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油田表外储层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6591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油田表外储层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A油田表外储层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A油田表外储层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A油田表外储层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A油田表外储层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 油田表外储层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研究摘 要本文依据 A 油田在开发低渗透表外储层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做法,描述了低渗透表外储层在完井过程、注水过程以及后续调整过程中形成的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以上成熟技术的形成为 A 油田表外储层工业化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对该类油层的有效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表外储层、油层保护技术、改善渗流能力技术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317-02 A 油田经过 50 多年的高效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原油稳产难度逐渐增大,而渗透率低(10md 左右) 、动用程度低(15

2、%左右) 、采出程度低(10%以下)的三低难采表外储层,成为持续稳产的接替潜力储层,受到油田开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A 油田表外储层的地质储量为 7.4108t,但是,该类储层受本身储层性质影响,渗流能力较低,且易受污染造成渗流能力进一步下降,为此,有必要探索低渗透表外储层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对该类储层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 地质特征 1.1 储层发育特征 受河流三角洲体系复杂的沉积环境影响,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表外储层,但在总体环境条件下,以单层厚度薄、夹层多、颗粒细、泥质含量高、分选性差、胶结致密、微孔隙多,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低为共同特点。低渗透表外储层是表内储层在空间上的自

3、然延续,主要发育于表内储层的顶、底、周边及内部变差带,可分为决口泛滥型、局部变差型、连片型和稳定砂席型四种沉积模式。产状以油斑、油浸为主,石英与长石比例占 75%以上,且泥质含量较高,比例占 55.1%。 1.2 流体渗流特征 A 油田表外储层存在非达西渗流特征2。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如图 1) ,该类储层启动压力梯度随油层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大。当渗透率小于 410-3m2 时,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减小而急剧增大,当渗透率大于 410-3m2 时,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减弱。同时,相渗曲线研究显示(如图 2) ,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以小斜率直线型为主,占75.0%,且随含水饱和度增加,油相相对

4、渗透率下降快、曲线末端低,水相相对渗透率低,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交汇点含水饱和度高,两相渗流区跨度小,驱油效率较低,开发难度较大。 2 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因素 喉道半径是决定储层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 10 块不同渗透率表外储层岩心的恒速压汞实验数据表明,不同渗透率的表外储层岩心的孔道半径分布相差不大(如图 3) ,而喉道半径却相差较大(如图 4) ,渗透率随喉道半径的减小而急剧下降。 3 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技术 表外储层油层保护及改善渗流能力的主要对象是油层内部的喉道结构,首先是减小油层污染,保护喉道半径大小,可采取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注入水质及改变流体性质等方法,达到油层保护的目的;

5、其次是措施改造,促使近井地带产生微裂缝,提高喉道半径大小,改善渗流能力。3.1 完井技术 3.1.1 负压射孔技术 负压射孔是指射孔前降低井筒内液面(500m 左右) ,促使井筒内静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射孔后利用负压冲击回流冲洗压实带及射孔孔道,提高射孔孔道的导流能力。该项技术已应用 273 口油水井,与常规射孔完井方式对比,注入强度由 3.6m3/d.m 提高到 4.5m3/d.m,提高了0.9m3/d.m,采液强度由 0.63t/d.m 提高到 0.96t/d.m,提高了0.33t/d.m。 3.1.2 细分限流压裂技术 细分限流压裂完井技术是在老限流压裂完井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压裂层段数由

6、4 段增加到 7 段,减小了层段内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影响,有效增加了压开低渗储层的小层数,改善了低渗储层的渗流能力。该项技术已应用 327 口油水井,与常规限流完井方式对比,注入强度由 4.1 m3/d.m 提高到 5.2m3/d.m,提高了 1.1m3/d.m,采液强度由 0.97 t/d.m提高到 1.39t/d.m,提高了 0.42 t/d.m。 3.2 注水水质升级优化技术 A 油田储层是一个高、中、低渗透率同时存在的非均质油藏,针对低渗透表外储层易受注水水质污染的特殊情况,采取不同开采对象不同注水水质指标标准要求,低渗透表外储层注水需对注入水进行水质升级,达到“552”水质标准要求,减

7、小油层污染,保护油层渗透率。 3.3 配套调整技术 3.3.1 生物酶解堵技术 生物酶具有剥离岩石表面油膜、改变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渗流能力的作用,同时,可重复利用、可生物降解,具有环保的性能。从室内实验数据显示,生物酶解堵后,渗透率可恢复 100%左右,在现场应用 20 口采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油 2.3t,有效期达到 253 天,累计增油达 482t,适合于采油井近井解堵。 3.3.2 表活剂解堵技术 表活剂具有溶解重烃质、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渗流能力的作用。从室内实验数据显示,解堵后,注入压力降幅在 50%左右,在现场应用 208口注水井,平均单井压力下降 1.0MPa,日增注 15m

8、3,有效期 396 天,累计增注 3826m3,比常规酸化多增注 2000m3,适合注水井近井解堵增注。 4 结论 (1)低渗透储层主要受喉道半径影响其渗流能力大小,油层保护及渗流能力改善主要需以喉道半径为对象采取各种保护措施。 (2)低渗透储层的保护及有效开发,贯穿于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需要从钻井、完井、注水及动态调整每个环节做好相应保护措施。 (3)低渗透储层的保护,可通过完井工艺的改进,注水水质的升级,解堵液性质的改变来达到保护油层和改善渗流能力目的。 参考文献 1 计秉玉,李彦兴.喇萨杏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对策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5):9495. 2 张俊,李秀生,马新仿,等.非达西渗流微观描述及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J.特种油气藏,2008,15(3):52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