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未来的建筑业,既要大力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绿色理念,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绿色施工技术的优点,从组织管理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对绿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基于绿色理念的施工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绿色理念;绿色施工;组织管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行业中推行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社会和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我国虽然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相关部
2、门关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一系列标准的出台,使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绿色施工技术逐渐走进了建筑行业,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青睐。 1.绿色施工技术的优点 绿色施工技术就是在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使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减少污染物2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施工也是融合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
3、、安全于一体的建筑。 推进绿色施工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绿色施工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修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绿色施工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在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所以绿色施工是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
4、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与传统施工相比绿色施工的建造成本更高,但其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更低。实施绿色施工,进行总体方案优化虽然相对增加了资金成本,但也降低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即降低了寿命周期成本,这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绿色施工技术所遵循的原则 2.1 清洁生产原则。传统的施工技术,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音、粉尘、废气等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这与当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高品质生活背道而驰。清洁生产原则要求施工企业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严格控制并尽量消除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废气等污染,使环境、资源、能源得
5、到最大力度的保护。32.2 节约资源原则。这一原则就是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达到消耗最少的资源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目标。同时要求施工企业要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做到可持续化、节约化生产,能够重复使用的材料、资源得到再利用,能够利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实现生产目标,不作过多浪费。 3.绿色施工技术的组织管理研究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3.1 组织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3.2 规划管理 编
6、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43.3 实施管理 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
7、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3.4 评价管理 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3.5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
8、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4.绿色施工技术的环境保护研究 4.1 施工扬尘的控制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会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5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1.5m,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 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 避免使用
9、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4.2 噪声与振动的控制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4.3 光污染控制 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
10、。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4.4 水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6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 50 万m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4.5 土壤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
11、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4.6 建筑垃圾控制 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 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 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
12、争再利用率大于 50。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4.7 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7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固定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燕,牛志平.建设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后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06,01. 2李美云,范参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工程建设,2008,01. 3章崇任.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J.建筑,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