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水资源需求管理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凸现,而以往以满足用水需求为目标的供水管理体制非但不能有效解决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反而使得这个矛盾日益严峻。本文首先针对目前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低下的突出矛盾,分析了黄河流域实施需求管理的必要性,然后从行政管理、水价制定、经济激励、节水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对黄河流域实施水资源需求管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可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需求管理; 黄河流域; 实施手段; 建议;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国内外关于水资源需求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水资源
2、需求管理的概念尚无统一的表述, 但实质内容大致如下: 水资源需求管理, 就是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为原则,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宣传等一系列手段, 由水行政管理者、水经营者和用水户三大群体共同协力提高终端用水效率, 改变用水方式, 为减少水消耗和水需求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一、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低下的突出矛盾从根本上决定了要维持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致力于高效用水管理。通过加强需求管理能够推动节约用水, 实现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减少, 可以缓解供需矛盾; 而节约的水量为维持河道输沙、河口生态等水环境改善需水提供了更多的
3、可利用空间,同时, 水需求的减少也会使污水排放量减少, 从而有效地缓解水环境的压力。此外, 黄河流域目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相当高, 且易于开发的水源基本已经得到开发或正在开发之中, 今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不仅资源条件不够充分, 而且工程的技术难度将更大, 经济投入将更多。对于资源性缺水、经济水平相对不发达的黄河流域而言, 通过加强需求管理减少无效用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于新水源开发更为迫切。基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 改变传统的供水管理, 采用需求管理技术, 约束人们对水资源的过高需求, 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 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 降低或维持流
4、域社会对水资源的总需求量, 既节约了水资源总量又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 对于缓解黄河流域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环境恶化形势有十分重要作用, 是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二、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建议策略 1、发挥政府和流域机构的主导作用及法规和政策的引导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是社会行为, 离不开政府和流域机构的支持。单纯依靠水市场的供需平衡调节需水量, 对于水市场尚未发展成熟的黄河流域而言, 是一个太过于漫长的过程。而政府和流域机构对流域内的水资源管理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而且其所具有的行政力量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对于引3导、促进需求管理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 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流域机构的
5、主导作用, 通过制定需水管理的法规、用水标准、节水技术规范等从法律法规上支持需水管理。尤其是流域机构, 在进行流域水资源的总体规划的同时, 要注重对需求管理的规划, 对需求管理的目标、实施对象、技术手段以及需求管理所需资金的筹措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 2、实行合理水价政策, 调节水资源需求。在黄河流域, 水价形成机制尚不完善, 水价明显低于成本。实行需求管理, 必须要注重水价体系的建设, 因为只有水价才是自发调整需水量变化的最根本的动力, 是调整、维持水供求良性发展的驱动力。在水价的制定方面, 首先要充分考虑用水户的承受能力,水价调整要在用水户的承受能力内实行小步快走政策; 其次要坚持以供水成本
6、为基础进行核定, 将水价逐步纳入商品价格范畴进行管理; 建立水价调整机制, 根据物价变动和供水保证率及时调整水价, 比如下游引黄灌区供水保证率受时间、空间和水质等因素影响较大, 通过用水高峰期水价上浮, 用水淡季水价下浮实现在时间上的浮动, 以鼓励用水单位采取各种方式存蓄水量或补充地下水; 针对含沙量沿程减少的特点, 在灌区上游水价下浮, 下游上浮来消除水质影响; 推行定额用水制度, 定额内基准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水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 最后, 通过用水户协会等形式的参与式管理,广泛而有效的保证监督用水户参与水价的制定与调整。 3、采用经济激励手段促进节水。经济利益是事物
7、发展最有效的驱动力, 借鉴需求管理在电力等方面的激励手段, 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激励机制, 如建立节水基金对节水量大的水经营者给予奖励, 对采用节水措4施的用水户给予现金补贴、低息贷款、免费安装调试, 对研发节水设备或技术的单位给予奖励; 或直接制定优惠的水价、水费奖励政策等手段。相反, 对于没有制定节水规划、没有实现节水目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经济或用水量等形式的处罚。 4、完善水权制度,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于黄河流域的农业而言, 其生产效益相对低下, 按水资源效益论, 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常通过压缩农业用水实现用水增长, 而灌溉节水措施又无明显改进, 部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必然被牺牲; 另一方面,
8、 对于黄河上游而言, 其人均用水量及万元产值 GDP 耗水量均高于中下游, 水资源配置按利益最大化原则向中下游移动, 上游需付出相对较多的节水成本。由于行业和区域的本质所决定的利益不均衡自然会导致农民及上游缺乏节水热情。因此, 为广泛地在全流域内推广需求管理, 需要明确初始水权, 促进和完善水权转换制度, 由水资源转移的受益者采取经济补偿, 补偿农业部门或其它行业、区域由于水资源转移而产生的额外投入或经济损失。同时在宏观政策方面, 可通过对农业人口实行节水补贴, 对中上游省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方式, 建立整个流域各行业用水的利益调整机制。 5、推广节水技术, 实现真正节水。水资源需求管理的
9、目的就是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和最好的社会效益达到同等水资源服务的目的, 即用最少的水量满足用水需求。实现这一目的的现实途径是广泛的推广节水技术。因为不管有多么强制的手段、多么强烈的节水愿望, 如果节水技术达不到, 减少需求量就缺乏持久的潜力。节水技术包括工程节水技术, 如渠道衬砌、工程配套等; 非工程节水技术, 如灌溉制度完善、种植结5构调整等。目前这些技术的研究已较成熟, 但是由于经济、用水习惯等原因尚得到未广泛推广应用。实行需求管理, 针对不同用水对象用水特点, 将推广适宜的节水技术与政策制定、经济激励等手段联系起来, 是实现真正节水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而水资源供应能力的有限性却决定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必然会越拉越大。合理地抑制用水需求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应用需求管理技术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尤其迫切和必要。 参考文献: 1 阮本清, 张春玲, 黄明聪. 浅论水资源需求管理中的经济措施 J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3 2 甘 泓, 王 浩, 罗尧增, 等. 水资源需求管理-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J . 中国水利, 2002 3 郑利民, 曹惠提. 需求侧管理技术在黄河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J . 中国水利,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