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RFID 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摘要 RFID 作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电子身份识别技术,自上世纪80 年代在美国国防领域兴起后一直处于高速成长,先后在物流、身份识别及定位跟踪、商品防伪、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逐步被广泛应用。中国在 90 年代中期开始在地铁卡、海关通关、门禁识别等领域开始引进RFID 识别技术,1998 年沃尔玛提出要在商品领域应用 RFID 电子标签取代条码识别,在国际上引起了热潮,之后我国政府开始关注 RFID 技术,先后在第二带身份证、车辆电子识别等领域开始快速推广, 2008 年中国RFID 市场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周期,年复合增长率在 30%以上。RFID
2、技术未来发展领域十分广泛,作为南方电网电力企业物流领域,RFID 技术已现雏形,但尚未推广使用。 关键词射频识别 现代物流管理 物联网 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本论文以 RFID 技术在 ERP 中的应用为例进行分析,并且设计了RFID 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的两方面的实例。针对基于 RFID技术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如何将RFID 技术与 ERP 有机结合实现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自动管理是个新的课题,对电力企业迅速高效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1.射频识别技术简介 2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
3、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一个典型的 RFID 系统一般由 RFID标签、读写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 RFID 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编码数据,用以唯一标识标签所附着的物体。 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 1: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 RFID 标签进入读写器工作场时,其天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 RFID 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向读写器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读写器接收到来自标签的载波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至计算机主机进行处理
4、;计算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标签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RFID 标签的数据解调部分从接收到的射频脉冲中解调出数据并送到控制逻辑,控制逻辑接收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他操作。 图 1 RFID 系统原理 1.1 RFID 标签优越性 RFID 标签是整个 RFID 系统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它相较于传统的条形码有着更多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据资料可以更新,标签可以重复使用。 (2)数据信息的接收、传递和穿透性极强,电子标签可以进行批量处理,效率得到提高。 (3)信息存储量大,最大存储容量可达数 MegaByteS。(4)防盗安全性强,RF
5、ID3电子标签在数据信息读取方面都有密码保护,这样的安全保护措施使得电子标签不容易被轻易更改和伪造。(5)使用期限更长、防污染性强,对类似水、油和其它化学药品却有着很强的抗污染力。 2. RFID 技术在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别是大型集团化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传统上我国电力企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基于职能的资产“分段”管理模式,强调阶段的划分和有序性,各部门更关注自身领域的优化,对整个系统考虑不够,缺乏沟通协调,欠缺对资产的全过程管理,难以适应电力行业高速发展对资产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和精益化的要求。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从资产长
6、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建设、采购、运行、维护、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益、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 2.1 电力企业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 (1)传统的职能化管理模式涉及部门多,但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横向信息沟通,资产管理不同阶段相对独立,无法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目标。 (2)固定资产数量多,存放、运行、基建地点分散,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和基建部门信息难以集成、共享和联动,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存在脱节现象,难以避免糊涂账。 (3)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使电力 ERP 在资产管理上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4(4)由于资金渠道
7、不同,在设备采购中可能导致帐外资产的出现。 2.2 基于 RFID 技术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可行性 RFID 技术作为物理世界与现有 IT 系统的桥梁,可对静止的或移动的物体进行识别,其借助 WIFI 或 GPS 无线远程传输的功能可将资产日常管理活动与资产管理系统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实物信息与管理信息的实时同步一致。由于 RFID 具有存数数据量大,非接触、读取速度块,无需人为干预读取数据过程等优势,可以进行快速识别、盘点。实现准确快速掌握重要固定资产信息。因此,引入 RFID 技术,并与电力目前正在推行的 ERP 有机结合,实现电力企业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低成本自动智能化管理已具备可
8、能。 2.3 系统实施方案 第一步,在仓库管理环节采用电子标签自入库开始,由仓库管理人员在资产上黏贴电子标签,并将基本信息输入电子标签内,上传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在电子标签使用前,仓库管理人员需将大量的设备信息手工抄写到纸质台帐上,经常出现写错字,设备不明,帐物不符等情况。使用后,管理人员每黏贴一张卡片,立即输入数据,因电子标签标识具有唯一性特点,可以有效解决账物不符的情况。电子标签的无纸化,实现了资产信息输入一步到位,避免了在后续的工作中重复录入。在资产的使用环节只需进行信息的补充填写和修改即可,同时数据存放于后台服务器,保存安全。与此同时,电子标签自动生成资产编码,给资产安装了“身份证”
9、 ,确保了资产账、物的一一对应,极大地方便了后期的资产清查工5作。 第二步,在资产的领用、投运环节采用电子标签后各使用单位可根据生产计划任务,到仓库领取相关设备,仓库管理人员发放设备,并将资产信息状态在标签读写器上调整为可编辑,上传到资产管理系统。 第三步,在资产的日常管理环节采用电子标签。 对于已投运的电网设备,使用单位根据年度大修、技改项目计划,在线路检修停电时,将需变更设备的信息现场读取后上传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提出转移、报废申请,待各主管部门层层审批后即可施工。施工完毕后,运行单位在现场将信息及时修改,并上传至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待提交完工报告后,各主管部门审批,完成变更、报废。 以往
10、的设备转移、报废需运行部门提出变更申请,提交主管部门审批后,由主管部门到现场核对资产信息,劳民伤财,效率极低。工程竣工后,因工作人员的主观因素,设备变更后的资料变更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等情况;另外因完工报告中填写数据不规范,在进行资料卡片变更时,卡片查找时间及长,非常困难。目前,资产的报废经公司统一招投标,各地市供电单位报废设备大多存放在仓库中,数量较多,报废时需人员进行逐个核实资料情况,效率低,准确率差,受人员责任心影响大,后续工作多,曾发生过已报废资产信息仍在使用的情况。采用电子标签后,因电子标签的唯一性特点,运行部门只需在现场将需变更的设备读取,上传至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管部门无需到现场核
11、对,效率提高。主管部门在进行审批时,因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号码,大大降低了数据失真的可能性,缩短了查找时间,解放了劳动力。在进行成批报废时最6具优势,利用其可多点读取的功能,以及唯一性的特点,可以进行多台设备同时、准确的核实,受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小,报废资产核实工作一次完成,准确率 100%,无后续工作。 应用 RFID 技术优越性还体现在资产清查工作中。电网企业几乎每年都要进行资产的清查工作,电网资产设备卡片数量多,因在建卡时,术语不规范,信息不完整等,造成清查工作耗时长,效率低。各运行单位在领取资产清查表后,大多要到现场再次确认,效果较差且费时费力;同时资料核对需要对设备进行停电核实,不但影
12、响了正常的生产工作,也影响了供电可靠性,而且容易发生居民投诉事件,对职工的人身安全也存在隐患:因设备长期暴漏在外,污秽严重地区,设备铭牌遭腐蚀,核对准确率不高。采用电子标签后,根据标签的唯一性、多点读取性和长距离读取的特点,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资产核查,不但不影响供电可靠性,对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证,对距离较近的几台设备可以同时读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核对工作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核对的准确率也得到保证。 5.1 总结 RFID 作为新一代全球商品识别技术正成为各国政府和公司关注的焦点。而电力物流具有无形性、不可存储性、服务性、需求的随机不确定性、质量标准的特殊性等
13、特点。 采用 RFID 技术可以实时了解到货架中物资情况,并迅速补货,减少安全库存量,从而大大降低了仓储成本,使整个供应链管理显得透明而高效并可以大幅度削减成本和清理供应链中的障碍。 7参考文献: 1德KlauSFinkenzeller 著,陈大才等译.射频识别(RFID)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慈新新,王苏滨,王硕.无线射频识别(RF 工 D)系统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4周晓光,王晓华,王伟.射频识别(RF 工 D)系统设计、仿真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陈冬萍.射频识别技术(RFID)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 6蒋皓石,张成,林嘉宇.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应用,2005,31(5):1-4 7甘勇,郑富娥,吉星.RFID 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07,33 (9) : 130-132 8陈洁婧,顾芸,崔虹燕.基于 RFID 技术的生产作业管理系统J.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7(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