层是物质文化,它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主

4、要包括建筑特色、人文景观、体育设施等校园物质环境。第二层是行为文化,主要是师生员工围绕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文化娱乐展开的各种活动。第三层是制度文化,主要指校纪校规、道德准则与行为准则,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它是中层次的校园文化。第四层是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灵魂所在,主要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每个层级都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四个层级展开,应该深入每个层级进行规划和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软实力” ,在高校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高校校园

5、文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将物质文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 纵观今天的各大高校,无一例外的投入大量的资金装点图书馆、教学楼、行政楼,让人步入其中感到多少有些奢华。但是正如大教育家梅贻琦所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如果一所大学仅用外在硬件设施予以衡量,就失去了大学的真正内涵。大学的真正内涵, 大学开篇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最佳的诠释,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精神文化建设的缺失日益严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急功近利、精神空虚、毫无追求,大学这一神圣殿堂的美誉能维持多久值得深思。 (二)大学精神的日益缺失 谈论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会从古老的

6、建筑谈起,但关注最多的还是这所百年名校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大学精神是全体师生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它是大学的终极目标,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其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叛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可是今日的大学校园大学精神何在?今日的大学丧失了大学原本的涵义,今日的大学对人文精神大为忽视,而是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当中;今日的大学教师成为了“老板” ,把学术当成是谋求金钱与地位的路径,大量制造学术垃圾,学术腐败层出不穷;今日的大学缺失对人灵魂的塑造,刘海洋、马加爵、药家鑫的学业水平应4该说是比较

7、优秀的,但是他们不能说是合格的大学生;今日的大学教育过于保守,老传统老思想仍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大胆革新的精神。 (三)学风状况令人担忧 如今大学校园里缺少朗朗的读书声、缺少你追我赶的学习势头,缺少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风气。绝大多数学生倡导“读书无用论” ,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少理工科学生整日沉浸在实验室里,连基本的中国历史和人文常识都不知道;绝大多数同学不会去读经典,不会去博览群书,不会遨游在书海之中,而是任时光匆匆流走;学生在一起很少讨论学习和读书,对知识缺少思考和创新,对学术权威和老师讲授的内容缺乏批叛精神。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考场上夹带、抄袭,使用高科技手段作弊

8、的事件屡见不鲜,大学生诚信缺失令人担忧。 (四)校训重复雷同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广大师生应当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应该是每一所学校独有的办学理念和治学方针的集中表现。但是,从中国高校现有的状况来看,校训千篇一律,不少高校在校训用词上出现严重反复,一些学校不仅用词完全一样,甚至连词的排列顺序都完全一致。据调查统计表明,我国 139 所高校,在校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求是” ,使用院校有 57 所,占 41%;其次是“创新”一词,使用院校为 54 所,占 38.9%;排在第三位的是“团结” 、 “勤奋”两词,分别为 47 所和 46 所院校使用,占 33%左右。同时“严

9、谨” 、 “求是”用得院校也不少。校训的重复雷同,无法体现出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5风格,使校训只流于形式,不能彰显出校训本身的实质作用。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校训 笔者为此做过一项调查,我院大一学生中无人知晓我院的校训,大二学生知道的人寥寥无几。仔细想想这是一个很可悲的问题,如果这项调查在世界顶级名校中开展,结果肯定相反。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和雍容高雅的大学风范;哈佛大学的校训“让真理与你为友”体现出求真务实的大学文化。而正在兴起的高职教育正日益凸显出培养高技能、高知识人才的重大作用,广大师生应当把校

10、训作为团结全校师生、促进学校发展的强有力的重要载体,把校训作为一种大学精神深入到全体师生中去。笔者认为,为了避免我院校训流于形式,应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多渠道、全方位、多形式地宣传校训,让校训中的精神内核扎根于每个西铁职院人的心中。 (二)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与模范表率传递大学精神 不断扩大教师贤良品行及高尚德行的示范效应,让学生感同身受大学精神。从根本上讲,教风会影响学风,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大学的魅力在于大师,学生和教师朝夕相处,教师的身先正范和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随着时间的累积学生会将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和偶像,在校园中营造这种尊师重教的氛围,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大

11、学精神。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6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和集体意识,对学生思想品德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会第一时间愿意找教师倾诉,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宽容大度。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让学生在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四)深入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大学校园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目前教育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据笔者观察,特别是所在的高职院校,平日校园里

12、课余时间在教室、图书馆看书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就连考试时也少有人静心复习,考场上多次见到学生交白卷,乱答乱做的现象。这让笔者不由地反思,这样的学习态度如何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这样的知识水平和素养能否扛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学院就应出台相应的校纪校规约束学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作为和学生直接对话的任课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如今的大学生和过去的大学生远不能相提并论,他们的头脑、意识和思维受社会的影响,认为学习和读书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大学此时就要发挥育人的作用,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向他们证明学习和勤奋能

13、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同时学院应该尽量开设高层次的讲座。请大专家、大学者到校内讲学,内容也应涵盖教育、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通过营造良7好的文化学术氛围,使学生的科技和人文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五)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景观,发挥用环境塑造人的作用 学院应注重发挥用物化环境的塑造人的功能,对校园的绿化、美化都应进行科学规划。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 ”校园文化景观,是指充分利用既有的物质条件,包括大到建筑和空地,小到一花一草一木、路牌等,都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和美感,实现其美学、历史与人文价值的高度融合,达到校园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完美统一的人文自然景观。笔者认为,我

14、院正在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学院应当加强统筹规划,把能够体现学院的传统和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元素,通过模型、建筑、花草、路牌等呈现出来。无形中将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的灵动。走在这样的校园中,会从直观上传递一种思想之光、精神之光和科学之光。从而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真正意义上彰显出文化传播的正能量,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全院上下每一份子都意识到文化建设才是决定学院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提升文化意识。校园文化的内容包含了学校的奋斗目标与理想,这种目标理想,能激发起师生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校园这片净土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参考文献: 81刘锦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琼州学院学报.2009(3). 2刘绍辉,卢强.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3). 3高雁晋.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革新.200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