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181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析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析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析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析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分析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摘要: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在分析研究目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成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 关键词:建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中,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体积混

2、凝土裂缝的主要成因 1、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 当外界温度下降或升高时,可能使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差,也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过大温度应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2、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热量,这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2的主要来源。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断面较厚,水泥发出的热量聚集在结构物内部不易散失,这就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为室外环境温度。内外温度不同将导致自身膨胀不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在面层产生拉应力。如果温差超过 25 ,则表层混凝土所造成的拉应力将要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在混凝土

3、构件的表面就可能产生裂缝,极易危害构件的安全性。 3、混凝土构件模板的拆除所造成的影响 在拆除混凝土构件的模板时,如果没有达到承重梁、板的必要养护时间,混凝土的抗拉、压强度均较低,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从而易使混凝土梁、板的下部在受拉情况下被拉裂,而形成承重裂缝。 4、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 混凝土收缩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自收缩和温差收缩四种。塑性收缩主要指在混凝土硬化之前,处于塑性状态,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子在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水泥、石子的脱水收缩。自收缩指混凝土浇筑后,密闭的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随水泥水化的进展而降低,造成毛细孔中的水分不饱和而产生负压,因

4、而引起混凝土的自收缩。温差收缩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过程中产生温差所引起。 5、化学反应的影响 混凝土中碱与硅酸盐骨料反应,加水拌和混凝土时,水泥中的碱不断溶解,这些碱液与活性氧化硅起化学反应,析出胶状的硅胶。硅胶从周围介质中吸水膨胀,其体积可增大 3 倍,而使混凝土胀裂,其特点是3裂缝中充满白色胶体,表面裂缝常有白色沉淀的胶体,呈杂乱的地图状。6、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任何一个地质勘察,其结果都是近似的。当设计假设模型与地质实际不符等情况出现时,都很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同时,由于上部建筑物荷载不同,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对混凝土就产生拉应力,当应力

5、超过混凝土极限拉应力值时,将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一旦出现则非常严重,可能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 三、如何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抗裂 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后,破坏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防水性,危害十分严重。总结现场各方面经验,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选原材料、优化配合比 (1)优选原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选用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尽量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升,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性。 掺加适量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同时可代替水泥用量,

6、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但掺量不能大4于 30%。掺加适量的减水剂,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减少了拌和用水,节约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 (2)优化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水泥,增加粉煤灰,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2、温度控制措施 (1)控制浇筑温度 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将砂、石骨料等原材料堆放在有遮阳棚的料仓里,以减少阳光的辐射,同时对砂石用冷水降温,在搅拌过程中向混凝土中添加冰水。混凝土车出场前,喷淋车滚筒表面,防止太阳直晒造成混凝土温度上升。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用湿麻包包裹泵送管道,以降低泵送过程中的温度。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注意保温保湿。 如果是在冬

7、季进行施工,为了防止早期混凝土受冻,常常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具有较高的浇筑温度,在浇筑混凝土以前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并掺加适量防冻剂。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注意保暖保湿。 (2)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分层浇筑,每一次浇注的混凝土不可过高、过厚,利于混凝土散热,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均匀上升。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 (3)混凝土监控与养护 温度控制 5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在混凝土的内部埋设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能直接达到降低水化热温度的效果。但冷却水与混凝土的温差不宜过大,宜控制水温与冷管周围的温度在 25以下。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

8、措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值。 温度监测 为了进一步摸清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大小,混凝土中不同深度温度场的变化以及施工各个阶段温差的变化规律,在混凝土的芯部及表面埋设温度传感器,准确的测出混凝土各个时期的温度值,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大体积砼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水泥得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二是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风吹、日晒、干燥、寒冷等原因而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收缩、裂缝及破坏等现象。 混凝土养护的方法及要点如下: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 12h 内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具体而言,初凝后可以覆盖,终凝后开始浇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9、1.2Mpa 以前不得伤人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覆盖物可以用麻袋、草帘、竹帘、砂等,浇水次数以使混凝土保持湿润为准,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时不得浇水。 、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6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 14d,对掺用缓凝剂、有抗渗性要求、掺加矿渣及粉煤灰拌制的水泥不少于 21d。 、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全,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裂缝时,应立即仔细遮盖,充分浇水,加强养护,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3、健全施工组织管理 在制订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同时,还需落实组织指挥系统,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做到层层落实,确保顺利实施。

10、(1)在施工前期,一定要重视混凝土温度控制方面的准备工作,保证制冷、保温设备能正常投入使用,使混凝土温度控制满足设计要求。 (2)除了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外,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实践证明,混凝土的强度是不均匀的,裂缝总是从强度最低的薄弱处开始的。因此,为了防止裂缝,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3)在混凝土浇注进度安排上,应采用“分层浇筑、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位”的方法浇筑,这样可以避免产生裂缝。 (4)尽量利用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不止是一件复杂繁琐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若是浇筑技

11、术措施不到位,就很有可能使混凝土出现问题,从而使建筑施工质量受到严重7影响。因此,为避免因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必须采取适当的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措施加以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樊华君:对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的探讨 , 中国城市经济 , 2011 年 14 期 2 刘勇:关于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之我见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2011 年 21 期 3 刘思远 邵泽杰: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探析, 科技与企业 , 2012 年 11 期 4 郭立振: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上的浇筑技术探析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2012 年 21 期 5 谷检告: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的探讨 , 建材与装饰?中旬 , 2011 年 06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