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施工的技术在道路工程的总体质量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车辆的增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摆在了首要位置,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不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还会影响车辆的燃料消耗、轮胎磨损等。因此改善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非常必要。本文主要探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前期工作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在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多,城市交通也跟着快速的发展。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工程主要是建设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的公共设施。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交付使用
2、时人们的人身安全问题,所以要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品质。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本身不大,但施工场地所处的环境比较特别,场地面积比较狭小,往来的交通量大,对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施工中,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坚定施工技术标准,对道路施工的质量结果有很重要的保障作用。笔者通过对市政道路施工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道路施工技术方面的措施。 一、施工前期工作 施工的前期工作直接决定了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为施工安全、有序2进行做好铺垫,只有认真做好施工的前期工作,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工程的速度与质量。 在施工前期,应测量好施工范围,安排好管线的纺织位置,中线的测定及高程复测,路基的放样,为路基的开挖做
3、好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同时要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工作,认真排查一切不安全隐患。还要与本市的绿化部门沟通,齐心协力将施工范围内的花草树木清除,保证道路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 二、挖方路基施工 在大规模路基开挖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根据土质情况做好防渗的工作;对原地表进行简单的清理和挖除,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以便通畅排水。除了这些准备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该注意,挖方必须得保持边坡稳定,不能对附近的结构物产生损坏或者干扰;开挖过程中,要分层开挖,并且在整个挖方过程要保存路基排水的畅通。在地质结构复杂的地方开挖,要以人工为主,而其它地方就可以用挖掘机和自卸式汽车运输,同时要严格按照图纸标注的坡度大小、标高施
4、工,不能少挖或多挖,要按照边坡稳定性,从上到下精心开挖,绝对不能乱挖、超挖或挖洞取土。施工时,如果遇到土质变化而必须修改施工的时候,要及时上报。 三、道路路基工程技术 道路路基很重要,是道路施工的基础,如果土基处理的稍有差错,会严重影响道路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对此高度重视。根据要求,土基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那些比较劣质的地质要做特殊处理。3某些沟槽回填也是道路实施中常见的现象,回填如果不按照要求进行,就会成为隐患的一个重大来源。很多建成后的公路会在车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沉陷及沟槽坍塌现象。并且,路段需要压实整平,并且压实度不应该小于 90%。纵向或横向坡度应该陡于原地面阶,比例为 1:
5、5,路面应该分层夯实。目前。夯实方法比较单一,均使用压路机进行震动碾压。但是,采用这种压路机,会受到宽度和实深度的限制,无法压实。所以,对于较深的沟槽,应该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目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不仅对于路基碾压很疏忽,对于路基横坡的比例协调方面也很大意,根本没有按照标高来实施。有些土基的标高较低,修建土基时如果只看重进度,而不去考虑盲沟以及排水管道设施的话,修建后的土基会出现干整度差,有些标高很不准确,这样,低的地方就会使用很多的材料去填充,造成浪费;而高的地方,会出现承重层厚度太低,强度不够,会出现路面开裂的现象,这些都影响路面的使用。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交通的顺利行进。 四、道路路面施
6、工技术 在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壅包现象。往往是由于施工时,路面的面层过薄,造成基层与路面的粘度不够,部分道路强度很差。对此就要求施工技术的完善与严格。在气温比较高时,遇到路面有轻度的波层,可以直接强行压平。但是针对波层非常严重的路面,此时可以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壅包现象严重的,可以直接铲平,如果沟槽非常严重的话,有必要将沟槽挖成矩形,在矩形四周涂抹热沥青,再用建筑材料填补。最后必须要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倘若碾压不严实的话,路4面极容易开裂,甚至出现地陷的情况。因此,施工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涂抹沥青的用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建筑规定执行,压实路面后,裂缝部分的残余必须完全清理干净,保持
7、原路面连接紧实。 五、排水施工技术 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不当,容易引起管道渗水和破裂,闭水试验不通过。主要原因有: 1)基础施工不当,土体松软或者表面不平整,局部留有积水,基础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沉降量较大时管道接口容易断裂; 2)排水管道接口处,本身存在裂缝或者连接不紧密,管道渗水现象严重; 3)采用的管道材质差,在周围土压力及车辆人行压力下容易发生破坏或开裂; 4)管道和检查井的井壁连接不紧密牢固,出现渗漏现象; 5)闭水封口不紧密,因其在检查井内,不容易被发现。 施工技术措施: 1)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管道基础,若地基基础的地质条件不合适时,可进行换土改良,
8、保证地基的槽底有足够的承载力; 2)要是地基基础的土壤被水浸泡或者被扰动,应立即挖掉软送土层,然后用比较稳定的材料如碎石、砂代替回填,沟槽开挖时,要做好沟槽底部的排降水工作,确保土方开挖工作在地下水位以下时也顺利进行,也可在沟槽底部预留大约 20cm 厚的土层余量,以方便后面施工时可随挖5随封; 3)管道材料的表面不能有蜂窝麻面情况,管道材料的质量要通过相关监管部门的鉴定,接口处要清理干净,接口填料的质量要好,油性填料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水泥类材料则在接口先湿润,再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施工操作; 4)检查井砌筑时砂浆要饱和,抹面前要表面要湿润和清洁,保证表面无裂缝,连接检查井的管道表面要刷一层均匀
9、的水泥浆,做好内外抹面压光,不出现渗透现象,砌筑后要及时压光和养护,检查井回填后不得再进行内勾缝和内抹面; 5)砌堵前在管口周边和管内壁都要清理干净,砌堵的砂浆要具有良好的稠度,强度不低于 M7.5,用于抹面和勾缝的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M15,对于管口口径较小时,可只做单面抹面或勾缝,口径较大时要做内外双面勾缝,抹面的施工可采用防水 5 层施工法; 6)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可在检查井砌筑前封堵,为了方便排水和试验检查,可预先设置排水孔在管内底部。 六、人行道 人行道一般采用 5cm 厚 C30 砼方砖铺砌,横坡为 1%。应在稳定层施工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人行道的砌筑。人行道砌筑前先进行测量放线,
10、利用侧石为基准,测出人行道的外边线,并每隔 5m 测放水平桩,以控制方向及高程。 首先需对人行道的土路基进行机械压实,保证土基密实度达到 96%以上。然后铺设 10cm 厚的水泥石粉稳定层,检平压实后再用 3cm 的砂垫层6调平砌筑人行道预制砖。铺设人行道预制砖时应轻轻平放,用木锤轻敲压平。铺砌人行道预制块时,应纵横通线,确保预制块砌筑顺直。 铺设人行道完成后,应及时养护三天后方可通行。铺砌应平整稳定,不得有翘动现象;人行道面层不得有积水现象;人行道的纵、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制砖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不得使用变形、烂边、断角等预制件。 七、道路附属工程 1.盲道口 由于盲道
11、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缺陷。对于盲道口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向施工队伍提出特别要求,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此处的施工质量,注意砂浆标号、干湿度及砂浆的饱满度,必要时可要求用于此处的砂浆标号提高一个等级。 2.检查井盖 高差超标,易产生绊脚现象。在人行道施工中,由于检查井盖板大,安装较难,极易出现检查井盖板与路面高差超标现象,交付使用后,可能发生绊脚现象。施工单位需要逐个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要求整修,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结语 总之,随着城市的飞速
12、发展,车辆的频增,对市政道路建设事业有了高层次的要求,虽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先进,但是在道路的施7工过程中事故频发,从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再加上受地理位置的局限,市政施工不可能大张旗鼓,只能在狭小的范围进行,这一切就增添了市政道路施工的难度。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提高施工水平,掌握施工技巧和专业技能,严格按照建筑规范施工,重视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不能单纯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尽量降低成本,必须考虑到不良施工的后果。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做好管理工作,掌握良好的施工技术,不仅能保障交通的通畅,人车的安全,更是为城市形象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郝培文编著.沥青路面施工与维修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4李继业,张玉稳主编.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与防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钱月香.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病害的成因及其对策J.山西建筑,2006,(9). 6钟强.论市政工程建设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