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摘要:笔者基于 1996 年2011 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GMM)分析方法,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显著,整体上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仅滞后 1 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地区当年就业的创造效应显著,而其他时域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年就业的影响均是负向的。因此,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依靠外商直接投资很难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就业;动态效应;区域差异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75) ;中南财经政
2、法大学博士生科研创新课题(2013B0208)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10GGJS-139) 。 作者简介:丁翠翠(1984-) ,女,河南平顶山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劳动经济、产业经济研究;郭庆然(1972-) ,男,河南西华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数量经济、产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062-06 收稿日期:2012-08-14 一、文献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2是实践中亟待解
3、决的难点问题。国外学者就 FDI 对就业的影响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Boren 等(1998)对 69 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发现,FDI 对促进东道国就业有积极的影响。Kokko 等(2000)对 4个中欧国家的研究结果表明,FDI 在当地的就业创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学者在对波兰的研究中发现,在 1990 年2000 年间 FDI 对波兰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即 FDI 对东道国就业有负面影响。 Miun 等(2002)实证研究得出,FDI 通过对东道国国内的投资产生挤入或挤出效应,即对东道国的就业产生影响。Ernst(2005)通过研究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 3 个拉美
4、国家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的 FDI 对就业的贡献,发现 FDI的就业效应与 FDI 的进入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整体作用方向并不明确。Nunnenkamp 等(2007)通过考察 FDI 对墨西哥蓝领和白领工人的就业影响,发现 FDI 与墨西哥的制造业就业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获得颇有价值的成果。郭克莎(2000)认为,FDI与国内投资存在竞争关系,外资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要高于内资企业,随着竞争的加剧,内资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减少甚至是绝对地减少。王成歧等(2002)分析了 FDI 对中国就业的直接影响,并分析了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 FDI 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5、结果表明,FDI 对就业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有学者提出了 FDI 的母国就业效应是解决国内就业压力的思路。蔡?等(2004)指出,FDI 对中国就业有明显的正效应,并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人力资本积累有积极的作用。田素华(2004)实证研究发现增量的 FDI 对上海的就业效应小于零,而存量的 FDI 就业效应大于零。郑畅(2012)发现 FDI 的直接就业效应3为正,但由于挤出国内投资,提高了国内生产率水平,FDI 的间接就业效应为负。牟俊霖(2007)研究了 FDI 对中国就业的影响:1993 年以前FDI 的直接就业效应非常显著,负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很显著;而 1993 年以后 FDI 的直接
6、就业效应减小,负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减弱。最近几年,仍有一些学者对 FDI 的就业效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郭力,2012;郭庆然,2013;毛日?,2009;张少为 等,2012;冯乾 等,2012) 。 显然,关于 FDI 与我国就业之间的关系,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况且,大多数研究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就 FDI 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而 FDI 对就业的影响在实践中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FDI 流入到底会对我国区域就业产生何种效应,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 1996 年2011 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GMM)分析方法,对 FDI
7、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力求对 FDI 对就业的动态效应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这不仅是对现有研究的补充与完善,而且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 二、中国利用 FDI 与就业的区域比较中国 FDI 的总量虽然比较大,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表 1 显示,我国 FDI 的区域分布呈现出“由东至西”的梯度特征,这无疑是造成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二元结构以及各个地区经济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了考察 FDI 对我国不同地区就业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笔者将我国省际地区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选取 1996 年2011 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分析 FDI 对我
8、国不同地区就业的动态效应。 4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依靠相对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技术基础和优惠的政策等优势,成为 FDI 投向的首选区域。1996 年2011 年,FDI 流入我国东部地区的比重始终占全国利用 FDI 总量的 74%88%,年均高达 83.28%。1996 年,FDI 总量的 85.34%集中在东部地区,之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至 2011 年底这一比例仍高达 74.61%。而同期中部地区的FDI 稳定上升,由 1996 年的 8.48%上升到 2011 年的 16.83%,几乎增长了100%。1996 年2011 年,西部地区 FDI 约占全国总量的 5%,2011 年达到最
9、大,也仅占全国总量的 8.56%。由此可以看出,流入我国的 FDI 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比重方面,东部地区都明显占有绝对优势。 1996 年2011 年,东部地区就业数量占全国就业总额的 40.00%左右,在三大区域中占据绝对优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该平均值分别为33.23%和 26.76%,均小于东部地区。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陆地区的不断推进,中西部地区在投资环境、对外开放度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在缩小,吸引 FDI 的规模也迅速上升。 三、FDI 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指标说明与模型设定 假定全社会生产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特征,投入资本和劳动要素进行生产,资本
10、要素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而劳动要素则是不可流动的。其中,资本包括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国内投资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减去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所得的差额,以劳动力就业人数表示实际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如果以 GDP 代表产出(亿元) 、用 DKI 代表国内资本(亿元) 、FDI 代表外商直接投资(亿元) 、EMP 代表劳动力就业人数(万人) 、A 代表技术水平,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5(二)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1.FDI 对国内就业具有挤出效应,而且区域差异显著。对于全国而言,当年的 FDI 对当年国内就业具有挤出效应,滞后 1 期的 FDI 对当年国内就业的影
11、响不显著,但滞后 2 期的 FDI 对当年国内就业的挤出效应更强。2.滞后 2 期的 FDI 对东部、西部地区就业均具有挤出效应,当年的和滞后 1 期的 FDI 对东部、西部地区当年就业的影响均不显著。东部、西部地区的 FDI 变化对当年就业影响的变化方向完全一致,但滞后 2 期的 FDI 对东部地区就业的挤出效应较西部地区更强,且明显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3.FDI 对中部地区就业的影响比较复杂。当年的和滞后 2 期的 FDI 对中部地区当年就业具有挤出效应,而滞后 1 期的 FDI 对中部地区当年就业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 (二)政策建议 1.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合理利用发达国家的剩余资
12、本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一味地依赖 FDI 来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2.FDI 的引入要切忌盲目性和片面性,避免过于强调引资总量,在引资之前必须对 FDI 的区域就业效应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并大力发展当地配套企业,发挥 FDI 对区域就业的积极作用。 3.要充分认识引入 FDI 的资本有机构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资6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甚至是绝对地减少。因此,必须把外商投资总量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综合起来考察。随着 FDI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FDI 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势必会导致失业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适应现代经
13、济部门对人才的需求。 4.引导 FDI 进入合理的投向区域。对于发展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应重点引进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区域产业的实际引入 FDI,避免重复投资,充分发挥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 文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11 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8 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12 个省、市和自治区。但考虑到西藏数据不全,故本文在研究中将其剔除;重庆因直辖市成立较晚
14、,故 1997 年重庆才有数据,为了保持口径的一致性,这里把重庆归并到四川,所以西部地区最终只包括 10 个省、自治区数据。 极值比率是指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比率。 参考文献: 蔡?,王德文.2004.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1):1-14. 冯乾,侯合心,李冬玉.2012.经济转型下的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7本与经济增长J.企业经济(4):38-41. 郭克莎.2000.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34-45. 郭力.2012.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基于 1999 年2007 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3
15、):40-44. 郭庆然.2013.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与吸收能力基于门槛面板数据模型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8):33-43. 毛日?.2009.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J.经济研究(11):105-117. 牟俊霖.2007 外商投资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4):33-37. 田素华.2004.外资对上海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3):122-132. 王成歧,张建华,安辉.2002.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4):15-23. 张少为,王晨佳,吴振磊.2012.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 (4):46-49. 郑畅.2012.FDI 与固定资产投资知识溢出效应对长江流域能源强度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6):65-70. ARELLANO M, BOND S R.1998.Dynamic panel data estimation using DPD98 for gauss: a guide for usersM.London: 8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BOREN E, LEE J W.1998.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I
17、nternational Economics, 45(1):115-135. ERNST C.2005. The FDI-employment link in a globalizing world: the case of Argentina,Brazil and MexicoZ.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Employment Strategy Paper. KOKKO A.1996.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competition between local firm and foreign affiliatesJ.Jour
18、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8(4):517-530. MIUN J, TOMK V. 2002.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rowd in or crowd out domestic investment? J.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40(2):38-56. NUNNENKAMP P J, BREMONT E A,WALDKIRCH A.2007.FDI in Mexico: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employment effectsZ. Kiel Working Paper. (编校: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