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汇率波动与制造业 PMI 的相关性分析内容摘要:PMI 指数是衡量制造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经济指标,本文选取我国 2008 年 1 月以来的制造业 PMI 指数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构建了 VAR 模型,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会引起制造业 PMI 指数下降,汇率波动对我国制造业具有明显影响,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下一期制造业市场的衰退。 关键词:制造业 PMI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因果检验 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出口总额不断加大并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由于出口产品大多以外币
2、进行结算,因此汇率的波动,即人民币的升值或贬值都会对我国商品的出口价格造成影响,直接影响我国商品出口量。在马歇尔-勒纳理论条件下,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恶化,而人民币贬值则有利益改善国际收支的状况,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增长。自 1994 年汇率改革以后,我国开始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对外汇收入进行结汇制,并实行单一汇率,2005 年的汇率改革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逐步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对于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研究,Caporale 和 Doroodian(1994)通过发达国家汇率波动和进出口数据进行研究,指出汇率的持续升值会2减少一国的出口量。根据我国机电进
3、出口商会的测算,人民币升值 3%将会导致生产企业的利润下降 30%左右,我国的机电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较低,并且由于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议价能力,因此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损失,由此可见汇率的波动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有着较大的影响。 我国的出口贸易主要以制造品为主,汇率的波动必然会对制造业产生一定冲击,我国学者赵文军(2010)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人民币升值在长期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李永宁、郭玉清(2011)指出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的转移,曹阳、李剑武(2006)利用 AR-GARCH 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指出汇率的波动会减少出口量并增
4、加进口量。根据以往的研究,汇率的波动会对制造业出口产生一定影响,而 PMI 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采购经理指数)则是衡量制造业市场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通过汇率波动对 PMI 指数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分析汇率对制造业市场冲击,本文采用双变量 VAR 模型对汇率波动和 PMI 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模型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的指标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Index of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REER)和 PMI 指数。其中,REER 数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数据库,PMI 数据来自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公布,两个指标的数据均为
5、2008 年 1 月至 2009 年 9 月间的月度数据。 (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汇率是一国对外贸易中重要的经济指标,目前我国公布的汇率主要3是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为了准确的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水平,本文采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作为衡量我国汇率变动水平的指标,实际有效汇率是在名义有效汇率的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得出的,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DCPI 代表本国的物价水平,FCPI 为贸易国民的物价水平,ER为名义汇率。本文中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数据,将 2010 年 1 月至 2012 年 9 月间的数据进行归纳,如图 1 所示。 从图 1 可以看出
6、,随着汇率改革的实施,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逐步实现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开始随着市场的变动而产生波动,同时也可以发现自 2012 年 1 月开始,我国汇率开始持续性地上升。 (二)制造业 PMI 指数 制造业 PMI 指数是一套反映制造业市场状况的经济预测指数,其体系主要包括产品订货、生产量、生产经营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和主要原材料库存五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 PMI 指数的计算公式,如果计算结果在 50%以上则表明制造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小于 50%则说明制造业正在衰退。由于 PMI 指数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方法,当月的指数在月初就会发布,因此 PMI 指数具有先导性,可以用来对制造业市场状况
7、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PMI 指数由一系列指标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因此可以用来反映制造业市场总体的经济状况,而且在指数的计算中对各指标会根据其贡献度进行加权,这样保证了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正是由于 PMI 指数具有这些特点,4因此可以利用制造业 PMI 来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制造业市场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经营战略。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 PMI 指数来更好地组织生产并有效降低库存成本,若制造业市场发展趋势上升则可以提高原材料的订购数量,反之则降低订购数;其次,经营者可以利用 PMI 指数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符合企业长期发展要求的战略。对我国 2012
8、 年上半年的 PMI 数据进行整理,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可以看出,2012 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总体趋势较好,PMI 值均大于 50%。其中 3、4 月份的生产指标增长较快,而 5 月份开始生产指标开始回落,但仍达到 52%,同时可以看出新订单指数在 5-6 月份均小于50%,说明制造业企业可能出现生产过剩状态,企业应降低新产品的生产量。 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 STATA 12.0 软件进行分析,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 LnREER 和 LnPMI。 (一)ADF 单位根检验 首先通过软件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结果证明 LnREER
9、和 LnPMI 都是非平稳的,对数据进行差分后发现在 1%显著水平下 d.LnREER 和 d.LnPMI 都实现了平稳,数据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二)VAR 模型和协整检验 很多经济数据都是不平稳的,但是由于经济数据之间会受到某些共同因素影响,因此变量之间会表现出稳定的关联性,被称作协整关系。5文章首先对 VAR 模型的阶数进行分析。 模型阶数的选择对于 VAR 模型的结果具有很大影响,VAR 模型的结构与变量个数和最大滞后阶数的选择相关,文章参考 AIC、SC 最小原则条件,通过软件对模型阶数进行反复测算,结果如表 3 所示。 根据 AIC、SC 最小原则,在 1 期 AIC、
10、SBIC 同时为最小值-9.74 和-9.52,因此选择 1 阶滞后期并建立相应 VAR 模型,从而得出 LnREER 和LnPMI 的 VAR 模型关系表达式,如下所示: 从 LnPMI 的公式中可以看出,LnREER 增加 1 个百分点就会在下一期导致 LnPMI 降低 0.91 个百分点,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制造业市场的衰退;同时在 LnREER 的公式中可以看出 PMI 的增加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汇率上升,制造业的扩张会对人民币产生一定升值压力。 为了检验模型中的 LnREER 和 LnPMI 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文章对模型进行 Granger 因果检验,结果如表 4 所示。因果检验的结果
11、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是 PMI 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时 PMI 变化也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分析结果证明了汇率上升是导致制造业市场的衰退的原因,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同时文章对 VAR 模型进行 Johnson 协整检验,结果如表 5 所示。从协整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LnREER 和 LnPMI 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进一步证明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制造业发展趋势具有长期稳定的影响。(三)方差分解 为了更好地分析汇率波动对我国制造业 PMI 指数的影响,本文对上6述 VAR 模型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如表 6 所示。 从方差分解表中可以看出,在第一期时 LnPM
12、I 对自身变动的贡献率为 100%,但随着预测期的增加,LnPMI 对自身变动的贡献率开始逐渐下降,在第 8 期减少到 70.3%;与此同时,可以看到 LnREER 对 LnPMI 的贡献率在第一期仅为 6.6%,但从第二期开始逐渐增加并在第 7 期达到最大值 48.4%。由此可知,长期中人民币升值对 PMI 指数的变动具有较高的贡献度,即人民币升值是导致 PMI 指数的变动的主要原因。 结论 根据前文的分析,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会降低制造类出口企业的利润,从而导致制造业 PMI 指数的下降,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文章证明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是 PMI 指数变动的原因,且两者具有长期稳
13、定的关系。根据 PMI 指数的特点,可以利用 PMI 指数帮助企业安排生产计划并制定战略方向,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PMI 指数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因此可以将两个指标进行结合来对制造业经济趋势进行整体分析,进一步完善 PMI 指数的预测功能。 参考文献: 1.Doroodian,K.Does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deter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10,1999 2.赵文军.人民币汇率、FDI 与中国贸易收支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视角的J.世界经济研究,2010(1) 3.曹阳,李剑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7基于 1980-2004 年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8) 4.司传宁,刘庆林.汇率波动、外需变化对山东省出口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4) 5.李广众.实际汇率错位、汇率波动性及其对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