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财政学笔记串讲版本.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8799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1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财政学笔记串讲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考财政学笔记串讲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考财政学笔记串讲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考财政学笔记串讲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考财政学笔记串讲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30 页 一 、货币政策目标: 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二 、货币政策工具: ( 1)一般性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这种做法比较严厉,一般不宜经常使用,更不宜大幅度调整。 贴现率政策。是可供经常使用的手段。 公开市场业务。已成为不少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最为灵活、最为有效的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 ( 2)选择性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 3)直接信用控制: 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

2、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 4)间接信用指导: 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方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中央银行 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 产量、物价和 就业的变化。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同上)。 四 、货币政策的类型: 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 五、 公债 ( 1)公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结构。 ( 2)公债可以调节产业结构。 ( 3)公债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 六、 政府投资 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最终形成各类固定资产。 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3、起着关键性作用,它可以将 “基础瓶颈 ”制约所压抑的民间部门的生产潜力释放出来。 七、 补贴 主要包括: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职工或居民生活费补贴、财政贴息。 补贴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最主要优点:灵活性和针对性。 八、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它能系统地、明显地、反映财政政策意图,具有综合性、计划性、法律性等特点。 对总需求的影响:预算收入对总需求产生收缩效果,预算支出对总需求产生扩张效果。 调控作用表现:一是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变动及其平衡状态,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二是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支出结构,可以调节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 九、 税收 对供给的影

4、响:个人所得税 -劳动供给;商品税 -生产成本和劳动供给;企业所得税 -产品价格。 对总需求的影响:增税对总需求产生收缩效果,减税反之 十、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分类 第 2 页 共 30 页 关注:自动稳定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 自动稳定政策:根据经济波动自动发生稳定作用,无需借助外力,直接产生调控效果。 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特别是累进的所得税。 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对个人的转移支出。 相机抉择政策: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 十一、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 1)增收节支。增收和节支都很困难,这种方法的使用通常没有多大余地。 ( 2)动用结余。不适用于连年赤字的财政。 ( 3)向中央银

5、行透支或借款。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政府不采用这种方法。我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不能向财政提供借款或透支。 ( 4)发行公债。一般认为,这是最理想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 十二、 财政赤字的分类 ( 1)按财政收支统计口径不同:硬赤字、软赤字。 ( 2)按赤字起因不同:主动赤字、被动赤字。 ( 3)按赤字在财政年度出现时间早晚: 预算赤字、决算赤字。 ( 4)按赤字的出现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周期性赤字、充分就业赤字。 十三、 硬赤字: 用债务 收入 弥补收支差额后仍然存在的赤字。财政只能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来弥补。 (经常收入 +债务收入) -

6、(经常支出 +债务支出) =财政赤字 十四、 软赤字: 未经债务收入弥补的赤字。弥补软赤字的经济来源是举债。 经常收入 -经常支出 =财政赤字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软赤字的计算口径来统计本国财政赤字。 我国自 1993 年起,财政部统计公布的财政赤字为软赤字。 十五、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的概念 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 财政结余:收入大于支出的余额;财政赤字:支大于收的差额。 我国政府提出,在安排预算收支时, “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 十六、 我国 1995 年开始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2002 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后,原过渡期转移支付的概念不再沿用,其资金合并到中央财

7、政因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收入中分配,统一称为一般性转移支付。 现行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目标是增强财力薄弱地区地方政府的财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 “三奖一补 ”转移支付等。 二是专项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承担中央委托事务、中央地方共同事务以及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进行的补助,享受拨款的地方政府需要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专款专用,包括一般预算专项拨款和国债补助。 1、一般性转移支付:其目标是:扭转地区间财力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调

8、整 工资转移支付:其目标是:通过中央对地方的适当补助,缓解财政困难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由于增加工资和离退休费而形成的财政支出压力,促进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 3、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用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困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由此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沿海发达地区自行消化,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补助。 5、 “三奖一补 ”转移支付: 2005 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为目 标的 “三奖一补 ”激励约束机制。第 3 页 共 30 页 “三奖一补 ”政策主要是对

9、财政困难的县乡政府增加税收收入和省市级政府增加对财政困难县财力性转移支付给与奖励,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对产粮大县给予奖励,对以前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做得好的地方给与补助。 十七、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1、弥补辖区间外溢。 辖区间的外部性有两类:一是辖区间效益外溢,二是辖区间成本外溢。二者都达不到资源配置的优化。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补偿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利益外溢部分,以保证各地区公共服务的水平,达到资源有效配置与负担公平的目的。 2、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财政缺口表现为纵向财政缺口和横向财政缺口。 中央与地方政府收支总额相比较,形成纵向缺口,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可以保证地方基

10、本财政支出需求。 同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之比,形成横向财政缺口,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实现资金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转移,可以扶持不发达地区,从整体上增加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 3、保证实现各地的最低服务标准。 中央政府应该保证全国各地共同的、最低服务标准,以促进公平再分配目标的实现,促进地区间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统一市场的培育。通常采用有条件的不配套补助或有条件有限额配套补助等转移支付形式。 4、优化资源配置。 政府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表现在:第一,政府提供纯公共产品,通过转移支付等政策,直接将资源投向市场所不愿投资的领域;第二,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引导资源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不发达而又急需资

11、源的地区。 5、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 在市场经济国家,转移支付可以起到维护中央政府权威,限制地方政府权利 的过度扩张,保持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作用。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一种自动稳定器,是政府用以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 十八、 有限的财政收入能力 -支出需求均衡模式 有限的财政收入能力:在测算收入时,按全国平均税率和平均收费标准,求出各地区应该征得的税费。 有限的支出需求:在测算支出需求时,只包括最基本的、最必要的公共服务项目,在最基础的经常性项目上实现全国各地区具有均衡的服务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额即转移支付的确定依据,如收入大于支出为转出地区,收入小于支出为接受援助地区。 这种模式可以作为

12、一种逐步向比 较规范的 “收支均衡模式 ”过渡的模式 十九、 收支均衡模式 通过计算各地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需求,根据收支之间的差额来确定对各个地区的转移支付额。 标准收入:反映的是各地方政府应有而非实有的收入规模。 标准支出:要求考虑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存在的客观成本差异。 这种模式比前两种模式更科学、全面、规范。 二十、 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 即不考虑地区的支出需求,只考虑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依照某种收入指标确定转移支付对象与转移支付额。 优点:计算转移支付比较简单;缺点:以假定所有地区的人 均支出相同为前提,如果地区间公共服务在成本上有差异,并不能真正实现彻底的均等化。 二十一、

13、支出均衡模式 不考虑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差异,只考虑地区间的支出需求差异,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是当这些国家有关财政能力的数据不存在或很难收集时采用的一种变通方法。由于各地收入能力不均衡,这种模式缺陷很明显。 二十二、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模式: 第 4 页 共 30 页 ( 1)纵向转移支付:自上而下的纵向资金转移,主要方法是拨付补助金,分为一般补助金和专项补助金。 ( 2)横向转移支付:发达地区直接向落后地区转移财力,其功能在于调整横向失衡。 ( 3)混合转移支付:以纵向转移为主,辅之以横向转移。 二十三、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分类 1、有条件的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指定拨款的用途(专

14、款专用),或在拨款时要求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提供配套资金。其能够有效地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 1)配套补助 无限额的配套补助:只要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提供配套资金,就可以一直从中央政府得到补助。补助没有数量上限。这种补助会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能矫正地方政府不同活动之间的相对价格,弥补辖区间外溢,适合用来矫正地方公共产品因效应外溢造成的低效率。但其补助的多少取决于接受补助的地方政府的行为,中央政府用的补助数额无法控制,因此,中央政府通常偏向于有限额的补助。 有限额的配套补助:超过限额,不再增加补助。 如果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不能提供配套资金,就不能

15、获得补助,所以,它无法解决地方政府间财政能 力的不平衡问题。 ( 2)非配套补助: 规定资金用途,但不要求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作用与无条件补助相同,只相当于增加了地方政府收入。 2、无条件的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拨款,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指定资金用途。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纵向和横向的财政不平衡,弥补地方的收支缺口。 3、分类转移支付:介于有条件转移支付和无条件转移支付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适用范围较宽的有条件转移支付:规定使用方向,却不具体指明使用的细目和用途。 二十四、 转移支付的概念: 关注: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特征:( 3 个) 范围只限于政府之间。 是无偿的支出。 并非政府的终极支

16、出。 二十五、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了解) 1、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参见 P216 表 9-1) 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关税、海关代征税、消费税 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中央 75%,地方 25%) 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营业税,大部分小税种。 2、中央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 1)基数返还:以 1993 年为基期年,将分税后地方净上划中央的收入数额,作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基数部分全额返还地方。 ( 2)递增返还:从 1994 年开始,税收返还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长率挂钩,每年递增返还

17、。税收返还的递增率,按各地区分别缴入中央金库的 “两税 ”增长率的 1 0.3 系数确定。即各地区 “两税 ”每增长 1%,中央对该地区的税收返还增长 0.3%。 二十六、 分税制主要包括分税、分权、分管三个相互联系的内容。 分税是分税制的核心问题。 分税方法有两种形式:完全按照税种划分(多数西方国家采用);按照税源实行分率分征(美 国采用)。 还可以分为完全型分税(只有中央税、地方税)和不完全型分税(还设置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对分税制的理解不应只限于税收收入的形式,而应把它看做是一种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 5 页 共 30 页 二十七、 预算管理体制 内涵: 政府间的财政关

18、系主要通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具体体现。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正确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确定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 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占有核心地位。 我国政府收支划分的类型(曾采用的方法): ( 1)统收统支; ( 2)收入分类分成:将预算收入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分成收入; ( 3)总额分成; ( 4)定额上缴(或定期补助)办法; ( 5)分税制。 二十八、 确定政府间收支划分的原则 西方国家普遍遵循的原则: 1、明确行政职责的原则; 2、效率原则。 我国遵循的原则( 3 个):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是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体

19、制的基本原则。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个基本原则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并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做到既能适应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又能统筹兼顾地方的合理需要,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公平与效率原则 ( 1)公平性原则: 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权财力划分应相对平衡。 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纵向均衡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横向均衡。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纵向均衡: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来源与各自的支出责任或事权范围相对 称 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横向均衡: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标准和供给数量在各地区的均等化。

20、( 2)效率性原则 收入划分的效率: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征管权。 一般来说,税源宽广、税基流动性较强、课税对经济影响较大的税收,应由中央政府实施征管,如所得税和增值税;反之,可由地方政府实施征管,如财产税。 支出划分的效率:实际上是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财政中的具体界定和落实。 资源配置职能:要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在各级政府间具体划分。全国性的公共产品适合中央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适合由地方 来提供,地区外溢性或部分地区共同受益的公共产品,中央和地方联合提供。 收入分配职能:中央政府要担负主要责任。 经济稳定职能: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职能。 转移支付的效率:解决财政收支纵向非均衡和横向非均衡的基

21、本手段。 要求选择合理的转移支付方式,确定恰当的转移支付规模,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3、与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原则 预算管理体制必须与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相互制约、协调一致,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十九、 政府决算的审查批准 关注: 决算审查的内容:政策性审查;技术性审查;预算管理审查。 三十、 政府决算的编制方法 我国决算的编制程序是从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开始,自下而上编制、审核和汇总,最后由财政部将总决算汇编成政府决算。 1、单位决算的编制方法。单位决算报表按数字内容可分为 3 类:预算数字、决算数字和基本数字。 2、总决算的编制方法。分为中央总决算和地方总决算。 三十一、 编制政府

22、决算的准备工作 1、财政部拟定和下发决算编制说明; 第 6 页 共 30 页 2、进行年终清理; 3、年终结算; 4、制定和颁布决算表格。 关注:年终结 算事项主要包括: ( 1)税收返还的结算; ( 2)体制结算; ( 3)定额结算; ( 4)单项结算。 三十二、 预算执行中的调整 1、局部调整:动用预备费;预算的追加、追减;经费流用(科目流用);预算划转(行政区划变化等引起)。 2、全面调整。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不轻易采用 三十三、 政府采购制度 1、含义: 2003.1.1 起施行的政府采购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法制化、程序化的开始。 2、内容: 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公开透明

23、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诚实守信原则。 政府采购制度的规范范围。关注:我国政府采购形式 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招标采购、非招标采购。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是公开招标。 政府采购的程序:确定采购需求、预测采购风险、选择采购方式、进行资格审查、执行采购方式、签订并履行采购合同、采购验收和评估。 三十四、 组织预算支出执行 ( 1)预算拨款原则:按预算计划拨款;按事业进度拨款;按核定的支出用途拨款;按预算级次拨款。 ( 2)预算支出的拨款方式(了解)。 ( 3)预算支出实 现方式的改革。 三十五、 组织预算收入执行 预算收入的缴款依据的具体体

24、现主要是:国有企业财务收支计划和各种税收计划。 预算收入(财政收入)的缴库方式:直接缴库、集中汇缴。 三十六、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制度,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现金进行集中管理,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这一制度的特征: ( 1)财政统一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各单位不再设有银行账户; ( 2)所有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所有财政支出均由国库集中支付; ( 3)财政设立专门的国库现金管理和支付执行机构。 三十七、 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政府预算的组织体系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 1、政府是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构 国务院组织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

25、执行;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地方预算的执行。(具体职责, P198) 2、财政部门是管理机构 财政部门在收入执行中的任务(具有双重身份):一是预算收入执行的统一负责部门;二是预算收入的主管机构,主要负责契税、非税收入及其他收入,如规费、罚没收入和杂项收入。 3、 政府预算执行机构: 财政部门和各主管收支的专职机构。 ( 1)收入征收机构:税务部门和海关。 第 7 页 共 30 页 ( 2)预算支出的执行机构:国家政策性银行和有关商业银行。 ( 3)政府预算资金的出纳机构:国家金库(国库)负责办理。 ( 4)国民经济各部门。 关注:国家金库的设置。 从世界范围看,国库体制的类型一般有三种: 独立国库制

26、。国家特设专门机构办理政府预算收支的出纳业务。由于自设国库费用大、容易使财政资金闲置,故采用的国家很少。如芬兰。 委托国库制,国家委托中央银行经理或代理国库业务。采用这种类型的国家很多 。如美、英、法等。 银行制,国家不设国库,也不委托中央银行代理国库,而是由财政部门在银行开立账户,办理预算收支业务。美国的州和地方财政、蒙古国实行银行制。 我国采用委托国库制,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执行政府预算的出纳业务,不设中央银行的地方,国库业务委托当地的商业银行办理。 三十八、 政府预算的含义: 1、政府预算以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 2、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需经立法机构批准。 3、政府预

27、算反映政府集中支配财力的分配过程。 4、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预算基本特征 1、法律性。预算的形成和执行结果都要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 2、预测性。通过编制预算可以对预算收支规模、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作出事先的设想和预计。 3、集中性。国家从全局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安排预算资金,集中分配。 4、综合性。政府预算内容应包括政府一切事务所形成的预算收支,全面体现政府年度的整体工作安排和打算。 5、公开性。政府预算的执行以及决算的形成,要向公众全面公开,以便公众审查和监督。 期限:历年制( 1 月 1 日 12 月 31 日,我国采用历年制);跨年制(如英国、日本、印度)。

28、组成: 按预算的环节划分:预算编制、预算审议批准、预算执行和决算编制。 按预算的内容划分:公共预算、资本预算。 按预算的级次划分:中央预算、地方预算 三十九、 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 1、单式预算:将政府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 优点:可以统一反映政府未来年度可以筹集和使用的社会产品总量,便于政府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简单明了,能够清晰反映政府财政全貌,便于公众监督。 缺点:没有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财政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管理。 2、复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

29、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复式预算的典型形式是双重预算:经常预算;资本预算。 ( 1)经常预算:包括政府的一般行政费支出,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各项税收收入以及一部分非税收入。一般情况下,经常预算应保持收支平衡并有结余,结余额转入资本预算。 ( 2)资本预算:包括政府的各项资本性支出。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经常预算 转来的结余额、国债收入等。 四十、 按预算编制方法分类 1、基数预算:是指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是以上年财政收支执行数为基础,再考虑新的年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以调整确定。从其总的收支走势看,是逐年上升的。 2、零基预算:是对新的预算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收支执

30、行情况,而是以 “零 ”第 8 页 共 30 页 为基础,结合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财力可能,从根本上重新评估各项收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额的一种预算形式。 四十一、 按预算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分类 1、投入预算:只能反映投入项目的用途和支出金额,而不考虑其支出的经济效果。 2、产出预算: ( 1)绩效预算:政府首先制定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所需要的支出费用,以此来编制预算。 特点: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然后根据效益来衡量其业绩。 ( 2)规划 -项目 -预算制:依据国家确定的目标,着重按项目安排和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31、编制预算。 特点: 第一:可以把预算中安排的项目和政府的中长期计划相结合,有利于政府活动的开展。 第二:有利于降低各个项目的费用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供政府作为决策的依据和参考。 第三:可以根据发展变化情况,对目标、计划和预算进行调整。 规划 -项目 -预算制起源于美国。 四十二、 按预算支出的平衡状况分类 1、平衡预算:预算收入基本等于预算支出。 2、差额预算: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 四十三、 按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分类 中央预算; 地方预算。 四十四、 按收支管理范围和编制程序分类 1、总预算: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 2、部门单位预算: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 四十五、 按预算作用的时

32、间长短分类 1、年度预算:预算的有效期为一年。 2、多年预算:编制多年预算与年度预算并不排斥,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年度预算的编制更合理。 多年预算的编制有三种类型: ( 1)以报告年度为基年的滚动方式编制五年期的预算计划,将年度计划纳入其中。 ( 2)以报告年度为中心,将年度预算予以前后扩展。 ( 3)增加某些中期因素,对某些重点项目做重点反映。 四十六、 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与程序 1、原则: ( 1)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2)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 ( 3)预算分配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 ( 4)预算编制要求及时、完整和真实。 (注意:预算法要求,应对突发事件的预备费

33、,应按照本级预算支出的 1%-3%设置) 2、部门设置:各级政府是领导机关,总预算编制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编制本部门预算。 3、预算编制程序:预算草案的编制一般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逐级汇总的程序,实行 “两上两下 ”的编制方法。 四十七、 政府预算收支测算的基本方法 第 9 页 共 30 页 两个步骤:匡算和具体测算。 我国预测政府预算收支指标的基本方法: 1、基数法。 2、系数法。 3、比例法。 4、定额法。 5、综合法。 6、零基预算法。我国目前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是零基预算加(综合)定额法。 7、标准收支法。 四十八、 部门预算的编制 1、部门预算的原则:合法性

34、原则;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稳妥性原则;重点性原则;透明性原则;绩效性原则。 2、部门预算的基本内容: 收入预算的内容: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 支出预算的内容:基本支出预算(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 费);项目支出预算。 四十九、 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 通常经过两个阶段: 1、财政部门对政府预算草案的审核; 2、各级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五十、 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1、条件性市场缺陷: ( 1)不完全竞争:垄断的存在。 ( 2)外部效应:注意外部效应的概念。公共物品是具有外部效益的典型例子。分为正外部效应(带给他人积极

35、的影响)和负外部效应(带给他人消极的影响)。 ( 3)信息不充分:交易双方信息不完整、信息不对称。 ( 4)交易成本: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也是交易成本的付出过程。 ( 5)偏好不合理:合理的个人偏好应将消费者的目前满足与长远满足结合起来,个人满足与社会满足统一起来。 2、原生性市场缺陷: ( 1)收入分配不公:影响经济效率,影响市场机制。 ( 2)经济波动与失衡:破坏经济效率,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 五十一、 公共物品的特征 同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在此基础上,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 1)非排他性:在消费时,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除在外。会形成 “免

36、费搭车者 ”。 ( 2)非竞争性:消费者消费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获得利益。 注意:国家免费提供的公共物品和理论上界定的纯粹公共物品之间是有差异的。(如义务教育) 根据产生原因不同,可分为:天然性公共物品、制度性公共物品。 五十二、 混合物品 定义: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 混合物品存在的原因: ( 1)某些物品达到一定规模后,继续增加需求,会出现 “拥挤性 ”,即边际成本不再为零。 第 10 页 共 30 页 ( 2)某些物品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消费者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会给他人或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外部经济性混合物品。 公共生产( 1) 私人生产( 2

37、) 公共提供( A) A1:政府直接投资兴办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免费向国民提供产品或服务。如公办学校、免费就学等 属于公共物品 A2:私人直接投资组织生产,政府购买,免费提供。如私立学校,学费政府报销 属于公共物品 市场提供( B) B1:政府直接投资兴办国有单位,生产的物品或服务通过市场销售给消费者,如公办学校,全额收取学费。 属于私人物品,政府应尽快退出。 B2:私人企业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如私立学校,全额收取学费。 属于私人物品。 五十三、 财政的概念(了解) 财政的共有特征: ( 1)以国家为主体; ( 2)以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为分配客体,包括 C+V+M,最主要的是 M; (

38、3)以国家权力为依据,包括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 ( 4)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这些公共需要的物质载体就是公共物品; ( 5)以分配过程为自己的作用领域,典型的财政现象都表现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体现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价值分配关系。 五十四、公共财政与计划财政的区别 公共财政 计划财政 1.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 2.服务内容不同 以公共性物品为服务对象,市场机制力所不及的公共服务领域是公共财政的活动边界。 涵盖所有社会物品的所有层面,其显著特征是无所不包,干预过度。缺位与越位并存。 3.集中程度不同 强调分级管理,地方财政有较大的财政分

39、配权力。 强调高度集中,财政分配权力由中央集中掌控,地方权力有限。 4.法制化程度不同 具有高度的法治性,分配过程高度透明化。 以 “人治 ”为主,法律意识,法制化程度较低、 5.管理机制不同 本质是公众广泛参与财政运行的监管。政府与公民之间存在着委托 -代理关系。 完全由政府主导,公民基本没有参与财政管理的渠道和方式。 注: 公共财政的核心是财政管理的公共化。 五十五、 公平的概念 广义公平的含义: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应是公平的基本含义或核心含义)。 公平的评价指标:贫困指数;基尼系数。 注意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了解)。 五十六、 效率的满足需要三个条件: ( 1)人们的消费意愿的表达是自愿的和理性的。 ( 2)所有资源均投入使用,不存在闲置资源。 ( 3)资源配置的结构是合理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 五十七、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