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园区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概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6461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工业园区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工业园区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工业园区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工业园区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概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工业园区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概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城市工业园区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概述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区域一体化等新背景的出现,城市工业园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方向,而基于城市工业园区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的研究,对归纳总结城市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指导未来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业园区 实践发展 理论演进 中图分类号: F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业园区是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推进器和加速器,也是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速效良方。随着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区域一体化等新背景的出现,城市工业园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方向。急需对国内外城市工业园区的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行研究概述。 国外工业园区实践发展及理论

2、演进 (1)先驱探索:二战前的工业园区 国外工业园区的雏形源于 18 世纪欧洲的“工厂制” ,为追求利润,大量的工厂“扎推”形成了工厂区(Factories Cluster)。这些工厂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合理控制,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态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工厂主和企业家们纷纷建设工业村(Industrial Village)或公司城(Company Town)来解决由工业居住功能混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带有个人理想主义色彩的实践揭开了工业园区发展的序幕,是工业园区的早期探索。 2早期城市规划思想家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田园城市” 、 “工业城市”和 “带形城市”等理论形成了工业园区

3、的规划模式。 雅典宪章的提出大力推动了城市工业园区的产生。沙里宁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也逐渐运用于后来大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中。 同时,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工业园区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阿尔佛雷德?韦伯(Alfred Weber)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从工业区位角度阐述产业聚集问题。廖什(August Losch)提出市场区位论,以最大利润论代替韦伯的最低成本论。之后的经济学家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完善和改进,提出了针对工业区位的多种经济因素综合分析方法。马歇尔的“产业集聚理论”探讨了企业集聚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而随后科洛索夫斯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以及在前苏联的实践对基于特定政策产生的

4、工业园区作了先驱的探索。 (2)理性起步:二战后至 1960 年代的工业园区 经历了两次产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新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互为诉求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 ,从而带动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同时,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工业区的“郊区化” 。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先导地位越发突出,需要一种发展高技术,并使其产业化的有效载体。这时期工业园区类型有工业卫星城,城郊工业园,出口加工区以及科技工业园。 二战之后, “适度分散”成为共识,恩温和帕克对田园城市中分散主义思想的发展提出了卫星城理论

5、,对城郊工业园及工业卫星城的产生和3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率先提出了“增长极”理论更强化了工业园区的政策先导性和范围边界性。 (3)转型发展:1970-1980 年的的工业园区 70 年代中期,西方国家间激烈的竞争以及国内消费市场饱和导致生产下降,导致经济衰退,发达国家急需通过已经起步的工业园区发展,全面振兴经济。同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进一步加大了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力度,以出口加工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并且呈现出横向扩张和纵向升级的双向拓展局面,起到了推动生产国际化、转变经济发展战略的先导作用。80 年代后,随着能

6、源危机和全球竞争局势的影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多数国家和地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城市郊区应运而生。同时,为了复苏冷战结束后停滞的经济,西方各国纷纷将发展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园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时期,更多学科开始关注并研究工业园区,产生大量相关理论。如:斯格特的“生产组合”理论、皮奥勒和萨贝尔的“弹性专业化”理论、克鲁格曼的“新产业空间”理论、萨克森宁、达维特等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波特的竞争力“钻石理论”等。这些理论被直接或间接用于指导工业园区的实践,同时也对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7、功能综合、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等。 (4)全新图景:1990 年代以来的工业园区 490 年代以来各国各种类型的加工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更是发展迅猛,且呈现出形式多样、功能综合、发展加速的趋势,但是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日益扩大的资源开发量以及废弃物排放量。如何在发展经济,特别是在发展现代化工业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现代人类社会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清洁生产” 、 “生态工业” 、 “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提出,生态工业园区应运而生,并方兴未艾地发展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理论以及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等新一轮理论研究成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国内工业园

8、区实践发展及理论研究 比较于国外工业园区,国内的园区实践发展历程短且简单,理论研究少且薄弱,但实践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1)初步探索:1970 年代以前的工业园区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最早出现在“一五”时期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当时的工业园区只是以某一国有大型企业为龙头在偏远地带进行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产业类型单一,基本只是劳动和土地密集型领域的工业混合体,混杂在无污染和污染工业之间。但它们由历史上无计划、分散建设进入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阶段,形成了许多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积极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改造进程,也大大提高了一些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2)产生起步

9、:1980 年代-1990 年代的工业园区 从 1980 年代初到 1990 年代中期,我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轨道,建立了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5业园区产生并发展。这一阶段的工业园区有了更好的用地规划,从用途和相容性上对工业进行了分类,且对各种用地内的建设指标、空间形态等有了更加详细的量化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工业越来越广泛地涉及到研究与开发等知识型活动,所以愈发重视工业运行所处的环境,新的园区更着眼环境美化和绿地建设,工业园区趋向在城市边缘地区选址建设。(3)整顿发展:1990 年代以来的工业园区 1990 年代后,我国各省、市、县甚至乡镇也纷纷建立各类开发区

10、和工业区。全国范围内开发区的低水平重复和大面积开发,造成了大范围的耕地占用和浪费,分散了项目的集聚度,造成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宏观经济的过热。为此,国务院从 1993 年开始了长达 6 年的开发区清理整顿。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迅速兴起并大量建设,工业园区形成了多层级、多类型的发展格局。2000 年以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从沿海、沿江城市逐渐向内陆中心城市推进,并不断发展壮大。新时代为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我国也开始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4)理论研究 国内对于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于空间结构与布局等宏观方面,而物质层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11、以王缉慈为代表的关于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理论,吴季松等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及其他三元参与理论、五元驱动理论、公司地理论、园区规模经济论等研究在工业园区宏观层面做了较多的探讨。这些理论多是基6于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发展的区域发展理论。 物质层面的有城市规划原理中对工业用地规划结合不同产业类型和实际案例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城市工业布置基础中,详细阐述了城市工业布置和工业区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分析了在城市工业布置方面的实际问题和经验教训。 高科技新产业新的空间科学工业园区研究全面考察了科学工业园区的历史变革、形态特征、系统结构、整体功能、环境条件、政策法规、管理体制以及未来的发展创新等问题。理想空间现

12、代产业园规划结合目前产业区规划编制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区规划案例进行详细解读,探讨和总结了新形势下的产业区规划策略。其他关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期刊文章,多数是基于具体的工程案例,对工业园区的某一方面得出一些经验总结,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论述。 结语 城市工业园区的发展,为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和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市工业园区实践与理论发展进程,期望以此推动更广泛的工业园区的研究,并实现城市工业园区的科学发展、推进城市与区域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兴刚城市开发区的理论和实践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0 72钟坚世界出口加工区的由来、发展及运行机制J特区经济,2000(II):47-49 3顾朝林等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4历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卢克雅诺夫,城市工业区,中山大学地理系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7 作者简介:徐澄栋(1986-09) ,男,江苏无锡,苏州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