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发生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688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发生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ICU发生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ICU发生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ICU发生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ICU发生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U 发生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 ICU 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结合临床,总结分析 ICU 发生血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与结论 CVC 感染发生可能与置管的部位、置管操作、置管时间以及置管部位敷料有关,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加强置管部位出口部位和导管的维护,是预防 CVC 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ICU;CVC;感染;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必需通道,静脉导管留置技术在减轻患者针刺痛苦,为临床输液、输血、给药、营养支持等治疗提供方便的同时, 也增加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2、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RI)的危险。一旦发生病情危重又极易误诊,病死率高达 10%20%。据报道,在美国每年发生院内血液感染人数超过 20 万例, 而其中 90%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本文总结在ICU 里有关 CVC 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1 CVC 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置管部位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是,PICC 置管是临床置管常选的几种主要途径。目前临床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锁骨下静脉感染发生率最低,股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最高,卫生部感染控制操作指南中也建议 CVC 置入锁骨下而不是颈部或是股静脉 。 1.2 置管

3、操作 以往的文献报道3,置管医师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操作技能生疏、操作时间过长、反复穿刺置管,对局部皮下组织和血管内壁的损伤较大,增加了炎性反应和导管感染的可能能性;而操作熟练,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可减少导管移动的幅度,减少微生物侵入损伤部位的机会。 1.3 置管时间 文献报道4,感染的发生与导管置入时间呈正相关,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风险就越高。有研究显示,导管留置时间10d 的总感染率为 8.3%,1120d 为 27.8%,21d 则达 66.79%5。1.4 置管部位敷料 兰美娟等报道,单纯使用透明敷料比棉质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因此透明、半透性聚安酯敷贴,中间带有

4、纱布的透明敷料或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口,更能减少 CVA 感染机会。 2 护理措施 2.1 加强无菌操作观念 CVC 留置是一项有创的侵入性操作,因此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保证,所有操作者必须坚持无菌观念,保持环境清洁,无论在置管、换药、换管,还是在配液、输液、加药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进行无菌操作。 2.2 规范置管操作流程 置管部位的选择应以锁骨下静脉为首选,尽量避免选择颈内静脉和股静脉,以降低导管的感染发生率。注重医师置管操作技能,加强对医师置管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建立专业化的医护队伍,提高操作技术的规范化和熟练化,以确保留置导管使用的安全。 2.3 加强置管

5、出口部位的护理 仔细检查置管出口部位周围的皮肤情况,观察有无局部感染的征象(红斑、脓肿、硬结等) ,定期观察患者的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升高、血压变化等) ,并做好相应护理记录;局部换药时,临床上多选用 0.5%氯已锭作为消毒剂,皮肤消毒范围应大于所选的敷料,直径7em。敷料更换益多选择透气性、组织相容性好的透明贴膜,对于持续高热、出汗较多的患者宜首选纱布,当敷料出现潮湿、卷边、松动、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更换贴膜敷料时,应一手固定外露的导管柄部,一手顺皮肤毛发走行方向撕脱贴膜。 2.4 导管的护理 保持导管通畅,杜绝导管堵塞。定期用肝素液脉冲式冲管,在导管内造成小漩涡,可有效减少纤维蛋白的沉淀

6、、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细菌在导管局部黏附而引起感染;输注 TPN 液 4h、输注血液制品后,抽血后,导管使用间隙期,不相容的液体间,输液后都应该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最好专管专用,输注血液制品后应立即更换使用管道,不可再输注其他液体,避免血栓形成;尽量减少导管远端的附加装置(如三通)及多次药物推注,并保持给药系统的密闭性。 2.5 合理选择留置时间 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应正确记录置管时间,导管留置 12w 是比较安全的, 超过 23w 者, 应警惕导管败血症的发生。 3 总结 在 ICU 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危重、伴随严重潜在性疾病、抵抗力比较差,存在

7、长期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史,大部分患者带有多种介入性留置导管,有文献资料显示,ICU 科室出现感染的几率属于医院其它病房发生感染的 510 倍左右,出现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危重患者食用插管,但是中心静脉插管属于 ICU 中非常多见的血管侵入性操作,受到上述感染危险因素的影响,使患者长期处于血流感染以及并发系统感染的风险之下,所以,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以及感染预防宣传,完善监控系统。有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病情、年龄、宿主免疫能力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关系十分密切,ICU 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患者的感染症状给予评估,如果怀疑患者存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需要马上将导管拔除进行细菌培养,同时给予患者外周

8、静脉血液培养,早日诊断。ICU 科室需要设立监控员,对导管。空气、医护工作者以及器械实施监测,每月总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掌握感染的流行趋势,了解病原菌的耐药性以及变迁情况,为改进措施提供有利的依据。最近几年以来广谱抗菌药物,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不但导致耐药菌株数量的增加,也属于现在医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不断升高的重要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能够引起部分呈细菌定植状态患者最终发展为感染状况,也会导致二重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几率升高,患者在感染后期选择抗菌药物的难度加大,所以,需要由专人监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文献报道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出现几率和置管引起管腔内

9、细菌定植相关,如果医护工作者在实施穿刺操作以及置管护理工作中欠缺无菌观念、操作不规范、不重视手卫生,会将病原菌通过接触传播引起感染。 综上所述,CVA 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因素可能与置管部位、置管操作、置管时间以及置管部位敷料有关,在 CVA 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加强置管部位的观察、规范置管操作流程以及加强置管出口部位和导管的维护,是预防 CVA 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海燕.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防治进展J.上海护理,2007,7(3):56-59. 2杨莉.ICU 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冲国社区医师,2010,13:1123-1124. 3邹琳,俞森洋.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关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05-407. 4刘思文,胡爱书,侯会池,等.完全胃肠外营养静脉导管的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6:589-591. 5刘鲁忻,孙艺铸,赖总善.中心静脉插管 39 例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5):354-355. 6兰美娟,沈富女.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40. 编辑/安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