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 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策略摘 要: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定的“弱势群体” ,主要包括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社会活动、人际和心理障碍和生理缺陷弱势群体。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和群体性特征,提出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对策与途径。重视在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是一个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全面发展、学校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关键。 关键词:90 后大学生;弱势群体;教育策略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学概念,指的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相对弱势地位的群体。由于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诸多矛盾和现实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学
2、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社会的稳定1。 1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别 大学生弱势群体包括经济困难弱势群体、学习困难弱势群体、人际和心理障碍弱势群体和生理缺陷弱势群体五大类2。 1.1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主要包括特困生、困难生和一般困难学生三个等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和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1.2 学习困难弱势群体 2学习困难弱势群体是指学习困难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导致学习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得当,高中基础较弱等原因。 1.3 社会活动弱势群体 社会活动弱势群体在高校的各种学生组织中占弱势地位,学生参与各
3、种组织竞选和活动时,从家庭中带来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家庭教育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强势群体的学生都可以依靠自己原有的优秀素质获得尽可能多的有利资源和位置,而弱势群体在各种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1.4 人际和心理障碍学生群体 人际和心理障碍学生群体主要指缺乏沟通交流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弱势群体。该群体学生常有“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四方面困境,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耐挫折能力不足、自主能力欠缺,并因此引起焦虑不安、抑郁情绪等 3。 1.5 生理缺陷学生群体 生理缺陷学生群体主要指身体残疾、有缺陷或体弱多病的学生。生理缺陷学生要比其同龄人付出更多的艰辛,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生
4、理缺陷学生在大学生当中占的比例较小,但影响更大,造成的问难更加难以处理。 2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32.1 家庭原因 首先是家庭经济压力,由于困难家庭不能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承受额外的经济压力。困难学生由于要参与课外兼职,常不能参与必要的学生活动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如精神抑郁、自我意识不良等。其次是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由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态度,给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在家庭又难以给于正确的指导和培训,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对大学生活适应能力差。三是受家庭成员关系
5、的影响,如单亲或离异等不良家庭环境的子女容易形成的交往障碍、自卑等。 2.2 社会原因 一是社会改革过程中,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冲击,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政治立场弱化、价值取向多样化、道德观念世俗化等,最终沦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二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造成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功利化。三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如社会腐败现象和贫富悬殊的现实等致使大学生心理的失衡,从而使部分大学生丧失信心,造成自我否定、自我堕落,逐步发展为弱势群体。 2.3 个人原因 主观上,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适应学习方式、方法的转
6、变或对所学习专业不感兴趣,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下滑,导致学习信心的不足,于是开始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逐渐沦为弱势群体。此外部分学生不能客观地分析自我,由于个人能力的不均衡或生理缺陷等原因,导致自卑、堕落等而沦为弱势群体。 42.4 学校教育的原因 高校教育专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现实需要;高校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脱离,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 学校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在资金和人力方面投入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滞后,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缺乏创新,缺乏相关专业心理研究机制。 3 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7、大一新生在开始大学学习后,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各种弱势群体慢慢形成。在各种碰撞和融合下,呈现出其群体特征: 3.1 追求个性独立与依赖思想并存 个性独立是 90 后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越发希望能支配自己各方面,同时摆脱老师的管束。而大学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精神正符合 90 后大学生这种心理,所以 90 后大学生常表现出散漫、不愿接受管理的一面。 但弱势群体由于难以适应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不能控制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无法解决,内心深处怀着对父母、老师、外界朋友的依赖倾向。 90 后大学生弱势群体在面临困难时,一方面他们潜意识有
8、着强烈独立去解决困难的愿望,另一方面他们历经挫折后对自我能力的否定,对父母、老师的帮助支持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这种个性独立与个性依赖的矛盾状态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不佳,内心苦闷,甚至抑郁,时常处于心5理弱势,容易导致走向极端。 3.2 单一价值取向与思想多元化并存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是大学生心理弱势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部分人更加接受“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理念,积极主动学习,渴望得到助学贷款、各种助学岗位,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因此价值取向较功利、单一。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挣取生活费,在学习上容易遇到困难,造成自我怀
9、疑。在校学生贫富差距悬殊,让他们产生了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宿命论等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思想往往强烈冲击着他们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理念,最终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3.3 追求进步与失落自闭并存 90 后大学生作为曾经中学阶段的优秀群体,有较强的优越感,对大学生活抱有许多美好愿望,寄予相当大的期望。90 后大学生有渴望扩大交际,拓宽视野的迫切愿望,希望相互了解,渴望成功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希望在大学中施展自己才华,张扬个性,求知成才。 但是在大学生弱势群体中,这种强烈的优越感也容易导致失落。当他们发现大学生活的理想与客观现实有所不同,容易造成对以往认知的怀疑。此外,大学校园人
10、才济济,对于大学生在中学建立的优越感造成冲击。他们感到沮丧,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由此走向自我否定的方向,自我封闭,以致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交往。 4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策略 6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在大学中另一种体现形式,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工作,可以体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加强社会稳定和团结4。同时,大学生弱势群体如果得不到很好教育与转化,弱势群体会对高校的正常教学产生阻碍作用,妨碍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难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4.1 建立健全经济资助体系 首先,对学生家庭情况做好摸底工作,做好每一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记录工作。发展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11、社会助学金为辅的多元体系,将“奖、贷、助、补、减”经济资助政策体系有机结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支持。 其次,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制度,提高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积极性。让弱势群体大学生可以参与科研团队、教学辅导和学校管理等不同类型的“含金量”较高的助学岗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还有助于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4.2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进步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健全人格,增强素质。首先,提高任课教师、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力。 其次
12、,寓教于乐,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化活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端正人生态度,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7再次,建设良好学风,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自觉性、积极性。 4.3 建立高校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做好学生心理状况普查、学生安全预案和相关信息的收集,构建完整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要建立完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一批专职心理教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开设学习方法辅导讲座,做到及时疏导、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
13、有心理危机倾向的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监控和主动疏导,把握工作主动性。 4.4 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大学弱势群体 通过法律手段对弱势群体予以特殊的保护,而不应仅仅把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看作是有人道感、正义感的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一项人道主义事业。首先针对当前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乏力的情况,必须增强高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将教育法律的基本立法精神渗透到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其次加大教育法律的宜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最后设立专门的维权机构确保大学生弱势群体法律救济梁道的畅通,有力地保护其合法权益。 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同时,加强正确引导,激活其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内心潜藏的巨大精神动力,最终使弱势群体在教育过程中,从自8省走向自立,从自信走向自强。 参考文献: 1 刘 莉,张森林,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89-92. 2 罗国斌.大学生弱势群帮扶工作简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47-48. 3 陈烈,彭建军.贫苦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2004,5(2):110-112. 4 刘晓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权利实现J.世纪桥,2008,9(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