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心肺复苏,急诊科,心脏骤停定义: 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泵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是最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构成死亡的主要因素。,心肺脑复苏定义,心跳呼吸骤停后,使自主心脏和自主呼吸得以恢复并积极保护脑功能的急救技术。,2015年指南摘要,与2010年指南比较:相同点,成人CPR顺序:仍然是CA B成人CRP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仍然是30:2,与2010年指南比较:不同点,1. 快速反应,强调团队协作,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
2、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等同时进行)。,2.生存链的变化(2015),2.生存链的变化(2010),3.按压不需太快,按压频率由原来的至少100次/分改为 100-120次/分,4.按压不必太深但必须有效,按压深度由原来的至少5cm改为5-6cm.,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为了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要,新版指南提出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 60%。,5.更加强调尽早电除颤,6.去除了加压素,7.阿片类药物成瘾者,8.用于复苏的血管加压药:
3、肾上腺素,9.心脏骤停后的药物:利多卡因,10.心脏骤停后的药物:受体阻滞剂,11.高级气道进行通气,12.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目标温度管理,11.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冠状动脉血管造影,11.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目标,13.心脏骤停后的预后评估,2015,高质量CPR的要点,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室颤(VF)/无脉搏室速(VT)心室停搏无脉搏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PEA),室扑,室颤,无脉搏性VT,心室停搏:也称心室静止,心电图上无QRS波,呈一条直线,或仅有缓慢而不规则的心房波,但室上性激动不能到达心室;PEA:也称电-
4、机械分离,无有效的心脏收缩,心电图上表现为缓慢而不规则的心室自主节律或室性逸搏律。,大量实践表明: 分钟内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救活; 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可以救活; 超过分钟者存活率仅; 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可能。 因此:为了成功,CPR必须犹如一灾难来临一样快的开始。 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心脏骤停虽然抢救成功,但最终又发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目前强调在整体意义上的心肺脑复苏( cardiop
5、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诊断要点,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是诊断心脏骤停最重要的依据。,抢救,确保环境是否安全,诊断必须迅速,果断,正确,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 用手指触及颈内动脉搏动诊断过程要求10秒内完成,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搏动。颈动脉在喉结旁开23cm。单侧触摸、力度适中。,启动急救系统,有人目击的猝倒如果是独自1人,且没有手机,则应离开患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取得AED,然后开始CPR。或者请其他人去,自己立即CPR,在AED可用后尽快使用。无人目击的猝倒给予
6、2分钟的心肺复苏,离开患者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AED,回到患者身边并继续CPR;在AED可用后尽快使用 摆正体位 仰卧体位,最好在地面或床上垫木板等(注意高度),胸外按压术,按压部位: 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下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姿势: 按压的支点在救治者的髋关节,双臂绷直,双肩在胸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胸外按压术,用力方式: 垂直向下,平稳、规律和不间断。下压、放松时间相等。放松时手掌根不能离开胸骨,但不能施压。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与人工呼吸之比:30:2,胸外心脏按压,通畅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的头部位置仰头
7、举颏法 仰头抬颈法 抬举下颌法,清理呼吸道,最理想的呼吸道清理方法是吸引器的气道吸引,B (breathing) 人工呼吸,维持气道开放位,捏闭鼻翼下端正常呼吸,包住口吹气两口,至胸廓起伏。吹完后立即松开口及捏鼻的手,以便患者呼气。吹气频率:无心跳者30:2;有心跳者每6秒吹一次(10次分)。,B (breathing) 人工呼吸,气囊面罩通气仰位清除异物插入口咽导气管急救者在患者头后方,将其头后仰,托下颏面罩罩住口鼻压紧通气,部位乳头连线中点 频率 100-120次/分 幅度5-6厘米 按压/通气比 30:2,心脏按压,当进行了进一步气道干预(如气管内插管和气食管联合插管等)后,2人进行CP
8、R的吹气频率为10次/分,不需考虑通气与按压同步。通气时胸部按压不需要暂停。,D 电除颤,电极放置标准部位: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左第五肋间腋中线上;电除颤仅适用于VF/无脉搏性VT,均采用非同步模式,PEA/心室停搏禁忌电击;能量选择:360J;一次除颤后立即CPR,而非连续多次除颤,BLS医务人员心脏骤停流程,确认现场安全,患者没有反应。呼叫旁人帮助。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取得AED及急救设备,检查无呼吸或仅有喘息同时检查脉搏(10秒内),检测患者情况,给予人工呼吸,每6秒1次呼吸,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如果没有,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有阿片类药物过量,予纳洛酮治疗,心肺复苏开始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
9、复苏周期如有可能应该尽早使用AED,AED到达,检查心律是否可点击,进行1次点击立即CPR持续2分钟(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续直至高级生命团队接管或复苏成功,立即继续CPR,持续2分钟(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续直至高级生命团队接管或复苏成功,有呼吸无脉搏,没有呼吸有脉搏,没有呼吸,无脉搏,是,不是,进一步生命支持(ALS),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电除颤 建立静脉通道及复苏用药,ALS应尽可能早期开始,如人力足够,BLS与ALS应同时分组进行。如病人未恢复自主循环与自主呼吸,在采取ALS时,应持续进行CPR。如须插管及除颤,CPR中断时间也应30s。,心肺复苏时应用的药物,1.肾上
10、腺素2.阿托品3.胺碘酮4.利多卡因5.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纳洛酮去甲/异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受体阻滞剂,药物应用注意事项,1.有效胸外按压、电除颤、人工通气是CPR的核心措施。2.只有在这些措施实施的同时才考虑用药,而非先用药然后才实施CPR。3.只静脉用药,不心内注射。,肾上腺素,心脏骤停患者无论表现为何种心电图(VF/无脉搏VT、心室停搏、PEA),肾上腺素都是第一个经静脉应用的药物。主要依赖其受体兴奋作用提升血压,增加心、脑供血;受体作用可提高窦房结兴奋性、使细颤变为粗颤,有利于心跳恢复;用法:标准剂量法:每次1mg,每3-5min重复一次;大剂量法未被常规推荐,也可应用递增
11、剂量法(1、3、5mg),阿托品,阿托品在2010年指南中已经去除。缓慢性心律失常时使用。用量:每次1mg,每3 5min重复一次至总量3mg或0.04mg/kg。,胺碘酮/利多卡因,二者均用于VF/无脉搏VT所致心脏骤停患者,在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除颤之后仍为VF/VT者使用;胺碘酮为一线药物,利多卡因位居第二,只用于胺碘酮不能获得或胺碘酮无效时;用法:胺碘酮300mg+20ml糖水快速iv,无效时150mg重复iv,然后1mg/min静点6h,0.5mg/min维持静点,24h总量2g以内;利多卡因每次iv 1.5mg/kg,10 20min重复一次,1h内累积剂量不超过3mg/kg
12、。,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二者均非CPR的一线用药;在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血压仍低或心动过缓者使用;二者可以合用,剂量范围均为5 10g/kg/min;如果为已建立静脉通路的院内患者,可以在进行CPR的同时使用。,阿片受体阻滞剂,对于疑似阿片类中毒的患者,如果有心跳无呼吸,可给予鼻内或肌注或静脉滴注纳洛酮。,去甲/异丙肾上腺素,二者目前均已从CPR一线用药中退出;去甲肾上腺素仅用于复苏成功后经上述用药仍存在低血压者;异丙肾上腺素仅用于非心脏骤停、非血压降低的心动过缓者,以及尖端扭转性室速患者。二者用量均为0.5 2g/min。,碳酸氢钠,心跳骤停时,足量的肺泡通气和组织血流的恢复是控制酸碱平衡的基础 ;CPR永远是第一时间要采取的措施,只有在胸外心脏按压、除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血管收缩药治疗无效时方可考虑应用该药 存在下列情况时,可在CPR开始之后即使用碳酸氢钠:患者原有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或三环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中毒。,葡萄糖酸钙,CPR时不常规使用钙剂,只有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才考虑使用:高血钾低血钙钙通道阻滞剂中毒,-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但要防止低血压的发生,Time is life,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10%!,谢 谢!,