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2讲.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8561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4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散数学第2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离散数学第2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离散数学第2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离散数学第2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离散数学第2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讲 一阶 /谓词逻辑 在 Ls中,把命题分解到原子命题为止,认为原子命题是不能再分解的,仅仅研究以原子命题为基本单位的复合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这样,有些推理用命题逻辑就难以确切地表示出来。例如,著名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苏格拉底推理:退出退出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根据常识,认为这个推理是正确的。但是,若用 Ls来表示,设 P、 Q和 R分别表示这三个原子命题,则有 P, QR 然而, (P Q) R并不是永真式,故上述推理形式又是错误的。一个推理,得出矛盾的结论,问题在哪里呢 ? 问题就在于这类推理中,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体现在原子命题之间,

2、而是体现在构成原子命题的内部成分之间,即体现在命题结构的更深层次上。对此, Ls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在研究某些推理时,有必要对原子命题作进一步分析,分析出其中的个体词,谓词和量词,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推理形式和规则,这些正是谓词逻辑(简称为 Lp) 的基本内容。 2.1 个体、谓词和量词 2.2 谓词公式与翻译 2.3 约束变元与自由变元 2.4 公式解释与类型 2.5 等价式与蕴涵式 2.6 谓词公式范式 2.7 谓词逻辑的推理理论2.1 个体、谓词和量词 张三喜欢唱歌 李四喜欢唱歌 所有人都喜欢唱歌 有人喜欢唱歌2.1 个体、谓词和量词 在 Lp中,命题是具有真假意义的陈述

3、句。从语法上分析,一个陈述句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在 Lp中,为揭示命题内部结构及其不同命题的内部结构关系,就按照这两部分对命题进行分析,并且把主语称为个体或客体,把谓语称为谓词。 .个体、谓词和命题的谓词形式 定义 2.1.1 在原子命题中,所描述的对象称为个体;用以描述个体的性质或个体间关系的部分,称为谓词。 个体,是指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张明,计算机,精神等。表示特定的个体,称为个体常元,以 a, b, c 或带下标的ai, bi, ci 表示;表示不确定的个体,称为个体变元,以 x, y, z 或 xi, yi,zi 表示。 谓词,当与一个个体相联系

4、时,它刻划了个体性质;当与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相联系时,它刻划了个体之间的关系。表示特定谓词,称为谓词常元,表示不确定的谓词,称为谓词变元,都用大写英文字母,如 P, Q, R, , 或其带上、下标来表示。例:命题 “张明是位大学生 ”“张明 ”是个体, “是位大学生 ”是谓词设 S: 是位大学生, c: 张明,则 S(c): 张明是位大学生。 如,命题 “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之间 ” 武汉、北京和广州是三个个体,而 “ 位于 和 之间 ”是谓词,它刻划了武汉、北京和广州之间的关系。 设 P: 位于 和 之间, a: 武汉, b: 北京,c: 广州, 则 P(a, b, c): 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之间。 定义 2.1.2 一个原子命题用一个谓词(如 P)和 n个有次序的个体常元 (如 a1, a2, , an)表示成 P(a1, a2, , an), 称它为该原子命题的谓词形式或命题的谓词形式。 应注意的是,命题的谓词形式中的个体出现的次序影响命题的真值,不是随意变动,否则真值会有变化。如上述例子中, P(b,a,c)是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