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企业经营活动中薄弱环节效益审计对策的探讨【摘要】经济绩效审计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经济监督活动,是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对于减少企业在购销、基本建设、财会管理等营运过程中产生的违规和资源浪费现象、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以及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效益审计工作的逐步开展,各级审计部门在效益审计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应该看到,目前基层单位的效益审计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企业绩效审计的实践和探索尚在不断深化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有待审计人员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加以解决。而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及现状
2、进行剖析,以期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效益审计 薄弱环节 对策 今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听取审计署年度工作汇报时提出了“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凡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要接受审计监督”的工作要求。审计全覆盖就是对法定审计对象和范围的全面覆盖。对于当前普遍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矛盾的基层审计部门来说,依法加大力度,实现包括效益审计在内的全覆盖的方式方法就需因地制宜。 一、实现企业审计全覆盖的指导思想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以监督检查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以公共资金、国有资产为监督重点,逐步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依法全2面履行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
3、 、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 、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基本途径 (1)每年年初,按照上级审计部门工作要求,结合组织部门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委托情况,以“审计项目无重复、审计监督无盲区”为目标,按照“计划可行、相对稳定、前后衔接、上下互补”的原则,制定全年审计项目计划。审计计划可以按照审计项目类型统筹安排。 (2)坚持前移审计关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实施“屡审屡犯”单位“定期”审计,即:将“屡审屡犯”的部门列为重点审计对象,每年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定期审计,直至问题彻底整改,达到以审促改的审计目的。二是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
4、,将任职时间长、所在单位流动资金量大、职工群众反映问题多的干部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加大副科级以上干部的监督力度。 (3)强化审计整改监督检查的力度,促进审计作用的真正落实,避免年年审年年犯现象。审计全覆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使得审计真正发挥“无影灯”的效果。因此,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审计意见建议的落实等要及时跟踪,建立健全整改反馈和督办机制。对于没有及时整改、拒不整改的、屡改屡犯的要进行公告,发挥舆论的监督在整改落实中的作用,做到审计一个项目就要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不是将审计当成走过场。在审计结果的运用上,要通过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作用、与组织部门的沟通交流、与纪检监察
5、部门的联3系等方式,将审计结果全面运用到领导干部考核、晋升等方面,做到审计作用发挥的全覆盖。 三、基层审计部门开展效益审计的难点 当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尚存在思想观念重视不够、评价无固定标准、审计独立性差、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信息化程度低且效益审计技术手段落后等弊端,同时对效益审计的难点详析如下: (1)审计手段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对审计报送资料缺乏有效的行政执法手段。真实完整的资料是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的基础,效益审计不仅需要财务报表、帐册凭证等资料,还需要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开展业务活动的相关资料。但审计法律法规对审计资料不真实的没有明确的处理处罚依据,且法律规定的“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模糊,造
6、成有关被审计单位借口与审计无关而不肯提供资料,使审计工作在索要资料阶段就因为缺乏有效的法律或行政手段而面临重重困难。二是审计部门对调查取证人的行为无有效的制约措施。审计调查取证权是审计部门要查清问题必须行使的权力,效益审计更需要从项目涉及的各个层面进行取证,有属于审计部门管辖的审计对象,也有不属于审计对象的。审计法律法规对不配合审计调查、不提供资料的未明确规定相应后果及接受调查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审计机关对有些问题无法查清,难以准确定性处理,只好放弃在审计报告中揭露反映。 (2)效益审计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审计部门审计监督的职权,但在法律规范上,主要是规范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
7、真实合法,效益方面的规范比较笼统。效益审计与真实合法性审计在审计4范围、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很大不同。如真实、合法性审计一般针对某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而效益审计涉及人员杂、单位多,范围广,要围绕项目的各个方面发表意见,建立在单一会计主体上的审计规范、审计报告制度与效益审计不相适应,需要改进。另外,真实合法性审计的证据客观性较强,审计风险较小,效益审计取证需要更多地依靠主观判断,审计风险较大。因此,需要制定有关适应效益审计的准则、规范和操作指南,指导、规范基层审计部门的效益审计。 (3)人员素质尚不能适应效益审计的要求。效益审计属于全面的高层次的审计,它以财务收支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此,既要查
8、处问题,又要宏观分析问题;既要审查合法性、合规性,又要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做到这一点,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人员。目前基层审计单位的审计人员在专业构成上多以财会人员为主,有的配有少量的工程预算人员,几乎没有涉及宏观经济学、设备安装、环境科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人员,审计队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同时部分审计人员由于受传统审计观念束缚,对效益审计感到难度大,评价有风险有畏难心理,习惯于财务收支审计,加之审计人员在运用信息化审计技能手段上跟不上,极大程度限制了各种类型的效益审计的深入开展。 (4)审计任务繁重力量不足影响了效益审计的开展。基层审计人员少,除了完成自身的工作计划,还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和
9、本级领导安排的审计项目,尤其是要求的审计项目多而杂,时间要求紧,有些还很难按正常的审计程序操作,繁重的任务牵制了精力,打乱了审计的计划。过多的项目还使审计时间、经费难以为继,以致基层审计仓促应战,为5完成项目而做项目,没有精力深挖细掘,审计质量也难以提高。这些特点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时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中,需要学会运用时间管理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加强时间管理,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效益审计的要求高、范围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有的还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因此基层审计必须与上级部门领导加强沟通,申请必要的经费,合理安排审计计划,为效益审计创造有利环境。 四、基层审计
10、做好效益审计的对策思考 (1)选择合适的项目是做好效益审计的基础。企业基层审计在选择效益审计项目时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首先,要考虑项目是否重要。要选择群众关心、企业影响大、资金投入大的项目,这样才能得到相关方的支持,审计结果才能得到重视,审计才能发挥作用。其次,要考虑是否可行。要选择审计人员能够胜任的项目,选择审计力所能及而且能够获得被审计单位接受、支持配合的项目。在计划安排上不面面俱到,不必强求对某一项目作全面评价,可选择一些需要且可行的领域和项目开展,先摸索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开。 (2)科学的审计评价是做好效益审计的根本。一是要正确认识效益审计评价。效
11、益审计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实现评价的科学性,依赖于诸多因素和条件。每一个项目都有预期的目标,目标不同评价内容也不同,评价的具体形式和标准就会随之不同。但项目的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评价就是根据收集的证据,针对目标问题确认差异得出结论,因此评价本身也是明确的。比如计划是否完成,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是否6达到,资源使用是否高效率等等都是效益审计中常见的目标,评价时只需针对具体目标,切忌直接回答效果(效益)好还是差或者效率是高还是低等概括性的问题。二是要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审计评价标准,是开展效益审计核心。审计人员在效益审计实践中应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效益审计
12、评价标准。目前可从法律或法规的规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标准、部门制订的企业发展的工作目标、政策和程序、部门或单位以前年度的效益、同行业的效益、专家意见等获得审计评价标准,而这些都应紧紧围绕审计项目的目标进行,审计评价中应注意排除非被审计对象责任和审计对象不可控的因素。 (3)选择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是做好效益审计的关键。一是坚持效益审计与真实合法性审计有机结合。真实、合法、效益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真实合法是基础,效益是核心。效益审计离不开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尤其在目前虚假信息资料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必须把效益审计同真实合法性审计有机结合起来。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通过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
13、,保证效益审计在真实信息资料基础上分析评价。二是聘请专家弥补审计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效益审计是高层次的审计,其目标是对项目效益做出评价,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要远远超过真实性审计和合法性审计,工作量大,涉及专业知识多,必须有效借助技术专家工作,以弥补审计机关工程技术、法律、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因专家对专业问题作出的职业判断而保证审计意见的权威性。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在具体项目审计实施过程中,专家作为7审计组成员之一接受审计机关领导以保证其独立性。专家审计结束后,由技术专家汇总出具技术专家审计工作报告作为总审计报告的组成部分,由其对所出具的技术专家报告和专家技术结论负责。三
14、是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注重运用先进的审计模式、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及重要性确定、内控制度测试评价、抽样审计、分析性复核等。注重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改变以详细检查财务资料为主的账目导向审计,积极稳妥地采取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四是抓好审计调查。效益审计要求高,专业性强,要将财务情况与业务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审计。因此效益审计的审计调查要用较多的时间,掌握被审计项目的有关法规规定、业务管理的程序、流程,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其内部的考核制度和目标,内部审计的有关文件资料;对项目涉及的专业知识应有足够的认识,必要时可请专家一起参与调查,并从专家的角度提
15、出审计应达到的总体目标以作参考。另外,还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特别要注重沟通技巧,争取最大限度地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五是灵活运用各种取证方法,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效益审计需根据项目的审计目标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沿着项目的业务流程开展审计工作,科学运用抽样审计技术方法,审计证据的采集要大量采用询问、观察、分析和调查表等审计方法,有些则需要结合审计经验判断来进行审查,取证时特别要注重事物的实质而非表象。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努力在选择切题的方法和技术的同时,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增大调查的样本量,遵守谨慎性原则、积极利用专家意见,提高证据的专业水平,自始自终都要对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给予特别8的关
16、注,以增强对总体推断的准确性。六是调整视角,提高层次。为丰富审计的内容,不断提升审计的层次和水平,审计要善于把握全局情况、分析整体趋势,要从零散的单个问题中归纳、提炼出总体评价和普遍性问题,深入关注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的问题,加强对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的研究,从制度层面找原因,提建议。结合企情,从执行及效果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发现和揭示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成因,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审计建议,进一步体现出审计的监督性、预警性和建设性作用。七是拓宽范围,抓住重点。受审计资源和观念手段的制约,审计难以完全深入到资金运行的每一环节。审计对预算管理的审计监督中,也往往对审计预算的执行这一“中间”环
17、节比较重视,对预算编制、决算审签这“两端”的关注度还不够。按照李克强总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审计要拓宽审计内涵,促进审计工作的横纵发展。一方面,审计把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预算外资金等所有资金全部纳入审计视野。另一方面,要积极贯彻审计跟进要求,改变过去侧重于时点、单个、静态和阶段性事后监督的做法,紧跟资金走向,推行“全程式预算跟踪” ,将预算编制、批复、执行、调整、决算、绩效全面纳入审计监督范围,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等不同方式方法,对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专项资金开展跟踪审计。同时做到审计评价内容的层层推进,从关
18、注“真实、合法性审计”到全面推进绩效审计。要结合审计项目,注重从政策执行、资源利用、资金使用效益、行政工作效能等方面做出评价,促进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五、节9能减排资金审计的重点与重要性 (1)水泥等建材耗能行业在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下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节能减排工作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增强,2013 年,我国 GDP 增长幅度继续超高 7%,但是从节能环保统计数据看,能源生产总量消耗仍在不断增加、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减排任务仍十分艰巨,以 P
19、M2.5 为特征的灰霾污染治理仍有待加强。可见,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形势仍十分严重。 (2)节能减排资金审计为国家节能减排规划的顺利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作为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保障节能减排资金安全,实现节能减排资金政策目标是审计人员的职责。审计质量的与否,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 六、改进节能减排资金审计工作的路径 (1)掌握各类财政资金的补助范围,以便有的放矢,恰当评价项目是否符合资金申请条件。只有真正掌握了国家下拨专项资金的目的,才能抓住审计的重点和中心,明确所延伸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补助的范畴,有无骗取财政资金的问题。 (2)立足项目真实建设情况。节能减排工
20、作本身概念很抽象、专业性很强,开展节能减排审计往往出现入手难、查证难的情况,查骗取资金的问题就会更难。由此,审计人员在查阅财务及业务资料的基础上,就需要掌握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作为节能减排载体的项目是否按计划10建设,是衡量资金效益发挥的重点。掌握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可采取的办法很多,其中重点是开展现场踏查工作,但现场踏查并非无目的、随意的踏查,应该是因每个项目的特点不同,列出项目建设或淘汰主体、设备购置等建设内容清单,有目的的进行踏查,且踏查的重点应有所侧重,准确定位每类项目踏查的关键点。如,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踏查的重点是节能改造设备的原主体是否存在、新购置安装设备的铭牌信息以及抽查购置设备的数
21、量,目的是确定是否存在以节能技术改造名义将新建项目申请资金、利用早已安装设备抵顶新建项目骗取资金等问题;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踏查的重点是落后生产线或设备是否已经拆除并销毁,并查看销毁记录及影像,目的是确定是否存在已淘汰落后设备具备死灰复燃的隐患以及将早已淘汰设备抵顶新淘汰设备骗取资金等问题。 (3)审慎参考第三方中介机构报告,核实数据详实性,确保项目验收准确。目前,国家虽然引进了第三方中介机构审核把关制度,主管部门也加强了监督管理力度,但个别项目单位为了利益,编造了大量的、环环紧扣的虚假资料将主管部门或第三方中介机构蒙蔽,骗取资金。在延伸审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项目已经通过了主管部门或第三方中介机构的验收的情况。这时,审计人员从审慎的角度出发,应对第三方中介机构出具的验收报告采取参考的态度,对其中的相关数据及数据来源进行核实,特别是项目单位提供的产量、缴税纪录、煤电能耗数据等原始资料,审计人员可以到税务、电力部门进行延伸,以确定数据的翔实性,降低审计风险。 七、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