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例急性脓胸的治疗及临床特征分析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脓胸的治疗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 5月2014 年 12月收治的 43例急性脓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1 例)与观察组(22 例) 。对照组行单纯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胸管引流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临床特点、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数据等3。在临床确诊患者为急性脓胸后,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行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将胸腔积液抽出后采用实验室检
2、查,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适当调整抗生素用法及用量。采用胸部 CT进行检查,对患者脓胸情况和肺部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脓胸清除术。 给予所有患者全身麻醉及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按照术前胸部 CT扫描与超声检查的结果,选取对应的肋间部位作切口。在进入患者胸腔后,先将脓性积液、脓腔和分隔清除,后用剥离子及内镜解剖装置将壁层及脏层胸膜表明纤维板进行钝性及锐性的细致分离,做到充分将肺尖至膈肌水平分离,充分复张患侧肺。术后放置 12 根粗胸管于患侧胸腔内以引流积液,并将所清除的纤维坏死组织及脓液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节培养和病理学检查。同时复查胸片,观察患者胸腔积液及患
3、侧肺复张情况。 1.3 观察指标 治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内,胸片检查肺膨胀正常,胸管未引出脓汁,引流液的菌培养呈阴性;显效:患者的体温、血常规检查及胸片检查等在 7 d内已达到正常,胸管未脓汁;有效:患者的体温、血常规检查及胸片检查等在 14 d内恢复正常,胸管引出少量脓汁;无效:患者的各项指标无变化或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 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 2 检验,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临床疗效比较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治愈 10(45.5
4、%)例,显效 6(27.3%)例,有效 4(18.2%)例,无效 2(9.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90.9%;对照组患者治愈 6(28.6%)例,显效 4(19.0%)例,有效 5(23.8%)例,无效 6(28.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 住院时间和胸管引流时间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58.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3.65.7)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胸管引流时间为(15.910.8)d,对照组胸管引流时间为(19.46.7)d,
5、观察组胸管引流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脓胸患者由于免疫能力下降,感染细菌种类复杂,且耐药菌较多,导致常规治疗的疗程较长、医疗费用较高,且疗效并不理想4。本研究现患者年龄普遍偏高,故认为高龄患者抵抗力较低,对于细菌的免疫能力下降,属于感染急性脓胸的原因之一。同时,经细菌学检查发现,急性脓胸患者所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复杂,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大部分。细菌种类偏多可能为急性脓胸患者久治难愈、耐药菌多、易复发的原因。 治疗急性脓胸的关键为清除胸膜残腔及将胸腔积液有效排出,但脓胸各分期之间无确定界限,属于一个连续过 程5。采用胸腔镜治疗,可经微小创口进入患
6、者胸膜腔内,并将黏稠的胸腔积液有效排出,后将脓腔内的粘连分隔有效分离,排除积脓,还可在直视下放置胸管与脓胸位置。结合以往的经验和病例,采用胸腔镜可将大部分包裹下脓胸有效排出,可适用于具有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同时胸腔镜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对机体的侵袭,从而降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反应。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进一步表明胸腔镜手术具有的重要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脓胸患者由于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易导致较高的死亡率。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经济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杨帆,胡奕,戚维波,等.急性脓胸的治疗及临床特征分析J.广东医学,2015, (3):425-429. 2陶义鹏,王永连,王婉玲,等.胸腔镜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1):889-890. 3彭锦芸,肖建宏.电子气管镜代胸腔镜联合冲洗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3):518-519. 4潘和,王德伟,刘琪,等.小儿急性脓胸早期手术治疗的体会J.海南医学,2010,21(5):83-84. 5王霞云,胡晓岚.内科胸腔镜治疗急性脓胸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3):39-40. 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