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泵送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泵送混凝土已在城市建设及工程施工中成为主要建筑材料,泵送混凝土裂缝问题在施工中普遍存在,本文就泵送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 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增多,建筑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泵送混凝土在城市建筑施工中成为主要建筑材料。泵送混凝土具有输送能力大、效率高、连续作业、节省人力等优点,同时,对提高施工进度,改善对城市环境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易产生结构裂缝,造成质量缺陷,针对泵送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谈谈自己
2、粗浅的认识。 一、泵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泵送混凝土是利用混凝土泵的压力将混凝土通过管道输送到浇筑地点,一次完成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浇筑特点和运输要求,其坍落度比传统混凝土大,一般宜为 80180mm;砂率较传统混凝土大,宜控制在 40%50%;水泥用量较多,最小水泥用量为 300kg/m3。这是泵送混凝土三个显著的特点,因此泵送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裂缝的概率比传统现场搅拌的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概率大。 21、收缩裂缝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粗集料(石子) 、细集料(砂子)和外加剂五种原材料组成。有的工程混凝土不用外加剂,其主要原材料为前四种。其中水泥是混凝土增强的主要胶结材料,水泥
3、的化学收缩与水泥的品种、标号、细度、用量及施工工艺有关。一般水泥的标号越高,细度越大,用量越多,混凝土的收缩量也越大。混凝土在经过收缩阶段后,包括化学收缩、塑性收缩、碳化收缩、干燥收缩,总收缩率应控制在 0.05%左右,收缩是混凝土固有的物理特性,也是泵送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根本原因。 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养护不当造成温度裂缝,如冬季施工时,拆除保温材料时温差过大产生裂缝;烈日暴晒后突然降雨产生裂缝等。二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大面积现浇混凝土由于收缩和温度应力产生裂缝等。 3、其他原因裂缝 其他原因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不当,工人
4、素质低、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施工中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拆模不当引起开裂;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等。 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产生的裂缝部位不同,产生裂缝的原因较多,特别是泵送混凝土产生裂缝一般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关键在于在施工中如何控制和及时处理,使工程质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二、控制泵送混凝土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3(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主要材料之一。水泥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直接原因。常用的水泥品种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并应分别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92)
5、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134492)等国家标准。水泥进场前必须进行抽样化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并应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作为水泥质量控制依据。 (2)水。水质不纯会影响水泥的硬化和混凝土强度的发展,且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会产生锈蚀作用。一般应采用生活用自来水。不论采用哪种水源,必须符合建设部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2006)行业标准。(3)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分为碎石和卵石。泵送混凝土的粗骨料必须满足泵送管径的要求,粒径大,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收缩,粗骨料最大粒径 d 与输送管径 D 之比值,一般无特殊要求时,碎石 dD/3,卵石 dD
6、/2.5。应控制针状和片状颗粒不超标。 (4)砂子。砂子是混凝土中的细骨料,按细度模数又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四种。一般混凝土宜用粗砂和中砂。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均应满足标准的规定。含泥量过大,不仅加大混凝土收缩,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还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砂子的质量,砂子进场前必须经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控制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 4泵送混凝土是通过运输车由搅拌站运到浇筑现场,再通过输送泵输送到浇筑部位,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混凝土与输送管内壁磨擦阻力,防止混凝土离析,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宜在 120160mm,并要保证适当的砂率、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做
7、到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适度控制水泥用量。在保证泵送和浇筑的前提下,适度控制坍落度,以减少混凝土裂缝。 3、适度使用外加剂 减少混凝土收缩主要是减水剂。利用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可以保持配合比不变,得到高流态混凝土拌合物,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收缩度。掺加外加剂必须经设计并有设计文件,掺减水剂的泵送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时,应加强初期养护。采用蒸气养护时,混凝土具有必要的结构强度后才能升温,蒸气工艺应通过试验确定。 4、加强养护,控制温差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尤其要加强初期养护。在常温下(平均气温不低于 5) ,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日期,硅酸盐水
8、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 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 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准。养护的水质与拌制用水相同。冬期施工,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冻害,拆除保温不宜过早,防止温差过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中要采取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一次浇筑层厚度,降低浇筑速度,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特殊5情况可采取人工导热。 (5)加强施工管理,严格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的钢筋邦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全过程管理,严格每一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施工作业人员要进
9、行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素质。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和后期养护控制。 三、混凝土裂缝处理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后,应根据裂缝的部位和性质,采取措施及时处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1、表面抹浆修补法。因这种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表面抹水泥浆、环氧胶泥等,也可在裂缝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以防止裂缝继续开裂。 2、嵌缝填补法。在混凝土裂缝处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防水材料,如聚氧乙烯或聚合物水泥砂浆。 3、结构加固法,当混凝土裂缝影响结构性能时,就必须对结构进行处理。可采取加大结构截面面积,或采取外包型钢,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等方法。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的一种,一定程度上难以完全避免。但裂缝的出现毕竟是质量缺陷,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并使其控制在质量允许的范围内,消除结构质量安全隐患,提高建筑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