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数码产品核心部件专题测试 解读硬件源动力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不断丰富并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由于电子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所以消费者往往在选购时容易被产品的外观或夸大的宣传所迷惑,并最终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虽然许多产品在外观和功能方面相差甚远,但是决定性能的核心部件往往只有简单的几种,通常我们只需了解这些核心部件的特性就可以得知这款产品的实际性能表现。因此本期我们特别挑选了能够影响产品品质与性能的典型核心部件,并为大家逐一剖析它们的特性。让用户凭借几个基本可查的信息就能轻易地判断产品的实际性能。 在产品选择方面,我们特别选择了核心参数容易查询的产品。从SSD、
2、显示卡、微单数码相机、显示器和处理器核芯显示卡等产品的核心部件入手,通过解析这几类产品核心部件的特点,并将其性能数据进行汇总和对比,判断出这些核心部件的优劣。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进行的核心部件测试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快速了解一些产品的性能,但并不代表着我们建议用户仅以性能这一项指标为依据进行产品选择。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某个核心部件的性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很多核心部件的表现都与软件或驱动相关,例如用户在更新一款显示卡的驱动程序,或者刷新一部相机的固件之后,产品的整体表现可能会产生飞跃。因此在看待一款产品核心部件的优劣时,还应关注其背后厂商的软件实力。 2SSD 的芯片与主控 SSD
3、 主要由 PCB 板、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和缓存组成。其中主控芯片是整个 SSD 的大脑,负责控制闪存的识别和读写,而闪存芯片在 SSD 中充当存储数据的介质。如果主控性能不足,会无法完全发挥出闪存高速存取的特性。 主控芯片三分天下 目前市场上 SSD 常见主控芯片大有三分天下的趋势,分为 SandForce出品的 SF-2281 系列、Marvell 出品的 88SS9174 系列和三星的S4LNO21X01-8030。 由于 SandForce 公司不但提供主控芯片,还提供完整的搭配方案,入门要求较低,所以市面上采用 SandForce 方案主控芯片的 SSD 品牌非常多。SandForce
4、 的主控都支持特有的压缩算法DuraWrite 技术,通过把数据压缩后再写入存储颗粒中的方式来增加存储颗粒的寿命,同时大幅增加 SSD 的读写速度。采用 SF-2281 主控芯片的 SSD 品牌主要有威刚、OCZ、金士顿、闪迪等,甚至英特尔一些产品也采用了 SF-2281 主控。Marvell 88SS9174 主控也是一款性能强劲的主控芯片,它的特点是无论对于可压缩数据还是非可压缩数据都能保持相同的读写速度,不会因为数据不可压缩而变慢。市面上采用该主控的 SSD 目前主要有英睿达和浦科特两家。 三星是目前唯一采用自家主控和闪存的厂商,如今三星的 840 系列SSD 采用了新一代的 S4LNO
5、21X01-8030 主控,一改上一代 830 系列 SSD 写3入速度偏慢的缺点,性能表现十分突出。 同步颗粒优先 好马配好鞍,如果闪存品质较差,即便有性能强劲的主控,SSD 的性能也会被闪存所拖累。如今市面上主流的 SSD 绝大部分都采用了 MLC 颗粒,但是同为 MLC 颗粒,也有同步颗粒和异步颗粒之分,这导致 SSD 在性能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异步颗粒主要有英特尔和美光的 25nm ONFI闪存,采用这类颗粒的 SSD 通常在性能方面表现欠佳,但是价格会比较便宜。 部分 SSD 采用相同的主控,但是由于所采用的 FLASH 颗粒不同,所以在性能方面的表现也有所区别,如采用 TLC 颗
6、粒的三星 840 500GB 的4K-64Thrd 读、写 IOPS 均比两款采用 MLC 颗粒的三星 840 PRO 512GB 和840 PRO 256GB 略逊一筹。此外,使用美光异步 MLC 颗粒的 KINGMAX SMP32 120GB 和使用英特尔 25nm 同步 MLC 颗粒的金士顿 HyperX 120GB,虽然都使用 SandForce SF-2281 主控芯片,但是后者的在持续读写速度和随机读写速度方面都要远胜于前者。 显示卡的 GPU 与显存 显示卡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视觉感受,选择一款适合的显示卡对电脑用户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游戏发烧友、专业的图形设计人员等对显示卡
7、要求特别高的用户,一片性能强劲的显示卡是必不可少的。常见显示卡的主要硬件包括 GPU(图形处理芯片) 、显存颗粒、PCB 板、供电模块和接口等,而决定一款显示卡性能的主要部件则为 GPU 和与之搭配的显存。 4GPU 的流处理器 自 2007 年微软发布 DirectX 10 API 以来,主流市场显示卡的 GPU均开始使用统一渲染架构,将顶点着色器和像素着色器合二为一,变为流处理器。它同时负责顶点着色和像素着色,可有效避免出现负载不均的情况。流处理器数量对显示卡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由于在采用统一渲染架构的 GPU 中,流处理器数量决定着 GPU 计算单元的数量,同时也决定着与之搭配的
8、GPU 的核心位宽、显存位宽等重要参数。 不过,由于 AMD 和英伟达的 GPU 架构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流处理器来判断一款显示卡性能的时候,我们只能拿同一制造商的 GPU 进行对比。如英伟达最新的旗舰级显示卡 GeForce GTX TITAN 拥有 2 688 个流处理器(英伟达称之为 CUDA CORE) ,可组成 14 组 SMX 单元(英伟达开普勒架构的 GPU 中可以独立进行完整运算的最小计算单元) 、384bit 的显存位宽,其 3DMark 11 Extreme 模式得分接近 5 000 分。而主流的 GeForce GTX 650Ti 则只有 768 个流处理器,4 组 SM
9、X 单元和 128bit 的显存位宽,3DMark 11 Extreme 模式得分就只有 1 500 分左右。与英伟达类似,AMD的 GPU 同样具有可以独立完成完整运算的最小单元,AMD 称之为 CU 单元。AMD 旗舰级的 Radeon HD 7970GE 拥有 2 048 个流处理器,具有 32 个 CU单元,3DMark 11 Extreme 模式得分约为 3 300 分。而其中端的 Radeon HD 7770 则只有 640 个流处理器和 10 组 CU 单元, 3DMark 11 Extreme 模式得分仅为 1 200 分左右。 显存够用就好 如今主流显示卡几乎都配备了 GDD
10、R5 的显存,频率可达 4 800MHz6 000MHz,是 DDR3 或 GDDR3 显存的两到三倍,显存带宽越高,可以带来越5优秀的性能。同时,主流的显示卡几乎都配备了 1GB 甚至更高容量的显存,这对于绝大多数游戏来说已经足够用了,这个时候继续增加显存容量带来的性能提升微乎其微。所以在选购一款高性能显示卡时,不要盲目追求大显存容量,而是在确保容量足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更高显存频率的显示卡。 微单的影像处理器 随着微单数码相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用户开始抛弃操作繁琐、体积笨重的单反数码相机以及画质和性能不理想的卡片数码相机,转投体积小巧、操控方便的微单数码相机阵营。而对于微单数码相机来说
11、,之所以能够对单反和卡片相机产生强烈的冲击,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采用了与入门级单反相同或类似的影像传感器。由于影像传感器负责将光线转变成电荷信号,关系到数码相机的最终成像质量,所以影像传感器是微单数码相机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部件。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微单数码相机的影像传感器,从尺寸规格上主要可分为 APS-C、M4/3 和 1 英寸(对角线 16mm)3 种。其中,采用 APS-C规格产品的厂商较多,如索尼、三星、富士、宾得和佳能的微单数码相机产品。 其中索尼和宾得的机型大多采用了索尼公司提供的影像传感器,这些微单数码相机具有噪点控制优良、像素数高等特点。作为数码相机界的后起之秀,三星在微单数码相机
12、影像传感器方面建树颇多。如三星早期的 NX10、NX11 采用的 1 460 万像素的影像传感器,在色彩还原精度方面表现极其优秀,不过影像噪点数偏高且分辨率表现不佳,并未受到广6泛的认可。而之后三星发布的 NX200、NX300 等产品采用了第二代 2 030万像素的影像传感器,在抑制噪点和提升分辨率方面有了质的改变,一举超过了许多主流产品。 在所有 APS-C 画幅的微单数码相机传感器中,富士可谓独树一帜,它的 X-Trans CMOS 影像传感器通过增强阵列排列的无周期性,让色彩滤镜所产生的摩尔纹和杂色大幅降低。该影像传感器还去掉了光学低通滤镜,让传感器可以产生更加完整的精细画质,此种传感
13、器在分辨率和影像噪点控制方面的表现极为优异。如富士 X-Pro 1 和 X-E1 在分辨率方面的表现可与全画幅单反相比拼。 作为微单数码相机中最早出现的影像传感器,松下生产的 M4/3 系统影像传感器在微单市场也有着一席之地,其中松下和奥林巴斯的微单数码相机均采用该传感器,其采用的 Livemos 传感器影像分辨率在同级别像素传感器中表现较好。值得一提的是,该传感器还采用了 FAST AF 技术,通过提高对焦时影像传感器的刷新率,大大缩短了对焦时间,也提高了对焦精度。 除了 APS-C 和 M4/3 阵营外,尼康 1 系统虽然并不具备高像素和大尺寸的传感器,但是该系统首次将相位检测对焦方式引入
14、到微单机型中,其惊人的对焦和连拍速度在微单数码相机界独树一帜。如尼康 J1、V1 等微单数码相机均具有 60fps 的极速连拍功能和 400/1 200fps 的摄像功能,受到许多用户的青睐。 显示器的面板 在显示器领域除了标称的尺寸和分辨率等数据外,显示器的面板类7型是影响这类产品特性和表现的最核心组件。目前主流的显示器面板主要有 TN、IPS 和 MVA 等 3 大类,这 3 类产品由于原理与结构的区别较大,因此在成像特性上也风格迥异,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面板产品。 TN 是最早的液晶面板,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价格也相对较低,是目前显示器领域应用最广泛的
15、面板。这类面板最大的亮点在于响应速度极快。但是这类面板也存在致命的缺点,它的水平可视角度可达到 170左右,垂直可视角度为 160左右,但是一旦垂直角度超过 70,画面将明显偏色,几乎变为不可用的状态。因此它更适合应用于游戏等对刷新率要求高的应用。 IPS 面板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S-IPS、H-IPS 和 E-IPS,而用于家用显示器的通常都是低端的 E-IPS,这类面板水平和垂直的可视角度都可以达到 178左右,而且在极端角度下仍可保证不会偏色,因此这类面板更适合搭配可旋转的支架灵活摆放使用。 目前家用显示器主要使用的是 AMVA 面板。这类面板最大的特点是静态对比度极高,可以达到 300
16、0:15000:1,而且它是真正的 8bit 屏,sRGB 的实际色域覆盖表现更好。响应速度和可视角度则介于 TN 和 E-IPS面板之间。综合来说,AMVA 面板更适合满足影音娱乐的应用需求。 CPU 集成图形核心 随着处理器厂商开始实施融合路线,集成图形显示功能也成为处理器的一大特色。但是即便是同一级别的处理器,由于型号不同,集成显示单元在性能表现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用户需要在选购前注意区分。8目前,英特尔在其主流 Ivy Bridge 处理器中配备了 HD 2500/4000显示核芯。其中 HD 2500 具有 6 个 EU 计算单元,HD 4000 具备 16 个 EU计算单元,两者
17、的性能几乎有两倍的差异,用户用该注意鉴别。移动平台方面,英特尔为其 Core i3、Core i5 和 Core i7 处理器均搭配了规格最高的 HD4000 集成显示核芯。而在桌面级处理器上,只有顶级的 Core i7 系列处理器和 Core i5 系列的 Core i5-3570K 搭配了 HD 4000 集成显示核芯,其余的 Core i5 和 Core i3 处理器均配备的是 HD 2500 集成显示核芯。 除了性能之外,显示卡的功耗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我们将主流显示卡的综合性能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除以各自的功耗得到其性能功耗比的数值,这个数值越高代表显示卡单位功耗下的效能更高。 主
18、流台式机显示卡规格参数对比 由于英伟达和 AMD 的显示卡架构并不相同,在对比主流显示卡的参数时我们要注意只能对比来自相同生产商的产品。 主流微单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尺寸对比 目前,采用 APS-C 画幅的机型主要有索尼、三星、宾得和佳能等厂商的产品;而采用 M4/3 画幅的厂商只有奥林巴斯和松下;1 画幅系统只有尼康一家使用。 富士独有的 X-Trans CMOS 技术 富士在其 X-Trans CMOS 影像传感器中打破了传统拜尔阵列排布的方式,采用了 6x6 的 RGB 像素排列,不仅无需低通滤镜,还获得了更高分9辨率表现。 极速响应的 TN 液晶面板 TN 面板的优点是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所以具有极快的响应速度,但是在色彩效果和可视角度方面表现不佳。 广视角的 IPS 液晶面板 由于液晶分子采用平面转换方式,所以 IPS 液晶面板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可视角度均可达 178,并且在角度较大时也能保持较高的色彩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