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飞雁理论视角下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可能性与约束条件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将发展经济学中飞雁理论应用到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研究中。由于我国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阶段、工业结构、要素禀赋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这使得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成为可能。我国内部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多层面的,不仅存在于东部和中西部之间,而且存在于东部省份之间乃至一个省内部不同地市之间。另一方面,产业转移是有条件的,不仅需要考虑劳动力成本,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运输成本、产业配套和外部环境等因素。 关键词:飞雁理论 产业转移 经济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 要素禀赋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以及土地租金上升,引发
2、中国制造业即将丧失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担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一些企业早已着手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消化工资上涨压力。如果劳动生产率相对工资上升更快,那么,企业单位劳动成本非但不会上升,反而会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要素禀赋及要素价格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制造业在不同地区之间拥有较大的转移空间。因而,我国未来仍可保持制造业比较优势。 本研究将发展经济学中飞雁理论应用到大国内部地区间产业转移中,2根据我国内部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异质性,论证我国内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及其必要条件,并为后起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建议。 飞雁理论概述 19
3、30 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首先提出了经济发展的“飞雁”模式。飞雁模型最初旨在解释后起经济体的工业化追赶过程,它包括两个模式,一是基本模式,即一国工业增长会相继经历“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 ;二是变化模式,即考虑到产品种类和质量存在着多样性,一国工业发展将从消费品升级到资本品、从粗制简单品升级到精制复杂品。赤松利用二战前日本纺织工业发展的统计数据阐述了上述模式,他刻画了三条时间序列曲线,分别定义了后起国家制成品的进口、国内生产和出口。由于曲线类似于大雁飞行时排成的有序队形,形成一个倒 V字型,因而该模式被命名为“飞雁模式” 。 二战后,赤松在其飞雁理论中又增加了第三个模式,即飞雁式发展
4、是工业制造业从领头雁向追随雁的地区转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飞雁模型的理论观点经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兼外相大来佐武郎的宣传和推广,开始在国际上流行起来。飞雁理论已由最初解释单个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次序,转变为强调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成功地刻画了东亚经济奇迹的发展过程,即日本领头雁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中国。 在飞雁理论中,工业制造业之所以在东亚国家按照一定次序发展和转移,是由于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工业结构和要素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是一种国家间的劳动分工。 我国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可能性 3如果对传统的飞雁理论作必要的修改,就可将其应用于解释大国内部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大国
5、,内部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经济异质性。如同日韩及东盟各国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差别一样,我国国内不同地区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工业制造业完全可以在我国内部不同区域间按照一定的经济规律进行产业转移。 (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首先表现在东、中、西及东北四大板块之间。当东部省市即将迈入发达经济体时,多数中西部省份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2010 年东、中、西及东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9797、24085、23448 和 33598 元。从经济外向型程度看,东部出口金额占全国 89%,中西部和东北仅占 11%。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差异存在于同一板块内部的相邻省份之间。201
6、0 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达 71938 元,相邻的河北省仅为 28351元,前者是后者的 2.54 倍。即使在一个省内部,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亦相当悬殊,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79501、47422 和 29774 元,苏南是苏北的 2.67 倍。 (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别 东部地区主要以第三和第二产业为主。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以第二产业为主,农业仍占一定比重。2010 年东部三次产业比重为7.6?45.8?46.6;中部是 12.5?52.5?35.0;西部为 13.0?48.1?38.9;东北是 11.2?52.1?36.7。 相邻的省市间以及省内不同地域间产业结
7、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北4京三次产业比重为 1?24?75,以第三产业为主,毗邻的河北为13?53?35,仍以第二产业为主。江苏省内的苏南、苏北三次产业结构比分别为 2.3?54.0?43.7 和 13.7?47.7?38.6,苏南已经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苏北第一产业仍占一定比重。 (三)要素禀赋差异显著 资本、劳动力、土地、矿产、科教人才等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其中,土地和矿产是不可移动资源,其他的属于可移动资源。判断要素禀赋丰裕程度主要看数量和价格。 据国土资源部调查,2010 年东中西及东北的工业用地均价分别为588、419、453 和 352 元/ m2,反映出东北和中部的工业用地价
8、格较低。另一方面,即使同处东部,城市之间的地价差别也较大,比如浙江温州工业用地价格高达 1651 元,江苏徐州却仅为 259 元,两者相差 6 倍多。 我国矿产主要分布在西部,东中部及东北所占比重较少。据统计,84%的天然气、51%的煤炭、34%的石油储量分布在西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和浙江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矿产资源。 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看,我国制造业投资的重点仍是东部,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少。2010 年制造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8619 亿元,东中西以及东北分别占 46%、26%、15%和 12%。 从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看,2010 年东中西及东北分别为
9、 34517、27569、28782 和 30014 元。中部地区工资不但低于东部和东北而且低于西部。特别是中部的河南、江西和山西制造业工资水平偏低,具有较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同一板块内部的不同省份之间工资也有显5著差别,上海工资高达 52163 元,而福建仅为 26627 元,前者是后者的1.96 倍。同一个省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工资差异,苏南的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是苏北的 1.83 倍。 科教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科教资源明显分布不均。从高等院校分布看,40%的高校分布在东部,50%高校分布在中西部,10%高校分布在东北;如果仅看高水平大学,55%的 211 高校和 59%的
10、985 高校位于东部,换言之,优质的高校及人才资源更集中于东部。从研发活动(R&D)的规模和强度看,2009 年东部集中了我国 60%的 R&D 人员和 66%的研发经费。从专利授权数看,2009年东部占国内专利授权数量 76%,其他地区仅占 27%。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和要素禀赋在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传统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之间,而且表现在相邻的省份之间,甚至于一个省内部不同的市县之间。因此,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将是多层面的。一方面,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尤其是河南、四川等省可以利用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地租优势承接东部工业制造业转移。另一方面,由于
11、东部省份之间以及一个省内部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存在发展的洼地,因而,在东部省份之间乃至省内不同市县之间同样可以进行产业转移。 我国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约束条件 (一)地理位置和运输成本限制 通常,经济学分析中会抽象掉地理位置和距离因素,假设不存在运输成本。在分析地区间产业转移时,仍采用上述假设,显然不合适。一些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如果迁到西部地区,即使当地具有劳6动力成本优势,但是由于远离市场需求地,昂贵的运输成本可能导致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缺乏价格优势和竞争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输成本可能因交通发展而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运输成本的影响会随产业和产品特征而变化。例如,电子类产品
12、的特征是单位产品的重量轻、体积小、价值高,从而运输成本较低。这样为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也可以将距离市场需求地远一些的地区纳入加工地范围,因而这类流动型产业的转移空间和转移可能性较大。富士康公司是一个典型案例,其产业布局遍布全国 30 余个城市。 (二)产业配套限制 加工制造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相关产业的上下游企业或配套供应商往往集中在某个狭窄的区域。这种产业集聚有助于企业分享外部规模经济。首先,企业可以方便地获取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等配套供应。其次,可以分享劳动力市场。第三,生产知识和经验常常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在相关企业之间传递和分享。 单个企业在做产地迁移决策时,往往要权衡利弊,考虑今后
13、可能会面临的产业配套问题。如果缺乏既有的产业配套保障,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成本增加和供应不稳定的风险,除非相关上下游供应商或外协工厂能够同时进行转移。然而,同时转移需要产业内多数企业取得共识,但这并不容易实现。 (三)生产生活成本限制 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在一国内部几乎可以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7区转移,目的是为了获取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 近年来沿海地区的工资不断增加,但是企业和工人的生产与生活成本上升更快,尤其地租、房租和房价上涨显著。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成本显著地低于沿海地区。如果其他外部条件不变,面临持续成
14、本压力的企业自然希望把企业迁移至厂房租金、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都比较低的地方。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而言,只要家乡有就业机会,只要工作收入减去生活成本后的净收益大于沿海地区的净收益,那么,多数人会选择留在家乡就业。 (四)软硬件环境限制 在吸引外来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时,承接地的投资条件和外部环境很重要。作为东道主,需要热情好客,并且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公路、桥梁、电力等硬件基础设施。目前一些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比较重视宣传廉价的厂房和地租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然而,从长期讲,诚实守信的商业环境、宽松自由的政策环境、高效廉洁的办事环境以及公正严明的法律环境也许更为重要。这类无形的公共物品具有
15、较高的外部性,往往更需要地方政府长期的投入和塑造。 结论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催生了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偏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和要素禀赋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这种区域间产业转移不仅局限于东部和中西部之间,而且存在于东部省份之间,甚至一个省份内部不同地市之间。 8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后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后起地区首先需要着力改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克服地理位置障碍。其次,加强区域内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质量。再次,关注产业配套,注重整体引进。最后,重视塑造公平竞争的软环境
16、,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参考文献: 1.都阳,曲.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 2000-2007 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5) 2.蔡.金融危机对制造业的影响中西部地区赶超的机遇J.经济学动态,2009(2) 3.Kaname Akamatsu.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1) 4.Kiyoshi Kojima.The“flying geese”model of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origin, theoretical extensions, and regional policy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