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020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摘要】当今社会,公共管理专业生综合竞争力不强,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产生一些分歧,公共管理学科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对公共管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满足社会和公共事业管理更好地发展,反复实践,构建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相关策略加以实施。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 众所周知,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现实而言,公共管理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期,对此的研究还在薄弱环节,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含糊,存在一定分歧。

2、因此,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的构建至关重要,并把培养模式加以运用并付诸实施。 一、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社会高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都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学校评价体系比不上社会评价体系,学校是以学生通过规定专业培养目标为尺度,而社会则考虑人才是否适应市场,国家的需求。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社会则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人才贡献社会的角度进行选择。这也必然导致社会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存在差异,这种不协调会带来一些弊端。如果不加以协调,会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正常需求产生差距,长久发展下去,2会带来高校人员不断涌入,社会此类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公

3、共管理学科出现于上世纪 80 年代,其发展时间较短,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学说等不够丰富,有些课程内容设置的相对浅显,知识体系不够丰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探究者和学习者的思维,很难激发他们探讨和学习的兴趣。这些情况是一些潜在的社会隐患,可见,公共事业专业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人才的要求。 1.具有乐于服务社会的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 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是为了满足社会全体的需求和协调发展。乐于服务社会是指关心公共事务,热心公共事业管理,与人合作,认识到公共利益与自己息息相关,维护公共利益,自觉承担作为公民的责任,热心参与公共事

4、业的管理。同时,也要具有社会感,从心底愿意去关心和帮助他人,愿意为社会做贡献,坚持原则,坚持正义,服务社会。 2.具有管理公共事业的能力。 公共管理不同于一般管理,它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管理的内容比较繁琐,符合法律要求,遵循监督制度,要求管理者必须对民主下的政府有个全面的认识,自己要时刻树立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程序意识。作为管理者,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组织公共事务的能力,具有宣传学习,交流沟通的能力。 3.乐于学习,具有工作执行力。 工作中,要自觉学习,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并把学到的知识3灵活运用在管理中,融进单位文化中,不断巩固自我,提升自我。同时,对于单位领导布置的任务,要无条件执行,

5、按时完成。遇到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魄力,把较强的执行力贯彻到工作中,做一个合格的公共管理者。 (二)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 公共事业管理是对社会控制,调节,协调的过程,它服务的对象可谓各行各业,领域广泛,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修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探究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实际运用能力和策划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公共事业管理涵盖社区事务管理,企业行政,人事劳动等方面,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案。人才培养是一幅动态图,不可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就业市场及用人单位的评价做出及时调整。 三、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付诸实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课

6、程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既包括科学,教育,卫生,资源等公共事业又涵盖水,电,交通等企业管理,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工作中少不了计算机的运用,公文的起稿,调查研究等,它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特征。由于此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跨专业比较多,要明确其目标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建立合理课程体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四大,四小门平台课程,四大门平台课即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小平台课是,组织行为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4人力资源管理。各大院校要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生意愿,自身发展等方面因素,选出符合自身的课程体

7、系。 (二)完善核心教材,凸显其独立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教材需要及时完善,教材需要高规格的。教材上的科研课题较少,只有部分高等教育的高校设的公共事业管理教材体系较为完整,其他教材系统性不强,缺少学理性。在教材的完善中,要不断探索并汲取经验,组织高水平人员,根据实践经验和心得编写和完善教材,反应其固有特征和规律。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兴趣,并能系统的了解知识点,掌握专业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吸收了很多学科的知识,使其独立性不明显。教学过程中,只是介绍该专业的核心知识点,对于如何展开更深度的理论分析则进展不大,更谈不上理论的相互争鸣了。加强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了解和认识,促使其掌握公共事业管

8、理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公共管理体制的发展。 (三)扩大师资力量,完善教学结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学科,必然有一定的弊端和一些薄弱环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为了满足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在职老师进行强化培训,通过自学,交流,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老师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借鉴他人教学经验,安排时间统一培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当地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有经验的官员去学校培训,举办讲座交流会,弥补老师实践上经验不足的缺陷,整体上提高师资水平。 5结语: 在培养人才方面,尽管高校和社会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随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建立及实施,促进了学校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其核心课程使学生明确公共事业管理的秩序,任务和使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2徐子东,王国辉,林媛媛,李木子.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作者简介: 王枭(1993-) ,男,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